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拱桥第6次课首页日期本课主题3.3拱桥的设计计算(1)目的主要掌握拱轴线的选择。序号时间讲授内容15知识回顾2403.1拱轴线的选择33.2自重效应的计算404总结5重点:重1)拱轴线的选择点2)自重效应的计算难难点:点1)拱轴线的选择方采用课堂讲授,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桥梁的结构体系法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手段实习实验
第三篇拱桥第 6 次课首页 本课主题 3.3 拱桥的设计计算(1) 日期 目的 主要掌握拱轴线的选择。 序号 讲授内容 时间 1 知识回顾 5 2 3.1 拱轴线的选择 40 3 3.2 自重效应的计算 40 4 总结 5 重 点 难 点 重点: 1)拱轴线的选择 2)自重效应的计算 难点: 1)拱轴线的选择 方 法 手 段 采用课堂讲授,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桥梁的结构体系 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 习 实 验
教案正文备注知识回顾:第3章拱桥的设计计算3.1、拱桥的总体布置(知识回顾)3.2、拱轴线型选择和拱上建筑物的布置3.3、拱圈截面变化规律及截面尺寸拟定拱桥的总体布置已经讲过,以提问为主。1.拱桥的总体布置1、桥址方案比较确定桥位;根据地质、通航等确定桥梁长度、跨径、孔数、桥面设计标高、主拱2、圈矢跨比:确定桥梁的设计标高和矢跨比:3桥面标高拱顶底面标高一起拱线标高文基础底面标高图3-3-1拱桥的主要标高示意图桥面标高拱桥的4大标高,重点强调!拱顶底面标高起拱线标高基础底面标高根据跨径、拱顶、拱脚标高确定跨比(f/1)设计浜水位K米勤通航空零求a立设计通航水位图3-3-2,拱桥下净空的有关就定
教案正文 知识回顾: 第 3 章 拱桥的设计计算 3.1、拱桥的总体布置(知识回顾) 3.2、拱轴线型选择和拱上建筑物的布置 3.3、拱圈截面变化规律及截面尺寸拟定 1.拱桥的总体布置 1、桥址方案比较确定桥位; 2、根据地质、通航等确定桥梁长度、跨径、孔数、桥面设计标高、主拱 圈矢跨比; 3、确定桥梁的设计标高和矢跨比: 桥面标高 拱顶底面标高 起拱线标高 基础底面标高 根据跨径、拱顶、拱脚标高确定矢跨比(f/l) 备 注 拱桥的总体布置已经讲过, 以提问为主。 拱桥的 4大标高,重点强调!
拱轴线型选择和拱上建筑物的布置拱轴线型选择原则:尽可能降低由于荷载产生的弯矩值。合理拱轴:拱轴线与各种荷载的压力线相吻合;拱圈截面上轴向力,无弯矩作用,应合理拱轴线的定义:在自重作用下主拱圈受力类似轴力均匀;心受压构件。拱轴线选择应满足:尽量减小拱圈截面弯矩,使截面在附加内力影响下各主要截面的应力相差不大,并不出现拉应力:对于无支架施工,不用临时性施工措施,能满足各施工阶段的要求;计算方法简便:线型美观,便于施工:压力线作为拱轴线公路拱桥恒载所占比重大,一般采用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特殊情况,活载较大时,如铁路拱桥,可用恒载加一半活载的压力线作为拱轴线。拱桥常用的拱轴线型一一一能表达为拱轴线方程①圆弧线优点:拱轴各点曲率相同,线型简单;适缺点:失跨比较大时,与恒载压力线偏离较大,拱圈受力不均:合于20m以下的小跨径拱桥:②抛物线一均匀荷载下,拱的合理拱轴适合:恒载分布比较接近均匀的拱桥,如矢跨比较小的大跨径空腹式拱桥、桁架拱、刚架拱等;4fy=2x二次抛物线:也可采用高次抛物线
拱轴线型选择和拱上建筑物的布置 拱轴线型 选择原则: 尽可能降低由于荷载产生的弯矩值。 合理拱轴: 拱轴线与各种荷载的压力线相吻合;拱圈截面上轴向力,无弯矩作用,应 力均匀; 拱轴线选择应满足: 尽量减小拱圈截面弯矩,使截面在附加内力影响下各主要截面的应力相差 不大,并不出现拉应力; 对于无支架施工,不用临时性施工措施,能满足各施工阶段的要求; 计算方法简便; 线型美观,便于施工; 压力线作为拱轴线 公路拱桥恒载所占比重大,一般采用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 特殊情况,活载较大时,如铁路拱桥,可用恒载加一半活载的压力线作为 拱轴线。 拱桥常用的拱轴线型-能表达为拱轴线方程 ①圆弧线 优点:拱轴各点曲率相同,线型简单; 缺点:矢跨比较大时, 与恒载压力线偏离较大,拱圈受力不均; 适 合于 20m 以下的小跨径拱桥; ②抛物线—均匀荷载下,拱的合理拱轴 适合: 恒载分布比较接近均匀的拱桥,如矢跨比较小的大跨径空腹式拱 桥、桁架拱、刚架拱等; 二次抛物线: 也可采用高次抛物线 合理拱轴线的定义:在自重 作用下主拱圈受力类似轴 心受压构件。 x l f y 2 2 4 =
③悬链线实腹拱桥的合理拱轴线---恒载集度(单位长度的恒重)由拱顶向拱脚连续分布、逐渐增大:空腹拱桥恒载压力线在腹孔墩处有转折点,用悬链线作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有偏离,但对拱圈控制截面有利:1悬链线作空腹拱的拱轴线可采用“五点重合法”即:在拱顶、跨径1/4及拱脚处使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重合:2悬链线、高次抛物线是目前大、中跨径拱桥采用最普遍的拱轴线型;3.3、拱圈截面变化规律和截面尺寸拟定主拱圈:等截面及变截面型式:变截面:沿拱轴方向宽度不变,高度变化;或高度不变,宽度变化:增大截面I对降低应力不是最有效;对大跨或很陡的亏工拱桥根据拱厚系数确定:L.福[1-(1-n)5]cos p拱厚系数n与恒载与活载的比值有关:恒载比重大则n较小(拱厚变化大)反之较大。空腹n=0.3~0.5:实腹n=0.4~0.6;钢砼n=0.5~0.8:【f/1较小,上述的n取较小】三、截面尺寸拟定拱圈宽度:拱圈的宽度,主要取决于桥面的宽度,即行车道宽度与人行道宽度之和。拱圈高度:估算主拱圈高度的经验公式或数据,可作为设计计算时拟定截面尺寸的参考拱圈构造尺寸
③悬链线 实腹拱桥的合理拱轴线- 恒载集度(单位长度的恒重)由拱顶向拱脚 连续分布、逐渐增大;空腹拱桥恒载压力线在腹孔墩处有转折点,用悬链 线作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有偏离,但对拱圈控制截面有利; 1 悬链线 作空腹拱的拱轴线可采用“五点重合法”即:在拱顶、跨径 1/4 及拱脚处 使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重合; 2 悬链线、高次抛物线是目前大、中跨径拱桥采用最普遍的拱轴线型; 3.3、拱圈截面变化规律和截面尺寸拟定 主拱圈:等截面及变截面型式; 变截面:沿拱轴方向宽度不变,高度变化;或高度不变,宽度变化; 增大截面 I 对降低应力不是最有效; 对大跨或很陡的圬工拱桥, 根据拱厚系数确定: 拱厚系数 n 与恒载与活载的比值有关: 恒载比重大则 n 较小(拱厚变化大)反之较大。 空腹 n=0.3~0.5;实腹 n=0.4~0.6;钢砼 n=0.5~0.8;【f/l 较小, 上述的 n 取较小】 三、截面尺寸拟定 拱圈宽度:拱圈的宽度,主要取决于桥面的宽度,即行车道宽度与人行道 宽度之和。 拱圈高度:估算主拱圈高度的经验公式或数据,可作为设计计算时拟定截 面尺寸的参考 拱圈构造尺寸 [1 (1 n) ]cos I I d − − =
第25次课尾页内容小结思考题与作业《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教材)1.《桥梁工程》,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参考资料《桥梁工程》,邵旭东,人民交通出版社;P4.项海帆院士报告,欧美桥梁发展现状,教学后记
第 25 次课尾页 内容小结 思考题与作 业 参考资料 1.《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教材) 2.《桥梁工程》,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 3.《桥梁工程》,邵旭东,人民交通出版社; 4.项海帆院士报告,欧美桥梁发展现状,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