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门:基础医学院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颜京霞教师姓名: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基础医学院 教研室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 师 姓 名 : 颜京霞 专业技术职称 : 副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授 课 学 期 :2013~2014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组织学与胚胎学文课程名称英文Histology And Embryology授课对象2013级临床专业本科层次1-4班1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2教学周周2第2节科技楼201授课章节血液第六章教学目标:1、掌握血细胞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功能。教学目标2、了解血液中所含的正常值。与要求教学要求:具有组织的基本知识,细胞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教学重点:1、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教学重点2、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与难点教学难点: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教学方法教学重点运用讲授法、演示法、互动式,难点内容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与手段教学手段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材与教材:唐军民、张雷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09年出版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教具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红细胞:血红蛋白:HemoglobinErythrocyte白细胞:单核细胞:LeukocyteMonocyte血小板:Blood platelet淋巴细胞:Lymohocyte专业词汇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 英 文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授课对象 20 13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1-4 班 课 时 1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2 教学周 周 2 第 2 节 上课教室 科技楼 201 授课章节 第六章 血液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掌握血细胞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功能。 2、了解血液中所含的正常值。 教学要求:具有组织的基本知识, 细胞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 2、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重点运用讲授法、演示法、互动式,难点内容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手段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唐军民、张雷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学, 09 年出版 第 2 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专业词汇 红细胞: Erythrocyte 血红蛋白: Hemoglobin 白细胞: Leukocyte 单核细胞: Monocyte 血小板: Blood platelet 淋巴细胞: Lymohocyte
5分钟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及提示重点难点40分钟基本部分:第六章血液3分钟一、血液概述二、 血液的组成2分钟2分钟三、血细胞分类及正常值8分钟四、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3分钟五、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17分钟六、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10分钟(一)有粒白细胞7分钟(二)无粒白细胞5分钟七、血小板的结构特点和功能5分钟结束部分:归纳总结、强调重点:1、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2、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布置课后作业:1、试述红细胞呈什么形状?有什么结构特点?血红蛋白有什么功能教学内容2、白细胞根据什么分类?怎样在光镜下区分各种白细胞?与3、各种白细胞有什么功能?时间分配预习软骨、骨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及提示重点难点 5 分钟 基本部分: 第六章 血液 40 分钟 一、血液概述 3 分钟 二、血液的组成 2 分钟 三、血细胞分类及正常值 2 分钟 四、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 8 分钟 五、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3 分钟 六、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17 分钟 (一)有粒白细胞 10 分钟 (二)无粒白细胞 7 分钟 七、血小板的 结构特点和功能 5 分钟 结束部分:归纳总结、强调重点: 5 分钟 1、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 2、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布置课后作业: 1、试述红细胞呈什么形状?有什么结构特点?血红蛋白有什么功能? 2、白细胞根据什么分类?怎样在光镜下区分各种白细胞? 3、各种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预习软骨、骨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教法注解授课内容时间5引入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及提示重点难点第六章血液403一、血液概述对比法血液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的液态组织;由血浆和要让同学要让同学们明确广义2血细胞组成。是一种液态的结缔组织。们明确有的结缔组织包含哪些,二、血液的组成液态的结并自行归纳总结之前(一)细胞外间质:血浆缔组织属学过的内容1.基质血清(Serum),血凝疑块中渗出的淡黄色液体于广义的2.纤维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时转变为不溶结缔组织5的纤维蛋白(二)细胞红细胞:占血液总体积的43%左右。白细胞和血小板:占血液总体积的1%左右。2要求同学用列表帮助同学重点三、血细胞分类及正常值明确血细红细胞350万--550万/μl掌握血细胞分类及正白细胞4000-10000/胞的分类常值,为临床课程学习血小板10万--40万/ul打基础8四、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一)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启发式1.大小:直径为7-8μm;形状:双凹圆盘状,中央掌握红细要求同学明确红细胞胞特点及形态结构,大小,代谢浅染、较薄,厚约0.1um;周缘较厚,约2um;功能数量:350万-550万/mm3。特点及功能,并结合临2.结构特点:床的相关疾病如:贫无核,无C器;内含物:充满血红蛋白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等(hemoglobin,Hb),故呈红色。3.血红蛋白(Hb)的特点:Hb正常值:于男性为120~150g/L,于女性为110~140g/L;Hb结合与运输02和C02,即供给全身细胞所需的0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部分CO2;Hb与CO结合更牢固,可导致煤气中毒;红细胞少于3.0×1012/L,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为贫血。图表结合强调结构是功能的基法(二)红细胞的生理特点:础结构和功能相辅相成红细胞膜具有一定弹性和形态可变性;概念:当红细胞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原因: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的网架结构上,称红细胞膜骨架,其主要成分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及提示重点难点 第六章 血液 一、血液概述 血液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的液态组织;由血浆和 血细胞组成。是一种液态的结缔组织。 二、血液的组成 (一)细胞外间质: 血浆 1. 基质: 血清(Serum), 血凝块中渗出的淡黄色液体。 2. 纤维: 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时转变为不溶 的纤维蛋白 (二)细胞 红细胞: 占血液总体积的 43%左右。 白细胞和血小板: 占血液总体积的 1%左右。 三、血细胞分类及正常值 红细胞 350 万-550 万/μl 白细胞 4000-10000/μl 血小板 10 万-40 万/μl 四、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代谢特点及功能 (一)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1. 大小:直径为 7-8 µm;形状:双凹圆盘状,中央 浅染、较薄,厚约 0.1 µm ;周缘较厚,约 2 µm; 数量: 350 万-550 万/mm3。 2. 结构特点: 无核,无 C 器;内含物:充满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故呈红色。 3. 血红蛋白(Hb)的特点: Hb 正常值:于男性为 120~150g/L,于女性为 110~140g/L;Hb 结合与运输 O2 和 CO2,即供 给全身细胞所需的 O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部 分 CO2;Hb 与 CO 结合更牢固,可导致煤气中毒; 红细胞少于 3.0×1012/L,血红蛋白低于 100g/L, 则为贫血。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点: 红细胞膜具有一定弹性和形态可变性;概念:当 红细胞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毛细血管时,可改变 形状;原因: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 状的网架结构上,称红细胞膜骨架,其主要成分 引入 要让同学 们明确有 液态的结 缔组织属 于广义的 结缔组织 要求同学 明确血细 胞的分类 掌握红细 胞特点及 功能 对比法 启发式 图表结合 法 5 40 3 2 5 2 8 要让同学们明确广义 的结缔组织包含哪些, 并自行归纳总结之前 学过的内容 用列表帮助同学重点 掌握血细胞分类及正 常值,为临床课程学习 打基础 要求同学明确红细胞 形态结构,大小,代谢 特点及功能,并结合临 床的相关疾病如:贫 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 症等 强调结构是功能的基 础,结构和功能相辅相 成
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的血影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变形性差,易被脾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导致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五、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3(一)一般特点:一般为球形,无色,有细胞核;可作变形运动,能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结缔组织中;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二)分类依据:根据C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和颗粒的染色特性。【幻灯显六、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17(一)中性粒细胞:数量:50-70%,是数量最多的白重点掌握示图片】利用动态图形象地讲解C。大小:10--12um【讲授】【引得】LM:C核:杆状/分叶状(2-5个核)。C质:呈粉红色,含许多淡紫色嗜天青颗粒(溶酶体)和淡红色特殊颗粒EM结构:颗粒可分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要求同学明确颗粒内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颗粒较大,呈球形的组胺酶、芳基硫酸酯电子密度较高。为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对比法酶阳离子蛋白有何功列表归纳能意义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类法特殊颗粒:浅红色,80%,颗粒细小,椭圆形或哑铃形,电子密度低,为分泌颗粒,含碱性磷酸讲述法酶、溶菌酶、吞噬素等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0.5-5%LM:球形,核常为两叶。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粒细胞与肥大嗜酸性颗粒-溶酶体。颗粒为橘红色。细胞进行对比法对比法EM:颗粒椭圆形,有膜包被特殊颗粒内含颗粒状基质和方形/长方形结晶体。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及阳离子蛋白。功能:有趋化性和变形运动的能力;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分泌物抑制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三)嗜碱减性粒细胞数量:最少0-1%;直径:10~12umLM:球形,C核分叶/呈“S"形及不规则形。C质: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蓝紫色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可覆盖细胞核。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对比法进行对比EM:颗粒内含肝素和组胺等,胞质内含白三烯。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肝素可以阻止凝血并且造成颗粒的嗜碱性和异染性
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的 血影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变形性差,易被脾巨噬细 胞吞噬清除,导致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五、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一)一般特点:一般为球形,无色,有细胞核;可 作变形运动,能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结缔组织 中;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二)分类依据:根据 C 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和颗粒的 染色特性。 六、各种白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一)中性粒细胞:数量:50-70 %,是数量最多的白 C。大小:10-12μm LM:C 核:杆状/分叶状(2-5 个核)。 C 质:呈粉红色,含许多淡紫色嗜天青颗粒(溶 酶体)和淡红色特殊颗粒 EM 结构:颗粒可分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 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颗粒较大,呈球形, 电子密度较高。为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 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类 特殊颗粒:浅红色,80%,颗粒细小,椭圆形或 哑铃形,电子密度低,为分泌颗粒,含碱性磷酸 酶、溶菌酶、吞噬素等 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二)嗜酸性粒细胞 数量:0.5-5% LM:球形,核常为两叶。 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 嗜酸性颗粒-溶酶体。颗粒为橘红色。 EM:颗粒椭圆形,有膜包被特殊颗粒内含颗粒状 基质和方形/长方形结晶体。颗粒内含组胺酶、芳 基硫酸酯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及阳离子 蛋白。 功能:有趋化性和变形运动的能力;吞噬抗原抗 体复合物,分泌物抑制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 (三)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最少,0-1%;直径:10~12μm LM:球形,C 核分叶/呈“S”形及不规则形。C 质: 蓝紫色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可覆盖细胞核。 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 EM:颗粒内含肝素和组胺等,胞质内含白三烯。 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 肝素可以阻止凝血并且造成颗粒的嗜碱性和异染 性。 重点掌握 【幻灯显 示图片】 【讲授】 【引导】 对比法 列表归纳 法 讲述法 对比法 对比法 3 17 利用动态图形象地讲 解 要求同学明确颗粒内 的组胺酶、芳基硫酸酯 酶阳离子蛋白有何功 能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与肥大 细胞进行对比法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 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