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07年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囚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通谍 真谛 棉里藏针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B.赝品诙谐 民生凋敝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C.嬗变修养 轻歌慢舞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D.部署缜密不胫而走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不深入生活,不努力进行创作实践,仅靠阅读大量的文学辅导材料而步入文学殿堂 的,恐怕是绝无仅有。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 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要使我省成为一个经济、科技、文化的强省,还需要一个部郭学步的过程。我们必须 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D.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让李叔同的名字在近代家喻户晓,但 是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却鲜为人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7年亚冬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中国东北文化气息,受到世界的瞩 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机密启用前 2007 年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 第 I 卷 注意事项 : 1. 答第 I 卷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 橡皮 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试卷共 10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囚个选项中 , 只 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一、 (12 分 , 每小题 3 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 , 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通谍 真谛 棉里藏针 众口烁金 , 积毁销骨 B. 赝品 诙谐 民生凋敝 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C. 嬗变 修养 轻歌慢舞 既有今日 , 何必当初 D. 部署 缜密 不胫而走 学富五车 , 材高八斗 2. 下列句子中 ,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不深入生活 , 不努力进行创作实践 , 仅靠阅读大量的文学辅导材料而步入文学殿堂 的 ,恐怕是绝无仅有。 B. 年轻的城市 , 更需要青春和活力 , 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 更 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 要使我省成为一个经济、科技、文化的强省 , 还需要一个部郭学步的过程。我们必须 不断改革 , 不断创新 , 不断发展。 D. 一曲 "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让李叔同的名字在近代家喻户晓 , 但 是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却鲜为人知. 3. 下列句子中 ,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7 年亚冬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 , 弥漫着浓郁的中国东北文化气息 , 受到世界的瞩 目 ,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B.″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很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 在书信里,还经常见诸于报端,成了一种廉价礼品 C.由于升学考试不占分值,体、音、美飞劳等课程在部分学校不受重视,但这是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应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D.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43%被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 过了用于养老的储蓄比例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盛传一年多的铁路第六次提这时间表终于敲定。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将正式实施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 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说 为提速做好最后的冲刺 ①铁路部门正在抓紧进行运输组织制度制定、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学习培训、线路平推 检查、设备调试整治等 ②主要城市间的运行时间也就再次缩短 ①长达6003公里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时速将超过200公里 ④铁路提速不只是速度,它势必再次加剧其与公路、民航的竞争,引发长途运输市场更 高水平的竞争 A.②③① 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唤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感觉之一。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气味,比如玫瑰花的甜香、拧 棒嫩叶和兰花的幽香、大蒜和氨气的刺鼻气味。两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 巴克历经15年的精心研究发现,我们人类能识别并记忆1万种不同的气味,这应归 功于大约lC削种基因,这些基因的综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嗅觉的灵敏度。他们的突破性 发现帮助我们理解唤觉的复杂过程,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区分出不同的气味 气味虽然不会加速你体内的新陈代谢,或燃烧脂肪,但可能会降低你的食欲,原因是 食物的气味能让你的大脑受骗。研究表明,超重的人在进餐之前闯闯绿苹果、胡椒、薄荷 或香蕉的气味,可以减少进食的数量。美国的超市出售一种”减肥金",只要你拧开盖子 便可闯到一股股诱人的食物香味,这样,到用餐时就有了已经吃过饭的感觉。还有一点妥注 意,那就是上桌的必须是热菜,热菜的气味会抑制你的食欲,凉菜却做不到 美国减肥专家阿兰·赫希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看看在食物中添加些增香剂能否减少 食量。这些粉状增香剂的原料来自干路、留兰香和可可粉,将这些增香剂加入到食物中 观察这些增加的香味能否使试验对象大脑中的″饱食中枢″受到欺骗,结果是在吃了
B. " 心想事成 " 是近年来使用频率很高的祝辞 , 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 , 而且被广泛用 在书信里 , 还经常见诸于报端 , 成了一种 " 廉价礼品 " 。 c. 由于升学考试不占分值 , 体、音、美飞劳等课程在部分学校不受重视 , 但这是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 应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D. 据《人民日报》报道 ,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 43% 被用于子女的教育 , 这个比例已超 过了用于养老的储蓄比例。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 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盛传一年多的铁路第六次提这时间表终于敲定。 2007 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将正式实施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 届时 , , 。 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说 , , 为提速做好最后的冲刺。 ①铁路部门正在抓紧进行运输组织制度制定、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学习培训、线路平推 检查、设备调试整治等 ②主要城市间的运行时间也就再次缩短 ①长达6003公里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时速将超过200公里 ④铁路提速不只是速度 , 它势必再次加剧其与公路、民航的竞争 , 引发长途运输市场更 高水平的竞争 A. ②③① B. ②③④ C. ③②① D. ③②④ 二、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5-7 题。 唤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感觉之一。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气味 , 比如玫瑰花的甜香、拧 棒嫩叶和兰花的幽香、大蒜和氨气的刺鼻气味。两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 巴 克历经 15 年的精心研究发现 , 我们人类能识别并记忆 1 万种不同的气味 , 这应归 功于大约 lC 削种基因 , 这些基因的综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嗅觉的灵敏度。他们的突破性 发现帮助我 们理解唤觉的复杂过程 , 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区分出不同的气味。 气味虽然不会加速你体内的新陈代谢 , 或燃烧脂肪,但可能会降低你的食欲 , 原因是 食 物的气味能让你的大脑受骗。研究表明 , 超重的人在进餐之前闯闯绿苹果、胡椒、薄荷 或香 蕉的气味,可以减少进食的数量。美国的超市出售一种 " 减肥金 ", 只要你拧开盖子 , 便可闯到一股股诱人的食物香味,这样 , 到用餐时就有了已经吃过饭的感觉。还有一点妥注 意 , 那就是上桌的必须是热菜,热菜的气味会抑制你的食欲 , 凉菜却做不到 。 美国减肥专家阿兰·赫希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 , 看看在食物中添加些增香剂能否减少 食 量。这些粉状增香剂的原料来自干路、留兰香和可可粉 , 将这些增香剂加入到食物中 , 观察 这些增加的香味能否使试验对象大脑中的 " 饱食中枢 " 受到欺骗 , 结果是在吃了
平时69%~70%的食量后便发出已饱的信号。试验大获成功,有92%的试验对象在6个月中 平均减轻体重约15千克。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用”香味疗法″来减轻体重,如用散发香味的 油来按摩人的全身,或者在肚脐上贴上一张会散发出君子兰香味的膏药,或者是闻闻熏衣草 的味道。这些方法都有节制食欲的作用。 在残疾人中,比较常见的是盲人和聋哑人,失去嗅觉的人是十分罕见的。美国有一位名叫 玛莉·布灵顿的24岁女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嗅觉。车祸造成她头部受到猛烈撞击 大脑前后移动并切断了唤觉中枢的神经。由于绝大部分食味来自嗅味,所以失去嗅觉的玛莉 用餐时,分辨不出炸牛排和豆腐在味道上有什么区别,她觉得任何食物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后 来,玛莉遵照医嘱服用多种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以便恢复唤觉。卵磷脂有助于恢复嗅觉 是她的常服药片之一。两年后,她重新长出了部分嗅觉神经,目前她正在缓慢的康复中。 随着年静的增长,人的嗅觉也会逐渐退化。大多数人在65岁以后,嗅觉的灵敏度会逐渐 衰退;80岁以后,衰退的速度会加快。有一点值得注意,有时候嗅觉出现问题是严重疾病 (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和癫痛病等)的最初征兆。还有,头部受伤、鼻腔内长息肉,甚至严 重的感冒,都会引起鼻上方的膜层损坏,从而造成嗅觉失灵。有些药品,如斯泰亭也影响 嗅觉,但停药后唤觉就会恢复。 (选自《自然与科学},有删节) 5.从原文看,下列不能说明气味与减肥有关的一项是 A.气味不会加速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不会燃烧脂肪,但可能让大脑受騙,降低人 的食欲 B.热菜的气味会抑制食欲,使人在进食时减少数量,凉菜则不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C.英法科学家发明了”香味疗法",在肚脐上贴上一张会散发出君子兰香味的膏药就 是其中的一种 D.美国两名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约1000种基因综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的嗅觉的灵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两名科学家的突破性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能够区分玫瑰花的甜香、拧棱嫩叶 和兰花的幽香等不同气味的原因。 B.将干醋、留兰香和可可粉加入到食物中,大脑中的"饱食中枢”会受到欺骗,让人 仅仅摄入平时食量的69%~70%。 C.遵照医嘱服用多种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有助于丧失嗅觉的病人恢复嗅觉。 D.突然失去嗅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危险信号。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平时69﹪~70%的食量后便发出已饱的信号。试验大获成功 , 有92%的试验对象在6个月中 平均减轻体重约15千克。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用 "香味疗法" 来减轻体重 , 如用散发香味的 油来按摩人的全身,或者在肚脐上贴上一张会散发出君子兰香味的膏药,或者是闻闻熏衣草 的味道。这些方法都有节制食欲的作用。 在残疾人中,比较常见的是盲人和聋哑人,失去嗅觉的人是十分罕见的。美国有一位名叫 玛莉·布灵顿的24 岁女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嗅觉。车祸造成她头部受到猛烈撞击 , 大脑前后移动并切断了唤觉中枢的神经。由于绝大部分食味来自嗅味,所以失去嗅觉的 玛莉 用餐时,分辨不出炸牛排和豆腐在味道上有什么区别,她觉得任何食物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后 来,玛莉遵照医嘱服用多种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以便恢复唤觉。卵磷脂有助于恢复嗅觉 , 是她的常服药片之一。两年后 , 她重新长出了部分嗅觉神经 , 目前她正在缓慢的康复 中。 随着年静的增长,人的嗅觉也会逐渐退化。大多数人在65 岁以后,嗅觉的灵敏度会逐渐 衰退;80岁以后 , 衰退的速度会加快。有一点值得注意 , 有时候嗅觉出现问题是严重疾病 (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和癫痛病等)的最初征兆。还有,头部受伤、鼻腔内长息肉,甚至严 重的感冒, 都会引起鼻上方的膜层损坏 , 从而造成嗅觉失灵。有些药品 , 如斯泰亭也影响 嗅觉,但停药后唤觉就会恢复。 ( 选自《自然与科学 }, 有删节 ) 5. 从原文看 , 下列不能说明气味与减肥有关的一项是 A. 气味不会加速人体内的新陈代谢 , 也不会燃烧脂肪 , 但可能让大脑受骗 , 降低人 的食欲。 B. 热菜的气味会抑制食欲 , 使人在进食时减少数量 , 凉菜则不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C. 英法科学家发明了 " 香味疗法 ", 在肚脐上贴上一张会散发出君子兰香味的膏药就 是其中的一种。 D. 美国两名科学家研究发现 , 大约1000种基因综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的嗅觉的灵敏 度。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美国两名科学家的突破性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能够区分玫瑰花的甜香、拧棱嫩叶 和兰花的幽香等不同气味的原因。 B. 将干醋、留兰香和可可粉加入到食物中,大脑中的 " 饱食中枢 " 会受到欺骗 , 让人 仅仅摄入平时食量的69﹪~70%。 C. 遵照医嘱服用多种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有助于丧失嗅觉的病人恢复嗅觉。 D. 突然失去嗅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危险信号。 7.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与嗅觉有关的人体器官,不仅有鼻子,还有大脑 B.车祸中对头部的猛烈撞击会使人失去嗅觉神经,这将直接导致无法分辨食物的味 道。C.人类失去嗅觉的现象十分罕见,所以假如现在你的嗅觉没有问题,在这方面你就大 可放心 D.严重的感冒和使用斯泰亭等药品都会造成嗅觉失灵,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人体鼻上 方的膜层遭到了损坏。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 谦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 “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 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首礼部选者,必越次抗声自陈,率 得置上列。吴育、欧阳修号称耿介,亦从众。镇独不然,同列屡趣之,不为动。至第七十九 人,乃从呼出应,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自是旧风遂革 帝天性宽仁,言事者竞为激讦,至污人以帷箔不可明之事。镇独务引大体,非关朝廷安 危,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陈执中为相,镇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嬖妾笞杀婢,御史 劾奏,欲逐去之。镇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狱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 御史舍大责细,暴扬燕私,若用此为进退,是因一婢逐宰相,非所以明等级,辨堂陛。”识 者韪之 举苏轼谏官,御史谢景温奏罢之:举孔文仲制科,文仲对策,论新法不便,罢归故官 镇皆力争之,不报。即上疏曰:“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谢事。臣言青苗不见听 宜去;荐苏轼、孔文仲不见用,二宜去。李定避持服,遂不认母,坏人伦,逆天理,而欲以 为御史,御史台为之罢陈荐,舍人院为之罢宋敏求、吕大临、苏颂,谏院为之罢胡宗愈。王 韶上书肆意欺罔,以兴造边事,事败,则置而不问,反为之罪帅臣李师中。及御史一言苏轼, 则下七路掎摭其过;孔文仲则遣之归任。以此二人况彼二人,事理孰是孰非,孰得孰失,其 能逃圣鉴乎?言青苗有见效者,不过岁得什百万缗钱,缗钱什百万,非出于天,非出于地, 非出于建议者之家,盖一出于民耳。民犹鱼也,财犹水也,养民而尽其财,譬犹养鱼而竭其 水也。” 其后指安石用喜怒为赏罚,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 大臣用残民之术。臣知言入触大臣之怒,罪且不测。然臣职献替而无一言,则负陛下矣。” 疏入,安石大怒,持其疏至手颤,自草制极诋之。以户部侍郎致仕,凡所得恩典,悉不与。 滇表谢,略曰:“愿陛下集群议为耳目,以除壅蔽之奸,任老成为腹心,以养和平之福
A. 与嗅觉有关的人体器官,不仅有鼻子,还有大脑。 B. 车祸中对头部的猛烈撞击会使人失去嗅觉神经 , 这将直接导致无法分辨食物的味 道。C. 人类失去嗅觉的现象十分罕见,所以假如现在你的嗅觉没有问题,在这方面你就大 可放心。 D. 严重的感冒和使用斯泰亭等药品都会造成嗅觉失灵,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人体鼻上 方的膜层遭到了损坏。 三、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8 -10 题。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 谦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 “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 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首礼部选者,必越次抗声自陈,率 得置上列。吴育、欧阳修号称耿介,亦从众。镇独不然,同列屡趣之,不为动。至第七十九 人,乃从呼出应,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自是旧风遂革。 帝天性宽仁,言事者竞为激讦,至污人以帷箔不可明之事。镇独务引大体,非关朝廷安 危,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陈执中为相,镇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嬖妾笞杀婢,御史 劾奏,欲逐去之。镇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狱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 御史舍大责细,暴扬燕私,若用此为进退,是因一婢逐宰相,非所以明等级,辨堂陛。”识 者韪之。 举苏轼谏官,御史谢景温奏罢之;举孔文仲制科,文仲对策,论新法不便,罢归故官。 镇皆力争之,不报。即上疏曰:“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谢事。臣言青苗不见听,一 宜去;荐苏轼、孔文仲不见用,二宜去。李定避持服,遂不认母,坏人伦,逆天理,而欲以 为御史,御史台为之罢陈荐,舍人院为之罢宋敏求、吕大临、苏颂,谏院为之罢胡宗愈。王 韶上书肆意欺罔,以兴造边事,事败,则置而不问,反为之罪帅臣李师中。及御史一言苏轼, 则下七路掎摭其过;孔文仲则遣之归任。以此二人况彼二人,事理孰是孰非,孰得孰失,其 能逃圣鉴乎?言青苗有见效者,不过岁得什百万缗钱,缗钱什百万,非出于天,非出于地, 非出于建议者之家,盖一出于民耳。民犹鱼也,财犹水也,养民而尽其财,譬犹养鱼而竭其 水也。” 其后指安石用喜怒为赏罚,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 大臣用残民之术。臣知言入触大臣之怒,罪且不测。然臣职献替而无一言,则负陛下矣。” 疏入,安石大怒,持其疏至手颤,自草制极诋之。以户部侍郎致仕,凡所得恩典,悉不与。 镇表谢,略曰:“愿陛下集群议为耳目,以除壅蔽之奸,任老成为腹心,以养和平之福
天下闻而壮之。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既退,苏轼往贺曰:“公虽退,而名益重矣!” 镇愀然曰:“君子言听计从,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无勇功:吾独不得为 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镇清白坦夷,遇人必以诚,恭俭慎默,口不言人过。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 语壮,常欲继之以死,虽在万来前,无所屈。笃于行义,奏补(上报填补空缺)先 族人而后子孙,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六》) 8.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傅与子弟讲学傅:使 B.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故事:先例、成法 C.同列屡趣之,不为动趣:打趣、取笑 D.识者是主之道:认为…正确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范镇“谦退”和“识大体”的一组是 A、①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 ②宋库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 B.①至第七十九人,乃随呼出应,退就列,元一言 ②非关朝廷安危,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 C.①臣言不行,元颜复立于朝,请谢事 ②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 D.①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②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镇认为宰相陈执中没有学问和能力,不适宜担任宰相。但当御史因陈执中的家人打 死婷女而要求撤掉陈执中的宰相职务时,范镇却认为御史舍大责小,不应当以这件事为 理由撤掉宰相的职务. B.范镇举荐苏轼担仼谏宫,但御史谢景温上奏罢免了苏轼;推荐孔文仲制科,文仲又 因批评新法不好而被罢免。对此,范镇据理力争,甚至以辞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C.范镇批评王安石凭自己的喜怒来赏罚人,并亲自替皇帝起草批文极力抨击王安石。王 安石见到范镇的奏疏愤怒得手直发抖,虽然还让范镇担任户部侍郎的职务,但却把范镇 应得的皇帝的恩典统统扣除。 D.范镇为人清白坦诚,恭俭行义,从不随便谈论别人的过错0帮助邻里乡亲先人后
天下闻而壮之。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既退,苏轼往贺曰:“公虽退,而名益重矣!” 镇愀然曰:“君子言听计从,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无勇功;吾独不得为 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镇清白坦夷 , 遇人必以诚 , 恭俭慎默 , 口不言人过。临大节 , 决大议 , 色和而 语壮 , 常欲继 之以死 , 虽在万来前 , 无所屈。笃于行义 , 奏补 ( 上报填补空缺 ) 先 族人而后子孙 , 乡人有不克 婚葬者 , 辄为主之。 (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六》) 8. 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傅与子弟讲学傅 : 使 B. 故事 , 殿廷唱第过三人故事 : 先例、成法 c. 同列屡趣之 , 不为动趣 : 打趣、取笑 D. 识者是主之道 : 认为……正确 9. 以下各组句子中 , 分别表明范镇 “谦退 ”和“识大体” 的一组是 A、 ①每步行趋府门 , 逾年 , 人不知其为帅客也 ②宋库兄弟见其文 , 自谓弗及 , 与为布衣交 B. ①至第七十九人 , 乃随呼出应 , 退就列 , 元一言 ②非关朝廷安危 , 生民利疚 , 则阔略不言 C. ①臣言不行 , 元颜复立于朝 , 请谢事 ②安石虽诋之深切 , 人更以为荣 D. ①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 , 吾何心哉 ②乡人有不克婚葬者 , 辄为主之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镇认为宰相陈执中没有学问和能力 , 不适宜担任宰相。但当御史因陈执中的家人打 死婷女而要求撤掉陈执中的宰相职务时 , 范镇却认为御史舍大责小 , 不应当以这件事为 理由撤掉宰相的职务. B. 范镇举荐苏轼担任谏宫 , 但御史谢景温上奏罢免了苏轼 ; 推荐孔文仲制科 , 文仲又 因批评新法不好而被罢免。对此 , 范镇据理力争 , 甚至以辞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C. 范镇批评王安石凭自己的喜怒来赏罚人 , 并亲自替皇帝起草批文极力抨击王安石。王 安石见到范镇的奏疏愤怒得手直发抖 , 虽然还让范镇担任户部侍郎的职务 , 但却把范镇 应得的皇帝的恩典统统扣除。 D. 范镇为人清白坦诚 , 恭俭行义 , 从不随便谈论别人的过错 O 帮助邻里乡亲先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