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与霸道:两汉的世界 > (汉元帝)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 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 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日: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 政乎!”(《汉书·元帝纪》)
王道与霸道:两汉的世界 (汉元帝)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 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 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 政乎!”(《汉书·元帝纪》)
早期中华帝国(early empire China)之形成 -秦(B.C.221-206):皇帝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法 家治国 - 西汉(B.C.206-A.D.8):“与民休息”政策、皇族王国、 儒学治国、对匈奴关系 -新朝(王莽,A.D.8-24):天人感应、儒学“复古” 治国、土地国有 东汉(A.D.25-220):地方豪族、经学与“清流”、 “丝绸之路” -三国(A.D.220-280):地域开发、中朝政治、门阀 之滥觞 帝国统治的困境:皇位如何稳定传承? 一如何保持政治稳定? 一如何统治广大疆域? 一如何应对周边人群 (尤其是游牧民族)?
• 早期中华帝国(early empire China)之形成 – 秦(B.C.221-206):皇帝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法 家治国 – 西汉(B.C.206-A.D.8):“与民休息”政策、皇族王国、 儒学治国、对匈奴关系 – 新朝(王莽,A.D.8-24):天人感应、儒学“复古” 治国、土地国有 – 东汉(A.D.25-220):地方豪族、经学与“清流”、 “丝绸之路” – 三国(A.D.220-280):地域开发、中朝政治、门阀 之滥觞 • 帝国统治的困境: 皇位如何稳定传承? – 如何保持政治稳定? – 如何统治广大疆域? – 如何应对周边人群(尤其是游牧民族)?
汉帝国的建立 ·“百代皆从秦法”:建立统一的帝制国家, 从此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何为皇帝? 一大一统帝国 一郡县制 一官僚制度 一赋役制度 一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制度
汉帝国的建立 • “百代皆从秦法”:建立统一的帝制国家, 从此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 何为皇帝? – 大一统帝国 – 郡县制 – 官僚制度 – 赋役制度 – 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制度
郡县制 秦朝先后设四十八郡。 ● 李斯:今海内赖陛下 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 重赏赐之,甚足,易 制,天下无异意,则 安宁之术也。置诸侯 不便。 西汉先后共设立1314 个县。(现在的中国 共有2000多个县)
郡县制 • 秦朝先后设四十八郡。 • 李斯:今海内赖陛下 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 重赏赐之,甚足,易 制,天下无异意,则 安宁之术也。置诸侯 不便。 • 西汉先后共设立1314 个县。(现在的中国 共有2000多个县)
李开元: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邦集团》,北京:三 联书店,2000。 《漢帝国①成立上劉 邦集厨:軍功受益階 層①研究》,東京: 汲古書院,2000。 文官 军队 异姓王 皇帝 刘邦 (小吏;沛县出身) 齐王韩信 韩王信 (平民) (旧贵族) 梁王彭越 赵王张敖 (盗匪) 吕后 张良 樊哙 (旧贵族) (外戚集团) (任侠:旧贵族) (平民:沛县元从) 淮南王英布 (盗匪;项羽旧部) 萧何 周勃 (小吏:沛县元从) (平民:沛县元从) 燕王卢绾 (平民;沛县元从) 曹参 长沙王吴芮 灌婴 (小吏;沛县元从) (下层官僚;旧贵族) (平民:沛县元从)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皇帝 刘邦 (小吏;沛县出身) 张良 (任侠;旧贵族) 萧何 (小吏;沛县元从) 曹参 (小吏;沛县元从) 樊哙 (平民;沛县元从) 周勃 (平民;沛县元从) 灌婴 (平民;沛县元从) 文官 军队 齐王韩信 (平民) 韩王信 (旧贵族) 梁王彭越 (盗匪) 淮南王英布 (盗匪;项羽旧部) 赵王张敖 (旧贵族) 燕王卢绾 (平民;沛县元从) 异姓王 长沙王吴芮 (下层官僚;旧贵族) 吕后 (外戚集团) 李开元: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 邦集团》,北京:三 联书店,2000。 《漢帝国の成立と劉 邦集団:軍功受益階 層の研究》,東京: 汲古書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