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9分)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看守(kan)倜傥(ti)翘尾巴(qio)力能扛鼎(gang B.泥淖(no)木讷(ne)反间计(jian)余勇可贾(gu) C.悲怆( chuang)便笺(jian)超负荷(he)疾风劲草(jin) D.披靡(mi)屏息(ping)冠名权(gudn)龙盘虎踞(j)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矜夸博弈出洋像作壁上观 B.喝彩迄今临界点咎由自取 C.蜂涌遐想暴发户破釜沉舟 D.麾下泄密风向标出类拔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去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第二天凌晨,国内各大媒 体关于这起震惊华夏的事件都进行了详细报道。 B.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这款自诩“为自拍而生”的手机,凭着优异的自拍 功能,获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C.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 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 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之类的称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 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被戏谑为“三无”男人(无美貌、无肌肉、无身高)的黄渤从来不抱怨,他 执着前行,练就了一身真本事,网友称黄渤除了不帅,几乎是全能的 C.最近,一县府大楼照片在网络走红。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 扯的开关……让老百姓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县府大院” D.美国的富兰克林逝世后,人们为他写下这么一个墓志铭:从霹雳里取得电流, 从暴君处取得民主,这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大辉煌事业。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母亲能否扮演好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能否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 素养、发挥正面而有效的作用,是儿童成长的关键 B.“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因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 冤假错案问题以及依法治国的决心。 C.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快速浏览新闻、发布信息,在冲击传统纸质 媒体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快速的新闻资讯。 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雪莲果,汁多且香甜脆爽,其碳水化合物并不为 人体吸收,因此适合糖尿病人及减肥者食用。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6.对下面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②遍赞宾客赞:赞扬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 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9 分) 本试卷分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看守(kān) 倜傥(tì) 翘尾巴(qiào) 力能扛鼎(gāng) B.泥淖(nào) 木讷(nè) 反间计(jiān) 余勇可贾(gǔ) C.悲怆(chuàng) 便笺(jiān) 超负荷(hè) 疾风劲草(jìn) D.披靡(mǐ) 屏息(píng) 冠名权(guàn) 龙盘虎踞(j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矜夸 博弈 出洋像 作壁上观 B.喝彩 迄今 临界点 咎由自取 C.蜂涌 遐想 暴发户 破釜沉舟 D.麾下 泄密 风向标 出类拔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去年 12 月 31 日晚,上海外滩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第二天凌晨,国内各大媒 体关于这起震惊华夏的事件都进行了详细报道。 B.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这款自诩“为自拍而生”的手机,凭着优异的自拍 功能,获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C. 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 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 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之类的称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 ‘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被戏谑为“三无”男人(无美貌、无肌肉、无身高)的黄渤从来不抱怨,他 执着前行,练就了一身真本事,网友称黄渤除了不帅,几乎是全能的。 C.最近,一县府大楼照片在网络走红。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 扯的开关……让老百姓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县府大院”。 D.美国的富兰克林逝世后,人们为他写下这么一个墓志铭:从霹雳里取得电流, 从暴君处取得民主,这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大辉煌事业。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母亲能否扮演好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能否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 素养、发挥正面而有效的作用,是儿童成长的关键。 B.“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因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 冤假错案问题以及依法治国的决心。 C.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快速浏览新闻、发布信息,在冲击传统纸质 媒体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快速的新闻资讯。 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雪莲果,汁多且香甜脆爽,其碳水化合物并不为 人体吸收,因此适合糖尿病人及减肥者食用。 二、(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6.对下面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游玩 ②遍赞宾客 赞:赞扬
③屈平不与与:同意④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假装 ⑤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⑥厚币委质事楚委:呈献 ⑦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属于⑧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悬赏征求 ⑨自矜功伐矜:自夸⑩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A.①③⑥⑦⑧⑨B.①②④⑤⑧⑨C.③④⑤⑥⑦⑩D.③④⑥⑧⑨⑩ 7.下面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①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介词,凭借)②如姬为公子泣(介词,为了) ③日夜豉而望归(连词,表修饰)④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代词,他) ⑤其李将军之谓也(副词,大概)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助词,主 谓之间) ⑦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介词,表被动)⑧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竟 然) ⑨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代词,哪一个) ⑩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介词,趁机) A.①②③⑦⑧⑩B.①③⑤⑥⑦⑨ C.②③④⑤⑥⑨D.④⑤⑥⑦⑨⑩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②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③父老苦秦苛法久矣④无不膝行而前 ⑤陈涉首难,豪杰蜂起⑥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⑦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⑧梁以此奇籍 ⑨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⑩会项伯欲活张良 A.①③⑧/②⑥⑨/④⑤⑦/⑩B.①⑧/(③/②⑥/④⑤/⑦⑨/⑩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⑨⑧/⑩D.①③/②/④⑤间⑥/⑦⑨/⑧/⑩ 9.对下面的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②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③此三者,皆人杰也④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⑦内惑于郑袖⑧岂管仲之谓乎 ⑨秦虎狼之国⑩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A.①④/②⑦/③⑥/⑤⑩/⑧⑨B.①③②⑦/④⑩/⑤⑥/⑧⑨ C.①④/②⑥/③⑨/⑤⑦/⑧⑩D.①③④/②⑥//⑤⑧/⑦⑨⑩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也。祖悦,魏司农卿,父標,侍中、左武卫大将军 玄少有器识。高祖作相,检校熊州事。和州蛮反,玄以行军总管击平之。及高祖 受禅,迁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坐事免。 仁寿初,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大牢镇,玄单 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诸贼莫敢 动。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馀万口。髙祖大悦,赐 缣二千匹,除遂州总管,仍令剑南安抚。炀帝即位,复征为卫尉卿。夷、獠攀恋 数百里不绝。玄晓之曰:“天子诏征,不可久住。”因与之诀,夷、獠各挥涕而 去
③屈平不与 与:同意 ④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详:假装 ⑤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暂:暂时 ⑥厚币委质事楚 委:呈献 ⑦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属于 ⑧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悬赏征求 ⑨自矜功伐 矜:自夸 ⑩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徇:示众 A.①③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⑤⑧⑨ C.③④⑤⑥⑦⑩ D.③④⑥⑧⑨⑩ 7.下面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①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介词,凭借) ②如姬为公子泣(介词,为了) ③日夜跂而望归(连词,表修饰) ④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代词,他) ⑤其李将军之谓也(副词,大概)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助词,主 谓之间) ⑦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介词,表被动) ⑧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竟 然) ⑨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代词,哪一个) ⑩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介词,趁机) A.①②③⑦⑧⑩ B.①③⑤⑥⑦⑨ C.②③④⑤⑥⑨ D.④⑤⑥⑦⑨⑩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 ②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③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④无不膝行而前 ⑤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⑥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⑦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⑧梁以此奇籍 ⑨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⑩会项伯欲活张良 A.①③⑧/②⑥⑨/④⑤⑦/⑩ B.①⑧/③/②⑥/④⑤/⑦⑨/⑩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⑨/⑧/⑩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⑧/⑩ 9.对下面的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②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③此三者,皆人杰也 ④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⑦内惑于郑袖 ⑧岂管仲之谓乎 ⑨秦虎狼之国 ⑩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A.①④/②⑦/③⑥/⑤⑩/⑧⑨ B.①③/②⑦/④⑩/⑤⑥/⑧⑨ C.①④/②⑥/③⑨/⑤⑦/⑧⑩ D.①③④/②⑥//⑤⑧/⑦⑨⑩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也。祖悦,魏司农卿,父檦,侍中、左武卫大将军, 玄少有器识。高祖作相,检校熊州事。和州蛮反,玄以行军总管击平之。及高祖 受禅,迁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坐事免。 仁寿初,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大牢镇,玄单 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诸贼莫敢 动。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馀万口。高祖大悦,赐 缣二千匹,除遂州总管,仍令剑南安抚。炀帝即位,复征为卫尉卿。夷、獠攀恋 数百里不绝。玄晓之曰:“天子诏征,不可久住。”因与之诀,夷、獠各挥涕而 去
岁馀,迁工部尚书。其后拜魏郡太守,尚书如故。帝谓玄曰:“魏郡名都,冲要 之所,民多奸宄,是用烦公。此郡去都,道里非远,宜数往来,询谋朝政。”赐 物五百段而遣之。未几,拜右候卫大将军,检校左候卫事。 会杨玄感围逼东都,玄率步骑七万援之。至华阴,掘杨素冢,焚其骸骨,夷其茔 域,示士卒以必死。既出潼关,议者恐崤、函有伏兵,请于陕县沿流东下,直趣 河阳,以攻其背。玄曰:“以吾度之,此计非竖子所及。”于是鼓行而进。既度 函谷,卒如所量。于是遣武贲郎将张峻为疑军于南道,玄以大兵直趣城北。玄感 逆拒之。且战且行,屯军金谷。于军中扫地而祭高祖,词气抑扬,三军莫不涕咽 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苙。会宇文 述、来护儿等援兵至,玄感惧而西遁。玄遣通议大夫斛斯万善、监门直阁庞玉前 锋追之,及于阌乡,与宇文述等合击破之。 十一年,诏玄安抚关中。时盗贼蜂起,百姓饥馑,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坏乱, 货贿公行。玄自以年老,上表乞骸骨。义宁中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封同轨郡公,坐事免坐:因…犯罪 B.焚其骸骨,夷其茔域夷:铲平 C.玄感逆拒之逆:迎击 D.玄竟不能救恤竟:竟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与之诀②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B.①魏郡名都,冲要之所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C.①于是鼓行而进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①玄以大兵直趣城北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1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B.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芒 C.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D.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幺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玄年少时就很有才干和见识。高祖作相时,他检校熊州事,高祖登基称帝 后,升迁他做淮州总管,又进封同轨郡公 B.卫玄出任资州刺史时,叛乱的獠人围攻大牢镇,卫玄独身一骑到山獠的营地, 以刺史的身份奉天子的诏令去安抚开导他们 C.因为兵力悬殊,卫玄跟杨玄感多次交战都不利,于是就在军中清扫地面,祭 奠逝者,三军没有谁不伤心流泪的。 D.关中盗贼蜂起,百姓饥馑之时,朝廷让卫玄去安抚,而当时官方败坏混乱 贿赂公然进行,卫玄不能救恤,上表请求辞职还家。 第Ⅱ卷(共111分) 四、(23分)
岁馀,迁工部尚书。其后拜魏郡太守,尚书如故。帝谓玄曰:“魏郡名都,冲要 之所,民多奸宄,是用烦公。此郡去都,道里非远,宜数往来,询谋朝政。”赐 物五百段而遣之。未几,拜右候卫大将军,检校左候卫事。 会杨玄感围逼东都,玄率步骑七万援之。至华阴,掘杨素冢,焚其骸骨,夷其茔 域,示士卒以必死。既出潼关,议者恐崤、函有伏兵,请于陕县沿流东下,直趣 河阳,以攻其背。玄曰:“以吾度之,此计非竖子所及。”于是鼓行而进。既度 函谷,卒如所量。于是遣武贲郎将张峻为疑军于南道,玄以大兵直趣城北。玄感 逆拒之。且战且行,屯军金谷。于军中扫地而祭高祖,词气抑扬,三军莫不涕咽。 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芒。会宇文 述、来护儿等援兵至,玄感惧而西遁。玄遣通议大夫斛斯万善、监门直阁庞玉前 锋追之,及于阌乡,与宇文述等合击破之。 十一年,诏玄安抚关中。时盗贼蜂起,百姓饥馑,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坏乱, 货贿公行。玄自以年老,上表乞骸骨。义宁中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封同轨郡公,坐事免 坐:因……犯罪 B. 焚其骸骨,夷其茔域 夷:铲平 C. 玄感逆拒之 逆:迎击 D. 玄竟不能救恤 竟:竟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与之诀 ②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B.①魏郡名都,冲要之所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C.①于是鼓行而进 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①玄以大兵直趣城北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1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芒 B. 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芒 C. 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芒 D. 时众寡不敌与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玄感尽锐来攻/幺苦战贼/稍却进/屯北 芒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玄年少时就很有才干和见识。高祖作相时,他检校熊州事,高祖登基称帝 后,升迁他做淮州总管,又进封同轨郡公。 B.卫玄出任资州刺史时,叛乱的獠人围攻大牢镇,卫玄独身一骑到山獠的营地, 以刺史的身份奉天子的诏令去安抚开导他们。 C.因为兵力悬殊,卫玄跟杨玄感多次交战都不利,于是就在军中清扫地面,祭 奠逝者,三军没有谁不伤心流泪的。 D.关中盗贼蜂起,百姓饥馑之时,朝廷让卫玄去安抚,而当时官方败坏混乱, 贿赂公然进行,卫玄不能救恤,上表请求辞职还家。 第Ⅱ卷(共 111 分) 四、(23 分)
14.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线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3分) (2)此郡去都,道里非远,宜数往来,询谋朝政。(3分) (3)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司马迁《屈原列传》) (3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惜别 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拖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拖( lie duo):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 帆樯。 (1)词上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人物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蝶恋花》) (2)莫听穿林打叶声。_。(苏轼《定风波》) (3)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4)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6),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仲列传》) 五、(10分) 17.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只填序号)(2分) ①其实美好就在那里 ②让数不清的矛盾占据着疲惫的心灵 ③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 ④人们常常生活在纠结之中 ⑤这样便没有了闲暇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⑥只是我们日益浮躁的内心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 ⑦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观照这个无边而复杂的世界 1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4分) 清茶半盏,薄酒一杯,徜徉在几阙宋词里,寻觅那婉约柔媚的文字,静静地体味 那些动人心弦的情思,感伤于杨花点点的离愁别绪,_,欣喜于东邻女伴的天真 烂漫,_,悲欣之间,心旌摇摇 19.下列图标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不超过20字)(2分) (2)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不超过 20字)(2分) ①社会 ②学校
14.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线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3 分) (2)此郡去都,道里非远,宜数往来,询谋朝政。(3 分) (3)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司马迁《屈原列传》) (3 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拖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 ②捩拖(liè duò):扭转船舵。 ③牙樯:饰以象牙的 帆樯。 (1)词上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4 分) (2)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人物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庭院深深深几许。 , 。(欧阳修《蝶恋花》) (2)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3)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4) ,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 ,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6)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仲列传》) 五、(10 分) 17.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只填序号)(2 分) ①其实美好就在那里 ②让数不清的矛盾占据着疲惫的心灵 ③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 ④人们常常生活在纠结之中 ⑤这样便没有了闲暇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⑥只是我们日益浮躁的内心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 ⑦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观照这个无边而复杂的世界 1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4 分) 清茶半盏,薄酒一杯,徜徉在几阙宋词里,寻觅那婉约柔媚的文字,静静地体味 那些动人心弦的情思,感伤于杨花点点的离愁别绪, ,欣喜于东邻女伴的天真 烂漫, ,悲欣之间,心旌摇摇。 19.下列图标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不超过 20 字)(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不超过 20 字)(2 分) ①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20~23题。(18分) 秦淮河上寻桨声 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 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 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 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 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 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 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 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 人说,秦准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 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 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 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 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一· 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 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 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或抚 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 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 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韵 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 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 角度不同,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 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 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 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一一汩的桨 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一一汩的桨声”。 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 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 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 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 青一样的结局了 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 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 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 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 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
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 20~23 题。(18 分) 秦淮河上寻桨声 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 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 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 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 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 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 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 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 人说,秦准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 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 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 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 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 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 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 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或抚 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 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 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韵 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 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 角度不同,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 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 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 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 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 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 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 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 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 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 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 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 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 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 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