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6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 整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 点。2.认识“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 影响。3.体会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形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 心扭转危局 2.竟选总统: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实施“新政”一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 金融 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工业|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业复兴法》,防止生产过剩 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 措 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社会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代赈”,增加 福利就业机会 社会 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实质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86“学思之窗”,思考:这些立法对解决社 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1-/9
- 1 - / 9 【2019 最新】高中历史 第 6 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 整 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 [学习目标]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 点。 2.认识“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 影响。 3.体会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形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 心扭转危局。 2.竞选总统:1932 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1933 年 3 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二、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措 施 金融 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 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工业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生产过剩; 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 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社会 福利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增加 就业机会 社会 立法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特点 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实质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86“学思之窗”,思考:这些立法对解决社 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提示】这些立法反映了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 加强了社会保障措施,对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 作用。 摆脱危机困境一—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1)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 显的复兴迹象。 (2)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 (3)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1)为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 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2)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 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 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误区警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 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 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以罗斯福新政更不可能消除资 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 2-/9
- 2 - / 9 【提示】 这些立法反映了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 加强了社会保障措施,对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 作用。 三、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1)20 世纪 30 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 显的复兴迹象。 (2)1939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 (3)1940 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1)为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 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2)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 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 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误区警示]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 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 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以罗斯福新政更不可能消除资 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主要是解决产 销矛盾,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与稳定社会秩 [金融互业[业 恢复经济 内容 缓和矛盾]|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 斯福“新政 内容团创模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H会枢利田会立因一影世羽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并开创了国家 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时期 [合作探究·攻重难]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史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 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史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 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 用。 罗斯福 [史料解读]史料一关键信息“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 史料二关键信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指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 自由企业制度? (2)史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1)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使 所谓的自由企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再“自由”,但其只是临时的,根 3-/9
- 3 - / 9 机。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主要是解决产 销矛盾,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与稳定社会秩 序。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 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并开创了国家 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时期。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史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 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史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 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 用。 ——罗斯福 [史料解读] 史料一关键信息“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 史料二关键信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指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 自由企业制度? (2)史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1)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使 所谓的自由企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再“自由”,但其只是临时的,根
本上依然维护这种制度 (2)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 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 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改 [史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 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 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 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史料二]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 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 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 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史料解读]注意史料一中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 义。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中得出实质 抓史料二关键信息: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 其影响。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 4-/9
- 4 - / 9 本上依然维护这种制度。 (2)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 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 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史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 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 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 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史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 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 展……新政作为挽救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 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史料解读] 注意史料一中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 义。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中得出实质。 抓史料二关键信息: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 其影响。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
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提示】(1)“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 3.作用 (1)积极性 ①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 发展。 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 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 建立 ④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 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因素 原因 5-/9
- 5 - / 9 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提示】 (1)“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 3.作用 (1)积极性 ①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 发展。 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 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 建立。 ④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 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因素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