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这个问题固然要展望未来,但历史的进程是连续的,也就 是说,新世纪总是从前一个世纪而来,正是前人的不屈不挠 的奋斗,给开辟未来打下了基础。 中国的20世纪,至少有两件大事是和毛泽东联系在一 起,一个是创建新中国,一个是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 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您如何评价在毛泽东领导下完成 的这两件大事? 逢先知:创建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两件大 事,分别是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的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杜 会主义革命。由于这两种革命紧密相连,相隔时间很短,我 们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次革命,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 告,实际上就是这样说的。这次革命的意义,我把它概括为 三个结束、一个奠定。这就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受 屈辱、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贫 困落后、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如果更长远地看,则是结束 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一个莫定,就 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 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是一件影响世 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使世界力量对比起了很大变化。 访问者:那么,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指的什么? 逢先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以改革开放 为鲜明特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第二次革命。 关于两次革命,十四大报告是这样说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 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 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鲜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 19
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 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 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 大革命,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 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 两次革命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完成不同时代的任务。第 一次革命,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社会主义新 中国,并对怎样建设杜会主义进行过艰苦的探索。这个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发生过失误甚至严重错误。不论是积极 的成果,‘还是严重的错误,都为第二次革命做了准备。邓小 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索。他根据新时期的新情况,结合新 的国际条件,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指导第二次革命。毛 泽东的探索虽然没有成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在探索中 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富有远见的思想以及这种探索精神的 自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显得可贵。为什么一批社 会主义国家包括第一个杜会主义国家苏联变质了解体了、演 变了,而杜会主义中国却屹立于世界东方,岿然不动?就是 因为我们党不论是第一次革命还是第二次革命,都是独立自 主地走自己的路,没有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联走,并且有自己 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这是我们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访问者:这两次革命,是不是有一个贯通在一起的东西 呢? 逢先知:这就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 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两次革命的成功都充分证明了,不论 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原理作指导,结合 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方针和政策,并形成新的理论。 20 h
就是说,它是马列主义的,又是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中国特色的,今天的改 革开放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如果说有贯通的东西,我认为就 在这里。 成功的秘诀 访问者:毛泽东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既有辉煌的成 功,也有他晚年遗憾的失误。在您看来,他成功的秘决是什 么,他失误的原因又出在娜里? 逢先知: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重要。先谈他的成功,如 果一般地讲,可以举出很多条,但最主要的是什么,就不能 泛泛地罗列了。我认为有这么几条: 第一,是他能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比较陈 独秀、秋白、李立三等人的领导而显出的最突出的特点。应 当说,这几位早期领导人都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陈 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就出了名,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 之一,秋白、李立三也是优秀的。他们为什么不能领导中 国革命取得成功?除了其他原因,主要是他们不能从中国的 实际出发,不是囿于一般经验,就是从本本出发。王明更是 如此。你们知道党的历史,在党的二大上就确定了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政策,还提出了革命分两步走。但确定了革命目标, 并不等于就找到了革命道路。提出并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是毛泽东完成的。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注意了解和研究中国 社会,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立足子中国,特别是当他获得 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之后,更使他的这种个性特质发生了 一个飞跃,这就是扎根中国实际,靠调查研究,了解中国社 会,了解中国国情。 21
第二,善于听取党内外各种意见,择善而从之,也就是 毛泽东的民主作风。在毛泽东身上的确充分体现了民主作风, 或者说大部分时间是民主的。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解放战争时 期。为什么只用了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打败了此我们的兵力 强大得多的蒋介石?除了人心的向背等因素而外,毛泽东的 正确领导是关键。而他的正确领导同他的民主作风是分不开 的。毛泽东善于吸收正确的意见,更善于根据各种不同的意 见作出正确的决断。他的很多正确决策,包括一些重大决策, 是吸收了下面指挥员的意见。比如,1948年初,解放战争将 由相持阶段转变为进攻阶段,为了调动中原敌车回防江南,便 于我军各个歼灭江北之敌,毛择东决定由粟裕率三个纵队渡 江南下,打到京沪杭地区。粟裕提出不同意见,毛泽东和中 央吸收了他的意见,仍留在中原作战。然后,华东野战军在 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打了豫东战役,后来又打了济南战役, 为淮海战役的大决战创造了条件。打准海战役,毛泽东也是 吸收了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人一些意见,由小到大,取 得了基本消灭蒋军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大胜利。这方而的例子 是很多的。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写的一些电 报中,经常询问下而的情况,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往往要 征询下面的意见。 访问者:对错误的意见和主意,毛泽东是如何对待呢? 逢先知:对错误的意见,毛泽东主张也要听。你们都读 过《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那里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下而 干部的话,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听了以后要加以分析。 对正确的意见,必须听,并且照它做。…对下而来的错误 意见也要听,根本不听是不对的;不过听了而不照它做,并 且要给以批评。”还有一一点,值得特别提一下,就是毛泽东还 22
善于从群众的不满言论中吸取合理的内容,著名的例子,就 是延安时期有雷击打死人的故事。当时一个农民发怨言,说 “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毛泽东没有怪罪这个农民,反 而从这里发现问题一一农民的公粮负扭过重,子是发动机关、 部队摘生产,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减轻了农民的负 扭。小平同志非常称赞毛主席这一点,几十年后还用这个例 子教育干部。 第三,是他善于团结人,包括团结那些反对他面反对错 了的人。中国共产党长期处在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形 成了许多山头。要把各个山头的人都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坚 如钢铁,团结一致的党,是很不容易的。毛泽东做到了,做 得非常出色。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靠他的正确的思想、理 论、政策作为统一全党思想的基础而外,在处理党内关系方 面,他提出并实行了一整套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如团结一 批评一团结,对犯错误的同志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 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等。经过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 全党都紧密地团结在毛泽东的周围,真是像第一个历史决议 所说的那样,“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 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毛泽东不但善于团结党内的同志,也 善子团结党外人士,作为共产党的领袖,善于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阶级、阶层和个人,而把最主要的敌人最大限度地孤 立起来。毛泽东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气度,这是他善于 团结人,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重要的个人气质。 第四,是他具有科学远见。“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 东比别人高明的一点就是,他每走一步棋,还要看到第二步 棋、第三步棋,甚至看得更远。军事上如此,政治上更是如 此。抗日战争快要胜利了,他就想到城市工作问题,为筹划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