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金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 组 审核人:李燕 (满分100分用时120分钟)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咎言(j) 城隅(yu) 葳蕤(ru)隰则有泮(ban) B、联袂(mei) 懵懂(meng)罹难(l1) 骁勇善战(xiao) C、吮吸(shin)笑靥(ye) 回溯(shuo)淇水汤汤( shang) D、骐骥(j) 愆期(qian)便言(bidn)否极泰来(fu)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拔涉 物事人非 耳濡目染 信誓旦旦 B.窈窕 生死犹关 万劫不复 因循苟且 C.呓语 忧心忡忡拂袖而去可望而不可即 D.松驰 玉树临风 塌糊涂 独出心栽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2)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 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3)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 万千。 (4)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 鼓吹 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历体味感慨 公然
潮州金中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 组 审核人:李燕 (满分 100 分 用时 120 分钟)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本大题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咎言(jiù) 城隅(yú) 葳蕤(ruí) 隰则有泮(bàn) B、联袂(mèi) 懵懂(měng) 罹难(lí) 骁勇善战(xiāo) C、吮吸(shǔn) 笑靥(yè) 回溯(shuò) 淇水汤汤(shāng) D、骐骥(jì) 愆期(qiān) 便言 (biàn) 否极泰来(fǒu)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拔涉 物事人非 耳濡目染 信誓旦旦 B.窈窕 生死犹关 万劫不复 因循苟且 C.呓语 忧心忡忡 拂袖而去 可望而不可即 D.松驰 玉树临风 一塌糊涂 独出心栽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2)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3)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________万千。 (4)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_____鼓吹 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历 体味 感慨 公然
B、经历体验感叹 公然 C、经受体验感慨 公开 D、经受体味感叹 公开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 通时间。 B、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 自相矛盾。 C、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 慨解囊,相濡以沫,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 D、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 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 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的挣扎与反抗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 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B《离骚》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 和《楚辞》的最髙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经历 体验 感叹 公然 C、经受 体验 感慨 公开 D、经受 体味 感叹 公开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 通时间。 B、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 自相矛盾。 C、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 慨解囊,相濡以沫,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 D、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 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 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的挣扎与反抗。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 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B《离骚》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 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本大题8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四节诗句,完成7-11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 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 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 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 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 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 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 依 节选 《孔雀东南飞》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足下蹑丝履 蹑:踏(穿鞋) B.本自无教训 教训:教养 C.感君区区怀 区区:愚拙 D.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韧牢固 8.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B.誓天不相负 还必相迎取 C.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D.隐隐何甸甸 何敢助妇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2分) A.受母钱帛多 勤心养 公姥 C.我有亲父兄 D.昼夜勤 作息
二、本大题 8 小题,共 32 分。 阅读下面四节诗句,完成 7—11 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 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 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 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 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 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 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 依。 节选 《孔雀东南飞》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足下蹑丝履 蹑:踏(穿鞋) B. 本自无教训 教训:教养 C. 感君区区怀 区区:愚拙 D.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韧牢固 8.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B.誓天不相负 还必相迎取 C.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D.隐隐何甸甸 何敢助妇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2 分) A.受母钱帛多 B.勤心养 公姥 C.我有亲父兄 D.昼夜勤 作息
10.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 母的蛮横无理。 B.写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这里用了“赋”的手法,渲染出兰芝光彩照 人的形象和刚强自尊的性格 C.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 转移。 D.第二段写刘兰芝忍住内心的痛苦与婆婆、小姑告别,从刘兰芝的话语中可看 出她是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家来的。 11.翻译下列诗句。 (1)誓天不相负。(2分) 译文 (2)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2-13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节选《氓》 12.根据要求填空 婚后,氓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①“ (引节选中诗句)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些诗句表现了氓② 的性格特点。(3分) 13.这两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0. 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一“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 母的蛮横无理。 B. 写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这里用了“赋”的手法,渲染出兰芝光彩照 人的形象和刚强自尊的性格。 C. 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 转移。 D. 第二段写刘兰芝忍住内心的痛苦与婆婆、小姑告别,从刘兰芝的话语中可看 出她是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家来的。 11.翻译下列诗句。 (1)誓天不相负。(2 分) 译文: (2)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3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诗句,完成 12—13 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节选《氓》 12.根据要求填空。 婚后,氓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节选中诗句)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些诗句表现了氓②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点。(3 分) 13.这两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14.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自牧归荑, ,美人之贻。(《静女》) (2)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氓》) (4)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5)汩余若将不及兮 ,夕揽洲之宿莽。 (《离骚》) (6)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我和玫瑰花 冰心 我和玫瑰花接触,是从青年时代开始的。 记得在童年时代,在烟台父亲的花园里,只看到有江西腊梅、秋海棠和菊花等等。 在福州祖父的花园里。看到的尽是莲花和兰花。兰花有一种清香,但很娇贵,剪 花时要用竹剪子。还很怕蚂蚁,花盆架子的四条腿子,还得垫上四只水杯,阻止 蚂蚁爬上去。用的肥料,是浸过黑豆的臭水 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就开始看《红楼梦》,看到小厮兴儿对尤三姐形容探春,形 容得很传神的句子,他说:“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 不爱,只是有刺扎手……”我就对这种既浓艳又有风骨的花,十分向往,但我那 时还没有具体领略到她的色香,和那尖锐的刺。 直到一九一八的秋季,我进了大学,那时协和女大的校址,是在北京灯市口佟府 夹道(后改同福夹道)。这本是清朝佟王的府邸,女大的大礼堂就是这王府的大 厅堂三间打通改成的。厅前的台阶很高,走廊也很长,廓前台阶两旁就种着一行 猩红的玫瑰。这玫瑰真是“又红又香,无人不爱”,而且花朵也大到像一只碟子! 我们同学们都爱摘下一朵含苞的花蕊,插在髻上。当然我们在攀摘时也很小心花 枝上的尖刺。记得我还写了一首诗,叫做《玫瑰的荫下》。因为那一行玫瑰的确 又高又大,枝叶浓密,我们总喜欢坐在花下草地上,在香气氤氲中读书
14.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2 分)(每空 1 分) (1)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人之贻。(《静女》) (2)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氓》)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4)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5)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离骚》) (6)唯夫党人之偷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 三、本大题 3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我和玫瑰花 冰 心 我和玫瑰花接触,是从青年时代开始的。 记得在童年时代,在烟台父亲的花园里,只看到有江西腊梅、秋海棠和菊花等等。 在福州祖父的花园里。看到的尽是莲花和兰花。兰花有一种清香,但很娇贵,剪 花时要用竹剪子。还很怕蚂蚁,花盆架子的四条腿子,还得垫上四只水杯,阻止 蚂蚁爬上去。用的肥料,是浸过黑豆的臭水。 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就开始看《红楼梦》,看到小厮兴儿对尤三姐形容探春,形 容得很传神的句子,他说:“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 不爱,只是有刺扎手……”我就对这种既浓艳又有风骨的花,十分向往,但我那 时还没有具体领略到她的色香,和那尖锐的刺。 直到一九一八的秋季,我进了大学,那时协和女大的校址,是在北京灯市口佟府 夹道(后改同福夹道)。这本是清朝佟王的府邸,女大的大礼堂就是这王府的大 厅堂三间打通改成的。厅前的台阶很高,走廊也很长,廓前台阶两旁就种着一行 猩红的玫瑰。这玫瑰真是“又红又香,无人不爱”,而且花朵也大到像一只碟子! 我们同学们都爱摘下一朵含苞的花蕊,插在髻上。当然我们在攀摘时也很小心花 枝上的尖刺。记得我还写了一首诗,叫做《玫瑰的荫下》。因为那一行玫瑰的确 又高又大,枝叶浓密,我们总喜欢坐在花下草地上,在香气氤氲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