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梁桥第18次课首页本课主题日期2.5梁桥支座与伸缩缝(2)目的了解支座的构造,掌握支座的选用,序号时间讲授内容15知识回顾2205.3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35.5伸缩缝的类型104105.6伸缩缝的计算5总结51)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重2)伸缩缝的一般特点点难点方采用课堂讲授,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桥梁的结构体系法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手段实习实验
第二篇梁桥第 18 次课首页 本课主题 2.5 梁桥支座与伸缩缝(2) 日期 目的 了解支座的构造,掌握支座的选用。 序号 讲授内容 时间 1 知识回顾 5 2 5.3 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 20 3 5.5 伸缩缝的类型 10 4 5.6 伸缩缝的计算 10 5 总结 5 重 点 难 点 1)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 2)伸缩缝的一般特点 方 法 手 段 采用课堂讲授,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桥梁的结构体系 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 习 实 验
教案正文备注5.3支座的计算一、支座受力特点作用在支座上的竖向力有结构自重的反力。在计算汽车荷载支座反力时,应计入冲击影响力。当支座可能出现上拔力时,应分别计算支座的最大竖向力和最大上拔力。直线桥梁的支座,一般仅需计入纵向水平力。斜桥和弯桥的支座,还需要考虑由于汽车荷载的离心力或其它原因如风力等产生的横向水平力。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应按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要求,根据车道数确定。刚性墩台各种支座传递的制动力,按规范中的规定采用。其中,规定每个活动支座传递的制动力不得大于其摩阻力:当采用厚度相等的板式橡胶支座时,制动力可平均分配至各支座。对于梁桥,地震地区桥梁支座的外力计算,应根据设计的地震烈度,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计算和组合。二、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计算支座尺寸确定根据橡胶支座和支承垫石混凝土的压应力不超过它们相应容许承压应力的要求,确定支座平面面积。在一般情况下,面积由橡胶支座控制设计:(二)支座偏转与平均压缩变形验算(三)支座抗滑性验算橡胶支座一般直接搁置在墩台与梁底之间,在它受到梁体传来的水平力后,应保证支座不滑动,亦即支座与混凝土之间要有足够大的摩阻力来抵抗水平力,故应满足下式:5.4桥梁伸缩装置功能:适应桥梁上部结构在气温变化、活载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变形的需要,并保证车辆通过桥面时平稳。位置:一般设在两梁端之间以及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注:在伸缩缝附近的栏杆、人行道结构也应断开,以满足梁体的自由变形
教 案 正 文 5.3 支座的计算 一、支座受力特点 作用在支座上的竖向力有结构自重的反力。在计算汽车荷载支座反力 时,应计入冲击 影响力。当支座可能出现上拔力时,应分别计算支座 的最大竖向力和最大上拔力。 直线桥梁的支座,一般仅需计入纵向水平力。斜桥和弯桥的支座,还需要考虑由于汽 车荷载的离心力或其它原因如风力等产生的横向水平力。 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应按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要求,根据车道数 确定。刚性墩台 各种支座传递的制动力,按规范中的规定采用。其中,规定每个活动支座传递的制动 力不得大于其摩阻力;当采用厚度相等的板式橡胶支座时,制动力可平均分配至各支 座。 对于梁桥,地震地区桥梁支座的外力计算,应根据设计的地震烈度,按<<公路工程抗 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计算和组合。 二、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计算 支座尺寸确定 根据橡胶支座和支承垫石混凝土的压应力不超过它们相应容许承压应力的要 求,确定支座平面面积。在一般情况下,面积由橡胶支座控制设计: (二)支座偏转与平均压缩变形验算 (三)支座抗滑性验算 橡胶支座一般直接搁置在墩台与梁底之间,在它受到梁体传来的水平力后,应保 证支座不滑动,亦即支座与混凝土之间要有足够大的摩阻力来抵抗水平力,故应满足 下式: 5.4 桥梁伸缩装置 功能:适应桥梁上部结构在气温变化、活载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 响下变形的需要,并保证车辆通过桥面 时平稳。 位置:一般设在两梁端之间以及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 注:在伸缩缝附近的栏杆、人行道结构也应断开,以满足梁体的自由变形。 备 注
第22次课尾页内容小结本节主要讲述了橡胶支座的设计计算,并举例详细讲解,关键要求学生掌握支座的受力原理。思考题与作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南京长江二桥北汉桥业1.《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教材)《桥梁工程》,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参考资料《桥梁工程》,邵旭东,人民交通出版社;34.项海帆院士报告,欧美桥梁发展现状,教学后记
第 22 次课尾页 内容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橡胶支座的设计计算,并举例详细讲解,关键要求学生掌握支座的受力原理。 思考题与作 业 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 参考资料 1.《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教材) 2.《桥梁工程》,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 3.《桥梁工程》,邵旭东,人民交通出版社; 4.项海帆院士报告,欧美桥梁发展现状,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