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与三国 >提纲: ·东汉的建立与统治基础 ·东汉的政治势力 ·东汉末的群雄割据 ·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
《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与三国 提纲: • 东汉的建立与统治基础 • 东汉的政治势力 • 东汉末的群雄割据 • 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
早期中华帝国(early empire China)之形成 -秦(B.C.221-206):皇帝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法 家治国 - 西汉(B.C.206-A.D.8):“与民休息”政策、皇族王国、 儒学治国、对匈奴关系 新朝(王莽,A.D.8-24):天人感应、儒学“复古” 治国、土地国有 -东汉(A.D.25-A.D.220):地方豪族、经学与“清 流”、“丝绸之路” 三国(A.D.220-A.D.280):地域开发、中朝政治、 门阀之滥觞 帝国统治的困境:皇位如何稳定传承? 一如何保持政治稳定? 一如何统治广大疆域? 一如何应对周边人群 (尤其是游牧民族)?
• 早期中华帝国(early empire China)之形成 – 秦(B.C.221-206):皇帝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法 家治国 – 西汉(B.C.206-A.D.8):“与民休息”政策、皇族王国、 儒学治国、对匈奴关系 – 新朝(王莽,A.D.8-24):天人感应、儒学“复古” 治国、土地国有 – 东汉(A.D. 25- A.D. 220):地方豪族、经学与“清 流”、“丝绸之路” – 三国(A.D. 220-A.D. 280):地域开发、中朝政治、 门阀之滥觞 • 帝国统治的困境: 皇位如何稳定传承? – 如何保持政治稳定? – 如何统治广大疆域? – 如何应对周边人群(尤其是游牧民族)?
刘秀建立东汉 ·《后汉书光武帝纪》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 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 受《尚书》,略通大义。地皇三年,南阳荒饥, 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宛人李通等 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 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 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 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铁等起于宛,时年二 十八0
刘秀建立东汉 • 《后汉书·光武帝纪》 •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 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 受《尚书》,略通大义。地皇三年,南阳荒饥, 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宛人李通等 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 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 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 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 十八
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作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自王莽改革失败后,将根本解决土地兼并之类社会 问题的想法视为空想,政治家的理想为止一变,只 求保持现状,再无大刀阔斧进行社会改革的勇气。 吕思勉:“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 间。自西汉以前,言治者多对社会政治,竭力攻击。 东汉以后,此等议论,渐不复闻。 9 ·A.D.25-36,刘秀依靠“南阳地主集团”逐步 消灭西汉末的武装力量,建立东汉王朝,定都 洛阳。史称称光武帝
刘秀建立东汉 • 刘秀:作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 自王莽改革失败后,将根本解决土地兼并之类社会 问题的想法视为空想,政治家的理想为止一变,只 求保持现状,再无大刀阔斧进行社会改革的勇气。 – 吕思勉:“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 间。自西汉以前,言治者多对社会政治,竭力攻击。 东汉以后,此等议论,渐不复闻。” • A.D.25-36,刘秀依靠“南阳地主集团”逐步 消灭西汉末的武装力量,建立东汉王朝,定都 洛阳。史称称光武帝
刘秀建立东汉 ·南阳集团与豪强地主 一光武帝刘秀原本就是豪强地主,凭借地方豪强 的势力而取得政权,即位后,虽然下令“度 田”,但不能违背豪强地主的利益。 一东汉初“建国功臣”身份统计: 身份 “世为著姓”世代为官 旧王朝官吏 宗室贵族 不明 4 8 13 2 5 出身地 南阳、颍川河北 关中 东莱 21 6 4 1
刘秀建立东汉 • 南阳集团与豪强地主 – 光武帝刘秀原本就是豪强地主,凭借地方豪强 的势力而取得政权,即位后,虽然下令“度 田”,但不能违背豪强地主的利益。 – 东汉初“建国功臣”身份统计: 身份 “世为著姓”世代为官 旧王朝官吏 宗室贵族 不明 4 8 13 2 5 出身地 南阳、颍川 河北 关中 东莱 21 6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