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宪法内容公民的权利国家制度11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权力相对于国家而已公法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特征性质根本法最高法政治力量对比的体现作业、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2.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法?3.宪法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教学反思本次课从法学的基础知识讲起,先介绍法律的内涵和特征,对比性地引出“宪法”的内容和特征,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比较好理解。在此基础上,强调宪法的公法、根本法和最高法特征,效果比较好。但是本堂课作为开学第一课,讲述的内容相对较少,讲解深度也有提升的空间,以后要注意讲授的速度和课程的进度
板书设计 作业、思考与练习 1.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2. 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法? 3. 宪法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课从法学的基础知识讲起,先介绍法律的内涵和特征,对比性地引出“宪法”的 内容和特征,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比较好理解。在此基础上,强调宪法的公法、根本 法和最高法特征,效果比较好。但是本堂课作为开学第一课,讲述的内容相对较少,讲解 深度也有提升的空间,以后要注意讲授的速度和课程的进度
第二讲宪法的历史授课授学宪法的历史2学时题目时长1.知识目标: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刻理解宪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和权力制衡原则;理解宪法的分类和渊源。教学2.能力目标:能对比不同宪法模式的特征与历史成因,熟练地发现、分析和解决目标宪法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中国法治实践对宪法思维、能力的要求。3.素养目标:树立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教学1.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重点2.现代宪法的发展过程;教学1.近代宪法的本质;难点2.宪法的渊源和中国宪法的渊源。教学1.讲授法;2.问题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方法教学多媒体PPT、学习通手段
第二讲 宪法的历史 授课 题目 宪法的历史 授学 时长 2 学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刻理解宪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民 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和权力制衡原则;理解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2.能力目标:能对比不同宪法模式的特征与历史成因,熟练地发现、分析和解决 宪法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中国法治实践对宪法思维、能力的要求。 3.素养目标:树立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 教学 重点 1.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 2.现代宪法的发展过程; 教学 难点 1. 近代宪法的本质; 2. 宪法的渊源和中国宪法的渊源。 教学 方法 1. 讲授法;2. 问题教学法;3.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PPT、学习通
宪法的历史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利用学习通扫码签到。课程导入与学生们回顾上堂课的知识要点:宪法的内容主要有什么?宪法的特征是什么?宪法的本质是什么?宪法的内容、特征和本质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宪法的发展历史,从而理解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间:如今的宪法原讲授新知则或者民主政治的起第一节宪法的产生(1学时)一、英国源是什么?起源于哪(一)1215年英国大宪章。些国家?我们平常提1.背景及“民主、平等”的2.内容:全文共63条。主要内容有:未经国民议会(即有贵族组成的“御时候最先想起哪些国家?为什么这样认前扩大会议”)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赋税。非经法律程序不得受监禁、放逐等。未经判决不得剥夺财产、自由或权利。为?3.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利用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背景2.内容: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任何国王不能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等。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制订为法律,是为《权利法案》。3.影响: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二、美国提间:美国独立战争(一)1776年美国《独立宜言》始于哪一年?于哪一1.背景年结束?2.内容: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拓展知识: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学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宣告独立。说。(二)1791年《权利法案》1.背景2.内容:美国政府于1789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正,将民主权利归纳为10条拓展知识:美国宪法进行补充写入宪法。这10条修正宪法的法案就叫《权利法案》,也被称为“人中关于公民的权利都有哪些。权法案”,这部修正法案保障了每一位公民的自然权力。三、法国—一《人权宣言》拓展知识:法国大革
宪法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 利用学习通扫码签到。 课程导入 与学生们回顾上堂课的知识要点:宪法的内容主要有什么?宪法的特征是 什么?宪法的本质是什么? 宪法的内容、特征和本质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宪法的发展 历史,从而理解上一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知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1 学时) 一、英国 (一)1215 年英国大宪章。 1. 背景 2. 内容:全文共 63 条。主要内容有:未经国民议会(即有贵族组成的“御 前扩大会议”)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赋税。非经法律程序不得受监禁、放 逐等。未经判决不得剥夺财产、自由或权利。 3. 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利用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 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二)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1.背景 2.内容: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 不能征收赋税,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任何国王不能与罗马天 主教徒结婚等。1689 年 10 月,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制订为法律,是为 《权利法案》。 3.影响: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 始在英国建立。 二、美国 (一)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 1.背景 2.内容: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 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 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宣告独立。 (二)1791 年《权利法案》 1.背景 2.内容:美囯政府于 1789 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正,将民主权利归纳为 10 条 进行补充写入宪法。这 10 条修正宪法的法案就叫《权利法案》,也被称为“人 权法案”,这部修正法案保障了每一位公民的自然权力。 三、法国——《人权宣言》 提问:如今的宪法原 则或者民主政治的起 源是什么?起源于哪 些国家?我们平常提 及“民主、平等”的 时候最先想起哪些国 家?为什么这样认 为? 提问:美国独立战争 始于哪一年?于哪一 年结束? 拓展知识:自然权利 学说和主权在民学 说。 拓展知识:美国宪法 中关于公民的权利都 有哪些。 拓展知识:法国大革
1.背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命的过程和结果。内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思政元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当法律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确认了分权原则,还宣告了立法权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当法律程序、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法不溯及既往的要求。程序、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法不溯及既第二节宪法的发展(0.5学时)往等原则在法律职业一、1918年苏联宪法中的运用。1.背景2.内容: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定。全文6编教学重点:社会主义17章90条。它规定了苏俄宪法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结构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形式是“建立于各自由民族之自由联盟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联邦。”的差别。社会主义宪(3)苏维埃政权的任务,即“消灭任何人对人的剥削,完全消除社会之划分为法的特征。各阶级的现象,无情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4)废除土地私有制:宜布全部土地为全民财产:银行收归国有: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工农红军;废除秘密条约、废除沙皇、地主资产阶级政府所借外债;订立不割地和不赔款的和平条约;等等。3.影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二、德国《魏玛宪法》1.背景拓展知识:《魏玛宪2.内容:它不仅规定了最为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利,还创造性地规定了大量社法》与德国局势发展会权利和经济权利,开现代宪法之先河;它引入了经济社会化原则,规定了经济的联系,以及魏玛宪会议制度和劳工会议制度,由此获得了“经济宪法”的美誉。宣告了一个民主共法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和德国的诞生,创立一种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新政体。三、罗斯福新政1.背景:1930年代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开始实施新政。讨论:经济危机和大2.内容: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给予萧条时期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政策?了联邦政府广泛于预社会经济事务的权力。3.影响:总统的行政权扩大,被赋予广泛的委托立法权;联邦中央的权力得到强化。拓展知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执政纲领和四、新兴民族国家的宪法异同。五、宪法的发展趋势1.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2.增加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3.形式上重视人权保障第三节宪法的分类与渊源(0.5学时)
1.背景:18 世纪法国大革命 内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 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 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确认了分权原则,还宣告了立法权属于人民,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正当法律程序、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法不溯及既往的要求。 第二节 宪法的发展(0.5 学时) 一、1918 年苏联宪法 1.背景 2.内容:1918 年 7 月 10 日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定。全文 6 编 17 章 90 条。它规定了苏俄宪法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俄国为工 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结构 形式是“建立于各自由民族之自由联盟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联邦。” (3)苏维埃政权的任务,即“消灭任何人对人的剥削,完全消除社会之划分为 各阶级的现象,无情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4)废除土 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为全民财产;银行收归国有;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建立工农红军;废除秘密条约、废除沙皇、地主资产阶级政府所借外债;订立 不割地和不赔款的和平条约;等等。 3.影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德国《魏玛宪法》 1.背景 2.内容:它不仅规定了最为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利,还创造性地规定了大量社 会权利和经济权利,开现代宪法之先河;它引入了经济社会化原则,规定了经济 会议制度和劳工会议制度,由此获得了“经济宪法”的美誉。宣告了一个民主共 和德国的诞生,创立一种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新政体。 三、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30 年代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开始实 施新政。 2.内容: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给予 了联邦政府广泛干预社会经济事务的权力。 3.影响:总统的行政权扩大,被赋予广泛的委托立法权;联邦中央的权力 得到强化。 四、新兴民族国家的宪法 五、宪法的发展趋势 1.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2.增加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 3.形式上重视人权保障 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与渊源(0.5 学时) 命的过程和结果。 思政元素: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正当法律 程序、罪刑法定、无 罪推定、法不溯及既 往等原则在法律职业 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 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 的差别。社会主义宪 法的特征。 拓展知识:《魏玛宪 法》与德国局势发展 的联系,以及魏玛宪 法对现代世界的影 响。 讨论:经济危机和大 萧条时期应当采用什 么样的政策? 拓展知识:共和党和 民主党的执政纲领和 异同
一、宪法的理论基础(一)天赋人权思政元素:将人民主(二)主权在民一人民主权原则权、基本人权原则植(三)基本人权原则入内心。二、宪法分类教学重点:宪法的分(一)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一一成文与不成文(二)宪法的法律效力和修改程序的难易一刚性与柔性类标准及具体的分类(三)制定主体的不同一一钦定、协定与民定(四)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一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教学重点:宪法的渊三、宪法的渊源源。从宪法的发展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程中去理解宪法的渊源都有哪些课程小结1: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一一英、美、法三国宪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自由民主平等精神在宪法中的体现;2.现代宪法的发展过程一一“国家保障”观念的发展过程;3.宪法的分类和渊源一一刚性柔性、成文不成文、钦定协定民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宪法的区分;阅读文献许崇德,胡锦光.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6:p15-32王广辉.比较宪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12:p30-62魏定仁,傅思明.宪法发展简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09.64
一、宪法的理论基础 (一)天赋人权 (二)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原则 (三)基本人权原则 二、宪法分类 (一)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与不成文 (二)宪法的法律效力和修改程序的难易——刚性与柔性 (三)制定主体的不同——钦定、协定与民定 (四)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三、宪法的渊源 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 课程小结 1. 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英、美、法三国宪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自由民主平等精神在宪法中的体现; 2. 现代宪法的发展过程——“国家保障”观念的发展过程; 3.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刚性柔性、成文不成文、钦定协定民定、社会主 义资本主义宪法的区分; 思政元素:将人民主 权、基本人权原则植 入内心。 教学重点:宪法的分 类标准及具体的分类 教学重点:宪法的渊 源。从宪法的发展过 程中去理解宪法的渊 源都有哪些 阅读文献 许崇德,胡锦光.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6:p15-32. 王广辉.比较宪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12:p30-62. 魏定仁,傅思明.宪法发展简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