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 本次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伉(kang)俪 镜框( kuang) 精髓(su 兢兢(jng)业业 B.侮(wa)蔑 豇( jiang)豆 鸣啭( zhu&n)经济拮据(j) C.羞赧(ln 播晃( huang) 簇(c山)拥 洗尽尘率(z) D.积攒(zan) 薄(bo)暮 咂(a)摸 一模(md)一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滑膩赊欠母指妍媸毕露 B讥诮尺牍志哀唉声叹气 C.赉发陶磁平添温柔缱绻 D洗练混沌接榫诚皇诚恐 3.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 ②那些执着一念的人感情往往特别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③简短的诗可以有的意味,收缩升不妨碍延长。 A.意旨贯注悠长 B.意蕴灌注悠长 C.意旨灌注幽远 D.意蕴贯注幽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俩平时不会形影不离,可一到关键时候尤其是失意的时候,总会形影相吊,互相安慰,共 渡难关。 B对于事情的真相他洞若观火,但他却装得若无其事一样,任凭别人去左右猜测。 C.他本想给远道而来的朋友做顿丰盛的饭,可盐不够了,弄得大家吃得索然无味。 D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南昌,家乡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令他感慨不已,热泪盈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失事的波兰总统专机上本该有89名代表团成员,但其中一人在最后时刻突然没有登机,因 而幸免躲过一劫。 B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 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C.自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其中,云南、贵州两省尤 为明显。 D《再回兴义忆耀邦》是温家宝总理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时触景生情的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 高三语文(模拟三)第1页(共8页)
听了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各路政要、专家的观点我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宣德青花瓷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 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明代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 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峄,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景德镇陶录》评价 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 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兕其烧造規模、数歪 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 文化交流的见证。 当时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进才手左艺术方面的发展,除了 瓷器外,宣德朝的铜器、雕漆及织绣等,俱也成就辉煌。 宣德青花常见的有:盘,碗瓶,罐,花盆,壶,洗,砚滴目花浇,钵,盒,三足炉,八方烛台等。除此之 外,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造型模西亚地区的金银器駟陶器,如花浇、鱼篓尊、盆座、折沿盆 。整体风格是雄伟浑脬,庄重古朴,大件獸冖增多,均为分段粘接而成,胎体厚,制作非常規整,比 例协调,没有变形现象,大盘底足浅,足下内斂。小件器物造型梢致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 美的艺术风采。 胎体精密细膩,胎质洁白,大鱻、大罐多是无釉细矿底,昃边有石红斑点。中小仲嚣物是釉 底。釉面肥厚溅瀉,光泽柔和不剽既』多囟中泛青,俗称“亮青釉"。有模仿橘皮纹,但没有开片,釉 中气泡密集,大小不一。青花用料有进〓、因产两种,往往是根据纹饰的不同而决定使用哪种钻轩 描绘哪个部位的纹饰。从霁中传世品来看,以进口科描绘为主。这种进口青针来自波斯,叫苏离 青(亦称苏泥勃青)。是郑和西洋带回来的。与国产料不同的是,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所以 呈色深沉浓艳,有着自然罪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粘中,出现银黑色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 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的 味,被视为无法模仿的特色。 宣德青花纹饰上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改变了元代青花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及祖犷的画法.装 饰上渐趋疏朗,规炬中富于变牝。注重从自然界选取素材。最常见的是以茶花、花、牡丹、逐花组 合描绘在一起。描绘非常流畅,自由活泼,画法布局多样,讲究变化,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 动物纹有:龙、凤、鱼、麻雀、海兽、狮子等。宣德龙纹描绘在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龙身舒 畏修长,矫健勇猛,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人物纹,由于受青花原料易敢的限制,烧逵的不是很 多。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海水起伏翻腾,汹涌澎湃,有气势。另外梵文、藏 文也开始出现于青花瓷器上。综观宣毖青花纹饰,其取材范围广泛,绘画讲究气势壮阔,具有很强 内艺术感染力。 高三语文(模拟三)第2页(共8页)
名声显赫的宣础官窑青花,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被后人 推崇。自明成佗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仿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煕、雍正二朝,达到了相当高 的水平,如不仔细对比辨别,极易混淆。 (选自《文史知识)01.1,有删改) 6.下列对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德青花瓷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B.宣德青花瓷器用料考究,烧制技术达到最高峰,使明代的瓷器成为我国瓷器名品。 C.宣德青花瓷器烧制数量规模巨大,产品大量行销海外,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D.宣德青花瓷器的纹饰的风格由繁密逐步变为疏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7.下列关于宣德青花瓷制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宣德青花瓷受当时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瓷器造型都模仿西亚地区的金银器和陶器。 B.宣德青花瓷大件器皿和小件器物都造型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C.宣德青花瓷用进口青料描绘的纹饰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领果,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 D.宣德青花的纹饰取材范围广泛,绘画讲究气势壮闆,有很强的感染力 8.下列对全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宫窑烧制的青花瓷器既是宫廷用瓷,也精美艺木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德古花瓷大盘、大罐多是无釉细砂底,中小件鞯物是釉底,釉而俗称“亮青釉 C.宣德青花瓷的纹饰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海水纹等,还出现过梵文和藏文。 !).宣德青花瓷在后来被大量仿制,清代康熙、雍正二朝仿制的水平最高,不易辨别真伪。 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1.明代青花浇器名声显恭,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因而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 宣徳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兴趣成就了当时瓷器、铜器、嚴漆等艺术品的辉煌。 C.宣德青花瓷原料含铁量而,含话量低,从而形成了各类瓷具独有的艺术品质。 1由于宜德青花纹饰具注重从自然界选取素材,因而制约了其画法的变化和发厂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遴奉新山中,剥发为僧。不数 年,豎拂称宗师 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共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 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 頓袍,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音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 汀凫,絛然无西家町畦。人得之,争藏彝③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 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④之索画;至 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 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以故人裘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缯、屠沽儿剃之。 一高三语文(模拟三)第3页(共8页)
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 笑声哑哑然。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摹胜者背,笑倉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 砍獻泣下。 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持 寸札曰:“山人侵早已至。”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 不自禁,辄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⑤不倦。 赞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室泉,如湿 絮之遇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邵长衡《八大山人传)) [注]①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②(xi)然无画家町畦:自由自在不受画 家规矩的约東。③(j):收藏。④黝(niao):纠缠。⑤跋:通“茇”,蜡烛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弃家通奉新山中 遁:选 B.延之官舍 延:邀请;聘请 C.属北竺滄公期山人就寺相见 期:期望 D.烛见跋不倦 见:同“瑰”。显现;露出。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久之疾良已 ∫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以求升斗之禄 齐兵乃出 然善笑而喜饮益甚 D.{成招之饮,则缩项抚 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平 如或之吾,则何以哉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八大山人胸中情感“郁结"的一项是 ①剃发为僧 ②忽大笑,忽痛哭竞日 ③醉后墨沛淋满亦不甚爱惜 ④予意山人必不出 ⑤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 ⑥隐约玩世 A.①③⑤ B②④⑥ D.②③⑥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八大山人是南昌人,因为年轻时遭遇过变故便削发做了僧人,并且在多年以后,成为了一 位高僧。 B.八大山人在尘世有很大的名气,跟随他学习的达百余人,县令也一度奉他为上宾,但他却因 此而得了疯病,被其侄子收留。 C.八大山人书法、画技超群,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读书人或是普通百姓都喜欢请他喝酒, 索要他的画作。 D.八大山人与作者冒雨在寺庙中相见,两人相见甚欢,八大山人借助手势表达,一直到天亮, 两人都不知疲倦。 高三语文(模拟三)第4页(共8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分) 四、24分 14.请将文言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3分) 译文 2)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3分) 译文 (3)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日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4分)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寒食 盂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②杜陵:在长安东南是唐代长安人游乐之地也是作者的故园所在。 (1)孟诗中的“寒食与韦诗中的“寒食寓意是否完全一致?为什么?(2分 (2)两首诗都写了与“寒食”相关的景象但表现手法不同请结合划线句子加以分析。(4分) 高三语文(模拟三)第5页(共8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