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献身边塞或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 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 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 白居易的许多诗篇都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如<卖炭翁><轻肥>等,表现了诗人对官吏的 鞭挞,对人民的同情。 (9)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 情长的艺术形象
⚫ (7)献身边塞或反对征伐的形象 ⚫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 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 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 (8)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 ⚫ 白居易的许多诗篇都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如<卖炭翁><轻肥>等,表现了诗人对官吏的 鞭挞,对人民的同情。 ⚫ (9)爱恨情长的形象 ⚫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 情长的艺术形象
塞下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 卢纶 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林暗草惊风, ●这首诗写将军夜猎,见林 将军夜引弓。 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 平明寻白羽, 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 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 落在石棱中。 去了。首句一“惊”字,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什么手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 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 答:诗人主要通过将军夜高度警惕。“夜引弓”的 引弓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字,让人想象体味 成功地刻画了一位警觉 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 镇定、勇武的将军形象 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 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 射术之超群
⚫ 塞下曲 ⚫ 卢纶 ⚫ 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 ⚫ 落在石棱中。 ⚫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什么手 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 答:诗人主要通过将军夜 引弓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 成功地刻画了一位警觉、 镇定、勇武的将军形象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 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 这首诗写将军夜猎,见林 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 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 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 去了。首句一“惊”字, 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 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 高度警惕。“夜引弓”的 “引”字,让人想象体味 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 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 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 射术之超群
(队调)清江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 张可久 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巾紫冀风满把,老向。诗歌开头两句写老将军的 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宝外貌,极言其苍老。 暗银鞍帕,江边青草闹战四两句,说宝剑已久置不 马。 用,马鞍的垫子上都积满 (注)帕,这里指马鞍上 风尘。这两句从将军的装 的垫子。 束、坐骑方面来渲染他被 闲置之久。最后一句以战 试概括本曲中塑造的形象马的悠闲暗示马的主人长 及其特征。 期被弃用。 答:本曲塑造了一位饱经 风霜,久经沙场,最后被 弃置不用的老将军的形象
⚫ (双调)清江引 ⚫ 张可久 ⚫ 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 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尘 暗银鞍帕,江边青草闲战 马。 ⚫ (注)帕,这里指马鞍上 的垫子。 ⚫ 试概括本曲中塑造的形象 及其特征。 ⚫ 答:本曲塑造了一位饱经 风霜,久经沙场,最后被 弃置不用的老将军的形象。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 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 诗歌开头两句写老将军的 外貌,极言其苍老。三、 四两句,说宝剑已久置不 用,马鞍的垫子上都积满 风尘。这两句从将军的装 束、坐骑方面来渲染他被 闲置之久。最后一句以战 马的悠闲暗示马的主人长 期被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