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国的性格 豪强地主集团支持刘秀夺得皇位,但是也 削弱了皇权控制帝国的力量。 建武十五年六月,“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 亩及户口年纪。 第二年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 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郡国大姓及 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害杀长 吏…青、徐、幽、并四州尤甚。 (《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帝国的性格 • 豪强地主集团支持刘秀夺得皇位,但是也 削弱了皇权控制帝国的力量。 • 建武十五年六月,“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 亩及户口年纪。” • 第二年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 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郡国大姓及 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 吏……青、徐、幽、并四州尤甚。” (《后汉书·光武帝纪》)
>南阳豪强通常与皇帝通婚,形成 樊重(祖) 强大的外戚集团。 > 外戚集团 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 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 樊宏(父) 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 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 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 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樊氏(皇后) 刘秀(光武帝)。 樊宏: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 位特进,次三公。建武五年,封 长罗侯…其子孙侯国者五
樊重(祖) 樊氏(皇后) 刘秀(光武帝) 樊宏(父) 南阳豪强通常与皇帝通婚,形成 强大的外戚集团。 外戚集团 • 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 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 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 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 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 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 樊宏: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 位特进,次三公。建武五年,封 长罗侯……其子孙侯国者五
>宦官集团 外戚把持朝政,皇帝成年之后试图削弱外戚,便依赖宦 官,由此又出现宦官专权。 东汉后期由此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状态。 外戚、宦官都愿意拥立幼年皇帝,以方便控制朝政。于 是出现“东汉诸帝多不永年”的现象。 一人主既不永年,则继体者必幼主,幼主无子而母后临朝,自 必援立孩稚以久其权。(赵翼:《廿二史剖记》) 时邓太后临朝,帝不亲政事,小黄门李润与帝乳母王圣常共 谮。太后兄执金吾悝等,言欲废帝,立平原王德, 帝每忿惧, 及太后崩,遂诛邓氏,而废平原王。封闰雍乡侯,又小黄门 江京以谗谄进,初迎帝于邸,以功封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 (《后汉书孙程传》)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A.D.25- A.D.58- A.D.76-A.D.89- A.D.107- A.D.106 57 75 88 105 125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A.D.126- A.D.147- A.D.169- A.D.188- A.D.145A.D.146 A.D.189- 144 168 188 189 220
宦官集团 • 外戚把持朝政,皇帝成年之后试图削弱外戚,便依赖宦 官,由此又出现宦官专权。 • 东汉后期由此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状态。 • 外戚、宦官都愿意拥立幼年皇帝,以方便控制朝政。于 是出现“东汉诸帝多不永年”的现象。 – 人主既不永年,则继体者必幼主,幼主无子而母后临朝,自 必援立孩稚以久其权。(赵翼:《廿二史剳记》) – 时邓太后临朝,帝不亲政事,小黄门李闰与帝乳母王圣常共 谮。太后兄执金吾悝等,言欲废帝,立平原王德,帝每忿惧, 及太后崩,遂诛邓氏,而废平原王。封闰雍乡侯,又小黄门 江京以谗谄进,初迎帝于邸,以功封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 (《后汉书 孙程传》)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A.D. 25- 57 A.D. 58- 75 A.D. 76- 88 A.D. 89- 105 A.D. 106 A.D. 107- 125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A.D. 126- 144 A.D. 145 A.D. 146 A.D. 147- 168 A.D. 169- 188 A.D. 188- 189 A.D. 189- 220
>儒学的发展与“清流”: -董仲舒(B.C.179-B.C.10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成为西 汉中期之后的主流学说。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 天有意志和目的,主宰自然和人类社会,皇帝代表天 的意志,如果施行仁政,就会有“祥瑞”,施行暴政, 就会有“灾异” 察举制:通过学习儒学获得推荐获取官职,成为此后 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 今文经与古文经:汉初根据发现于原鲁国孔氏旧宅的 儒家典籍重新揭示孔子的学说,被称为“古文经”派。 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对儒家学说的理解各有不同。 - 由此形成了经学世家与被称为“清流”的士大夫群体。 一士大夫以宗族组织为其社会基础。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儒学的发展与“清流”: – 董仲舒(B.C. 179-B.C. 10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成为西 汉中期之后的主流学说。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 天有意志和目的,主宰自然和人类社会,皇帝代表天 的意志,如果施行仁政,就会有“祥瑞”,施行暴政, 就会有“灾异”。 – 察举制:通过学习儒学获得推荐获取官职,成为此后 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 – 今文经与古文经:汉初根据发现于原鲁国孔氏旧宅的 儒家典籍重新揭示孔子的学说,被称为“古文经”派。 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对儒家学说的理解各有不同。 – 由此形成了经学世家与被称为“清流”的士大夫群体。 – 士大夫以宗族组织为其社会基础。 •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造纸术 ·考古发现现存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早期。 ·东汉时人蔡伦被认为是造纸术最重要的改革者, 曾被认为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使得书籍有可能更为广泛地传播。 一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006。 -艾约博(Jacob Efyerth):《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 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
造纸术 • 考古发现现存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早期。 • 东汉时人蔡伦被认为是造纸术最重要的改革者, 曾被认为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 造纸术使得书籍有可能更为广泛地传播。 –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006。 – 艾约博(Jacob Efyerth):《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 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