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如丧考妣(b)遂心称意(sui)数见不鲜(shuo)呼天抢地( qang) B.倔头倔脑(jue)螳臂当车(dang)亟待解决(j)丢卒保车(j) C.千乘之国( sheng)噤若寒蝉(jin)忤逆不孝(w)暴虎冯河(ping D.忝列其中(tian)噬脐莫及(shi)差可告慰(chi)如蚁附膻(sh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奧运会上,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这个消息对于热爱刘翔的中国大众来说无异于平地 一声雷,当时在鸟巢的观众都不禁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 B.美国的救市目前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因为已发放的用于拯救美国金融业、刺激美国经 济的3500亿额资金去向不明。 C.专家认为,改变出口驱动的进长模式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金融危机是一个契机, 但也绝不会一挥而就。 D.北大教授季羡林深受大众尊敬,媒体也不断给他扣帽子,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 等称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10 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如丧考妣(bǐ) 遂心称意(suí) 数见不鲜(shuò) 呼天抢地(qiāng) B.倔头倔脑(juè) 螳臂当车(dàng)亟待解决(jí) 丢卒保车(jū) C.千乘之国(shèng) 噤若寒蝉(jìn) 忤逆不孝(wǔ) 暴虎冯河(píng) D.忝列其中(tiǎn) 噬脐莫及(shì) 差可告慰(chāi) 如蚁附膻(sh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这个消息对于热爱刘翔的中国大众来说无异于平地 一声雷,当时在鸟巢的观众都不禁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 B.美国的救市目前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因为已发放的用于拯救美国金融业、刺激美国经 济的 3500 亿额资金去向不明。 C.专家认为,改变出口驱动的进长模式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金融危机是一个契机, 但也绝不会一挥而就。 D.北大教授季羡林深受大众尊敬,媒体也不断给他扣帽子,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 宝”等称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牛年春节长假已经落下帷幕,节后的旅游市场进入淡季,现在出行,旅行价格不但比 旺 季时便宜30%至50%,而且旅行中的各项花费也比旺季时便宜许多 B.中秋节,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了首演序幕,观看首场演出的2000多名观众不是领导, 不是专家,而是大剧院的建设者、曾在这里居住的居民以及几十个媒体记者。 C.问题奶粉、伪劣药品、重大矿难……接连发生的恶性事件,是近一段时间百姓的心头 痛,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D.《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 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和知识界的关注和信赖。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邀乘明月,归回 了自己的家乡。而我那无着落的离情,伴着落月之光,和着江树摇曳,不胜温情缱绻 ①离人南北天各一方②隐遮了落月③感到道路异常遥远④沉沉的海雾 A.①③④②B.④②③①C.④②①③D.③①④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节选) 格非 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依赛亚·伯林 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伯林显
A.牛年春节长假已经落下帷幕,节后的旅游市场进入淡季,现在出行,旅行价格不但比 旺 季时便宜 30%至 50%,而且旅行中的各项花费也比旺季时便宜许多。 B.中秋节,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了首演序幕,观看首场演出的 2000 多名观众不是领导, 不是专家,而是大剧院的建设者、曾在这里居住的居民以及几十个媒体记者。 C.问题奶粉、伪劣药品、重大矿难……接连发生的恶性事件,是近一段时间百姓的心头 之 痛,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D.《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 献, 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和知识界的关注和信赖。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邀乘明月,归回 了自己的家乡。而我那无着落的离情,伴着落月之光,和着江树摇曳,不胜温情缱绻。 ①离人南北天各一方 ②隐遮了落月 ③感到道路异常遥远 ④沉沉的海雾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节选) 格 非 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依赛亚·伯林 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伯林显
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他自己硬要当刺猬 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 盾。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 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 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因此,伯林 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写那种少男少 女和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好。可是,老托尔斯泰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他要概括 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因此,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 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我认为古代小说就是一群狐狸,文类各异,趣味不 ,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但是到了现代,小说却突然要去做刺猬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 任,小说的写作的动机与过去突然不一样了。例如,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 我曾经还和蔡翔先生讨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从1918 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的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我看来,至少吴趼人的 短篇小说已经非常现代了。他的小说不管是白话文的熟练程度,还是叙事技巧,一点也不亚 于鲁迅。不过我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我觉得大家普遍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 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严格地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短篇小说,有的 只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或者是传奇、志怪、小品、话本、拟话本、变文、鼓词、箴规和 遗闻趣事。其实,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可借, 文学界对于这样的大问题却没有好好去梳理。wwks5ucom 我要问的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强调小说的社会性的?什么时候小说又突然成了救国救民 的载体?1902年,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 说不发达。我们今天觉得这样的题目会很可笑,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 例子可以证明小说的重要,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例 如,胡适就是做小说考证出身。胡适的文学观念、见解无甚高明之处。这个人好像不太适合 搞创作,谨严有余而性情不足,文学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好像确实有问题。他说中国最好的 小说是《九命奇冤》,当然是不着调的说法。但是胡适这个人非常可爱。他有一整套的理路
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他自己硬要当刺猬。 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 盾。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 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 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因此,伯林 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写那种少男少 女和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好。可是,老托尔斯泰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他要概括 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因此,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 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我认为古代小说就是一群狐狸,文类各异,趣味不 一,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但是到了现代,小说却突然要去做刺猬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 任,小说的写作的动机与过去突然不一样了。例如,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 我曾经还和蔡翔先生讨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从 1918 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的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我看来,至少吴趼人的 短篇小说已经非常现代了。他的小说不管是白话文的熟练程度,还是叙事技巧,一点也不亚 于鲁迅。不过我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我觉得大家普遍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 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严格地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短篇小说,有的 只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或者是传奇、志怪、小品、话本、拟话本、变文、鼓词、箴规和 遗闻趣事。其实,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可惜, 文学界对于这样的大问题却没有好好去梳理。 www.ks5u.com 我要问的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强调小说的社会性的?什么时候小说又突然成了救国救民 的载体?1902 年,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 说不发达。我们今天觉得这样的题目会很可笑,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 例子可以证明小说的重要,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例 如,胡适就是做小说考证出身。胡适的文学观念、见解无甚高明之处。这个人好像不太适合 搞创作,谨严有余而性情不足,文学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好像确实有问题。他说中国最好的 小说是《九命奇冤》,当然是不着调的说法。但是胡适这个人非常可爱。他有一整套的理路
他在启蒙运动中贡献巨大,是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他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这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社会性问题。文学要写什么,什么东西可以 进入文学描写的范围,他都代作家做了规定。文学在启蒙过程中加入进来,变成科学和民主 的忠实的鼓吹者,变成建立民族国家的马前卒。就连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 居然也要“重塑民族灵魂”! (《文学教育》2009年第二期) 5.文章中提到的“刺猬”和“狐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小说不是刺猬,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 C.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因此,鲁迅写小说就是要去做刺猬了 D.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是指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文章举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例子是想证明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作者认为大家将中国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 C.文学界认为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 D.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想做刺猬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说明在他们看来小说是重要 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这说明他写小说的动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C.胡适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原因之一是他把文
他在启蒙运动中贡献巨大,是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他在 1917 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这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社会性问题。文学要写什么,什么东西可以 进入文学描写的范围,他都代作家做了规定。文学在启蒙过程中加入进来,变成科学和民主 的忠实的鼓吹者,变成建立民族国家的马前卒。就连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 居然也要“重塑民族灵魂”! (《文学教育》2009 年第二期) 5.文章中提到的“刺猬”和“狐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小说不是刺猬,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 C.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因此,鲁迅写小说就是要去做刺猬了。 D.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是指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举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例子是想证明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作者认为大家将中国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 C.文学界认为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 D.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想做刺猬。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说明在他们看来小说是重要 的。 B.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这说明他写小说的动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C.胡适在 1917 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原因之一是他把文 学
描写的范围,都代作家做了规定 D.梁启超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而作者认为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没 有什么关系。 三、(9分,每小题3分)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 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 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 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 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 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倔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 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 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 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 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描写的范围,都代作家做了规定。 D.梁启超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而作者认为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没 有什么关系。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留 侯 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 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 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 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 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 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倔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 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 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 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 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