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 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④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 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 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⑤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 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ν现全渠已 勘测了144华里。") ⑥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种权威著作"。) ⑦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 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⑧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 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⑨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 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七、不合逻辑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 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 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 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 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但 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 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ν动 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ν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 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相矛盾2、范围不清3、强加因素4、主客倒置 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 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④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 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 5 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 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⑤现全渠已勘测完毕 144 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 如果全长 144 华里,那么该说“全渠 144 华里,现已勘测 完毕”;如果 144 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 勘测了 144 华里。”) ⑥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 一种权威著作”。) ⑦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 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 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⑧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 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⑨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 13 个县 619 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 619 万人都淹死了。 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 619 万多人口的 13 个县。) 七、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 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 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 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 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 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 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 但“动 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 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相矛盾 2、范围不清 3、强加因素 4、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③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④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 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强加因素 ⑤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八、命题的特点 1.侧重于语法性病句的辨析 《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类病句中,有四类属于语法性病句,这是侧重于语法性病 句辨析的命题依据。再从若干年来的试题看,虽然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 的情况,但大多数辨析病句只有一道试题。这一道试题中,三个错误项,一般为 两个是语法性病句,一个为其他病句。这从后文所举的试题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不过,在高考试题中的语法病句,一般句子都比较长,语病比较隐蔽,不是很容 易发现的。 2.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 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极少是命题者自己编拟的,多来自报刊,也有学生作文中的 病句。这就决定了病句的语意材料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大 而至于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如美国在海湾地区的行为,日本的对外政策,俄罗斯 的改革,小而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有涉及。这一方面让 学生看来较为熟悉,内容上不会有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辨别的困难,误以 为报上就这么写的,平常就这么说的,不会错。其实现在报刊上、电视节目主持 人说的话中,病句是不少的,要留心辨别。譬如“先河”一词,古代帝王先祭祀 黄河,后祭祀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来称倡导在先的事物为先河。可见只能说 “……开先河”,而我们的报纸上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标题:“……首开先河” 这在语法就是“赘余”,应该删除“首”字。 九、解题的技巧—一辨析病句,主要有方法和技巧 1.凭借语感 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判 断,如上面举到的“政府有关部门明令……”一句;又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 故不再放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一句,一读就会发现“防止 不再发生”是不合逻辑的 2.紧缩语句 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寻找是否残缺或赘余;再分析 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搭配恰当等等。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 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一句,其主干是“文件 作了规定和说明”,可见没有残缺和赘余,也无搭配不当。再看修饰、限制成分。 对……问题”这一作状语的介宾短语没有毛病。“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这一状 语,孤立地看也没有语病。但是,一旦把它与“详细”和“深刻”联系起来看, 就发现前后不照应,搭配不当,应该把“理论”和“政策”互换位置,使前后照 应,搭配恰当
③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④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 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素 ⑤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八、命题的特点 1.侧重于语法性病句的辨析 《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类病句中,有四类属于语法性病句,这是侧重于语法性病 句辨析的命题依据。再从若干年来的试题看,虽然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 的情况,但大多数辨析病句只有一道试题。这一道试题中,三个错误项,一般为 两个是语法性病句,一个为其他病句。这从后文所举的试题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不过,在高考试题中的语法病句,一般句子都比较长,语病比较隐蔽,不是很容 易发现的。 2.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 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极少是命题者自己编拟的,多来自报刊,也有学生作文中的 病句。这就决定了病句的语意材料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大 而至于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如美国在海湾地区的行为,日本的对外政策,俄罗斯 的改革,小而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有涉及。这一方面让 学生看来较为熟悉,内容上不会有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辨别的困难,误以 为报上就这么写的,平常就这么说的,不会错。其实现在报刊上、电视节目主持 人说的话中,病句是不少的,要留心辨别。譬如“先河”一词,古代帝王先祭祀 黄河,后祭祀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来称倡导在先的事物为先河。可见只能说 “……开先河”,而我们的报纸上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标题:“……首开先河”, 这在语法就是“赘余”,应该删除“首”字。 九、解题的技巧——辨析病句,主要有方法和技巧: 1.凭借语感 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判 断,如上面举到的“政府有关部门明令……”一句;又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 故不再放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一句,一读就会发现“防止…… 不再发生”是不合逻辑的。 2.紧缩语句 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寻找是否残缺或赘余;再分析 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搭配恰当等等。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 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一句,其主干是“文件 作了规定和说明”,可见没有残缺和赘余,也无搭配不当。再看修饰、限制成分。 “对……问题”这一作状语的介宾短语没有毛病。“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这一状 语,孤立地看也没有语病。但是,一旦把它与“详细”和“深刻”联系起来看, 就发现前后不照应,搭配不当,应该把“理论”和“政策”互换位置,使前后照 应,搭配恰当
又如“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 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句,它的主语是“巨著”,“巨著未及完篇”没有语病;可 是让“巨著”作“就过早地离开我们”的主语就说不通了。紧缩语句法主要用于 辨析语法病句。 3.依据事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譬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 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一句,机器质量好可以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坏也能保 证生产安全吗?可见本句判断不合事理。又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 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句,“日前”与“正在”自相矛盾,“日前”指今日以前,“正在”表示现在 正在做。这两个词语连用不合逻辑。 十、巩固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B.新千年到来后,互发短信的沟通方式成了人际交流的新宠,而且正以极 快的速度风行开来 C.把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 会的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尽管我怎么发问,怎么催促他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错误,可是他还是闭口 不开 B(A项残缺,应在“深沉”后加“特点”、“艺术境界”之类作“具有” 的宾语:C项在“可能”后面加上“使他们”;D项把“尽管”改为“不管 表示条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出了新的装饰墙,会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更 美好。 B.最近荆州大量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我国古代楚王雄霸一方的传说并非子 虚乌有 C.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现实 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D.我们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不能不花的旅费。 D(A项“开发”前缺主语;B项语序不当,“大量”与“出土”就调换位 置,“古代”与“传说”重复,删“古代”;C项“重大”与“深运”应换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且整体与部分的对待关 系,或者说,是点面对待的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 C.国家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 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D.两个学校的学生集体到科学宫参观学习,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 了更深的体会
又如“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 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句,它的主语是“巨著”,“巨著未及完篇”没有语病;可 是让“巨著”作“就过早地离开我们”的主语就说不通了。紧缩语句法主要用于 辨析语法病句。 3.依据事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譬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 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一句,机器质量好可以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坏也能保 证生产安全吗?可见本句判断不合事理。又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 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 5 月 1 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一句,“日前”与“正在”自相矛盾,“日前”指今日以前,“正在”表示现在 正在做。这两个词语连用不合逻辑。 十、巩固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B.新千年到来后,互发短信的沟通方式成了人际交流的新宠,而且正以极 快的速度风行开来。 C.把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 会的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尽管我怎么发问,怎么催促他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错误,可是他还是闭口 不开。 B(A 项残缺,应在“深沉”后加“特点”、“艺术境界”之类作“具有” 的宾语;C 项在“可能”后面加上“使他们”;D 项把“尽管”改为“不管”, 表示条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出了新的装饰墙,会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更 美好。 B.最近荆州大量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我国古代楚王雄霸一方的传说并非子 虚乌有。 C.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现实 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D.我们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不能不花的旅费。 D(A 项“开发”前缺主语;B 项语序不当,“大量”与“出土”就调换位 置,“古代”与“传说”重复,删“古代”;C 项“重大”与“深运”应换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且整体与部分的对待关 系,或者说,是点面对待的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 C.国家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 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D.两个学校的学生集体到科学宫参观学习,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 了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