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摩尔电导率与电离度 (1)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 1887年,阿累尼乌斯提岀电解质的电离理论: 任何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产生自 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未电离的分子与电离产生 的离子之间的化学平衡。 MN<>VMZT+vM 该电离理论可以解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定性 解释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减小而增大 的实验事实
7. 摩尔电导率与电离度 (1). 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 1887年,阿累尼乌斯提出电解质的电离理论: 任何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产生自 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未电离的分子与电离产生 的离子之间的化学平衡。 Mv+Nv− v+Mz+ + v−Mz− 该电离理论可以解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定性 解释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减小而增大 的实验事实
(2)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平衡常数 在无限稀溶液中,弱电解质完全电离;在一定浓度 的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它们的摩 尔电导率的比为电离度α。 =△/A 1-1价电解质: C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平衡常数 在无限稀溶液中,弱电解质完全电离;在一定浓度 的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它们的摩 尔电导率的比为电离度。 = m / m 1-1价电解质: Kc =c 2 /(1−)
8.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T=imkr△Tb=imkb兀=icRT (1)支持电解质电离理论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Mu+Nye>v+M+vM- v= v++v 对弱电解质,用实验数据,根据公式K=cα2/(1l-α)计 算表明(1-1价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K为常数, 因此弱电解质中确实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与 电离平衡是确定弱电解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8.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Tf = imKf Tb = imKb = icRT (1). 支持电解质电离理论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Mv+Nv− v+Mz+ + v−Mz− v = v+ + v− = (i−1)/(v−1) 对弱电解质,用实验数据,根据公式K=c2 /(1−)计 算表明(1-1价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K为常数, 因此弱电解质中确实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与 电离平衡是确定弱电解质性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