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同志多次讲: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主 席在延安整顿三风的报告中,讲的话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实 事求是。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 去研究。”我的理解,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尊重 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力求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避 免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几千年来对实事求是没有人解释得有 他那样好,那样透彻。他的这个解释是精辟的,代表他的思 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 平同志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 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这讲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应该抱这种态度来纪念毛泽东同 志。 访问者:1956年初,您曾组织过工交战线向毛主席汇报, 您能谈谈毛泽东同志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情况吗? 薄一波: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讲了一段很深 刻的话,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 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如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历过许多曲折一样,探 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建国以来,特别是杜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随
着大规摸经济建设的展开和经验的积累,随着苏联在经济建 设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错误和走过的弯路,毛主席根据中 国的情况和我们党一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经 验,勇敢地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初,他从调查研究入手,认 真地听取了34个部委的汇报,集全党智慧之大成,作了《论 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十种关系,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 1957年春,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 讲话中,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 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 的主题。1958年,他又提出了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技术革命和 文化革命上来,这里讲的文化革命是指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 水平而言。毛泽东同志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 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 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一一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 路线。”他认为,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不从之。把苏联的经验孤立起来,不看中国实际,就不 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应该说,探索的起步是正确的,提出这 些思想是宝贵的,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但可惜从1957年下 半年以后,由于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影响估计过分,也 由于在连续的巨大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情绪和急于求成,在 “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这次探素的实践并不成功,甚至走 偏了方向,因而是失败了。党和入民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但错误和挫折又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了,因而 又孕育着新的更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失败
是成功之母”。 访问者:最后,请再谈谈毛主席的探索与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薄一波:我认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完 成了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 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当然有继承的关系,但 更主要的是创新、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如何正确地评价毛主席和确立毛泽 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个非常重大而又复杂、敏感的问题。 有的过于褒,把毛主席说得完美无缺,搞“两个凡是”;有的 过于贬,把毛主席正确的东西也说成是“左”。小平同志既充 分肯定毛主席的伟大历史功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和改正毛 主席晚年所犯的错误。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意义非常深远。 正如他所说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 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 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 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 里,既谈到了“继承”,又说到了“扬弃”,还讲到了“发 展”,恰当地说清了两者的关系。这是一。 二是,我认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小平同志的新贡献。他 在实事求是地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明确了我国的社会 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提出了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新 方针、大政策,并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终于找到了毛泽东当 年要找而没有找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 6
一条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路。党的十四大把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 师14年来的构想,命名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他是当之无愧的。.我似今天的任务,就是坚定不 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按照“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 摇不得”的战略部署,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使我国逐步 地步入发达国家之列。 三是,毛主席曾经讲过,“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许多老同志都还记得,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并为全 党所掌握,曾经产生了何等巨大的“物质力量”,推翻了三座 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 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用这一理论武装 全党,首先是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就成为关系到我们党、我 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我相信全党同志一定 会自党地学习这一理论,掌握这一理论,并使之变成巨大的 “物质力量”,去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 利。我想,这也是对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最好的纪念。 1993年10月20日 7
访陆定一 毛泽东和中国的过去与今天 陆定一 陆史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1942年任延安《解放日报》总 编辑,1945年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59年任 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恢复工作后,任中共中央宣 传部顾问。曾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 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八届十中全会增 选)、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夹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还担任过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六届 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著述编有《陆定一文集》。 好事多磨,能采访到陆定一,着实让我们费了一番周折, 还要感谢他的秘书宋广为同志。老人已八十有六了,但依然 精神斐铄,风趣健谈,反复对我门说,中国革命缺了毛泽东 不能成功,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没有邓小平。邓小平,大 好人啊!讲到这,他还拍拍我们的肩膀说,你们有福气,赶 上.了好时候! 访问者:陆老,明年,即1993年,是毛泽东同志一百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