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含签案 口自主学习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要“牢 。精婉理 、临危受命和实施“新政” 1.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形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2)竞选总统: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2.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内容 具体措施 作用 整顿贴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 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扩大默邦储备委员会 恢复银行信用,刺激出口 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 (核心) 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成立农业调整,用行政手段调整农 调整农业业政策,调控市场,为波耕减产的/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 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民提供补贴 社会福和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增加就业,剌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会秩序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 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治地位 、摆脱危机因境 1.恢复经济: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1940年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 前的水平 2.级和矛盾: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過制了法西斯势力。 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微点拨 易错提醒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019-2020 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 2 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含答案) 一、临危受命和实施“新政” 1.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形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2)竞选总统:1932 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1933 年 3 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2.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内容 具体措施 作用 整顿财政 金融体系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 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 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恢复银行信用,刺激出口 复兴工业 (核心)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 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 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调整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 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 民提供补贴 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 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社会福利 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 会秩序 社会立法 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 治地位 二、摆脱危机困境 1.恢复经济: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1940 年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 前的水平。 2.缓和矛盾: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易错提醒]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 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 所以罗斯福新政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 轻巧识记!罗斯福新政 新理论凯恩斯主义 新特点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 新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新起点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概念阐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 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 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 家 术语 1.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 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 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 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口合作学习■ 对史料史识的理解要“深” D史论结合—让理解更深刻 探究点一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栽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 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 度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 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 所以罗斯福新政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 [轻巧识记] 罗斯福新政 [概念阐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 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 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 家”。 1.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 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 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 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 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 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 度’”?
|教你读史 “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提示]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 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指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提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 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 (3)据材料三,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教你读史 抓住“社会主义”等关键词进行分析。 「提示]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做法,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新政 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论从史出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 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探究点二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 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痰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疔法 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教你读史] “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提示] 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 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指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提示]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 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 论》 (3)据材料三,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教你读史] 抓住“社会主义”等关键词进行分析。 [提示] 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做法,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新政 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 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 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 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 实质。 教你读史 注意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义。从“无意为类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 构”中得出实质 提示“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 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 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扰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 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教你读史 抓关键信息: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影响。 提示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摆脱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成胁;开创了国家干 预经济的新模式 ↓论从史出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 (1)积极性 ①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 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④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综合思维一让认知更清楚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 实质。 [教你读史] 注意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义。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 构”中得出实质。 [提示] “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 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 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 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教你读史] 抓关键信息: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影响。 [提示] 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摆脱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开创了国家干 预经济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 (1)积极性: ①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 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④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因素 原因 时代潮流 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实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子农民大 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民主传统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理论依据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 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个人努力 罗斯福的个人努力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 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 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 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 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 国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口迁移学习■ 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要“活” 课堂·对点练 题组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 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 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 施是() 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选A罗斯福新政规定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利于稳 定国内商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使“美
因素 原因 时代潮流 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实力 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 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民主传统 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理论依据 20 世纪 3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 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个人努力 罗斯福的个人努力 二、运用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 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 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 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 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 国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题组一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 1.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 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 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选 A 罗斯福新政规定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利于稳 定国内商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