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中心校2008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期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答题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长风万里送秋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①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句,如文天祥发出了 的慷慨豪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陆游晚年虽然年迈力衰,但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 ”;少年英雄夏完淳 表现了他至死不屈的贞风亮节。 ②“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 “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 和辛弃疾“ 的句 3.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 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 的读书札记。(5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4.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可谓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作为中学生的你
1 南坪中心校2008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期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答题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长风万里送秋雁, 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①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句,如文天祥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慷慨豪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陆游晚年虽然年迈力衰,但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英雄夏完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他至死不屈的贞风亮节。 ②“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 “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句 3.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 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 的读书札记。(5 分)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可谓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作为中学生的你
大概不是局外人。请围绕“金钱"这个话题,参与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题目。(7分) ①有关“金钱"的名言俗语很多,请写出两句谈“钱"的名言、俗语或成语来。(2分) ②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 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语。(2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金钱 ③有关“孩子做家务,长辈应不应该付报酬”的问题,班上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 双方的观点各不相同,请写出你的见解,5O字左右。(3分) 5.毕业晚会上,班长的发言刚刚开头就哽咽了,请你仿照同一句式续写两句话。(4分)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们整 个春天;我们原想 你却 我们原 你却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 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文化,我校学生会决定开展“奥运进校园”活动。作为学生会宣传 干部,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以下任务 (1)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2分) (2)届时学校将邀请110米栏奥运会、世锦赛、世界记录的大满贯得主刘翔与同学们进行 交流,你将获得向刘翔提问的机会。到时候你想对他说什么呢?(3分) 二.阅读(55分) 【】(18分)窗前的树 2
2 大概不是局外人。请围绕“金钱"这个话题,参与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题目。(7 分) ①有关“金钱"的名言俗语很多,请写出两句谈“钱"的名言、俗语或成语来。(2 分) A. B. ②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 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语。(2 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金钱 ③有关“孩子做家务,长辈应不应该付报酬”的问题,班上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 双方的观点各不相同,请写出你的见解,5 O 字左右。(3 分) 5.毕业晚会上,班长的发言刚刚开头就哽咽了,请你仿照同一句式续写两句话。(4 分)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们整 个春天;我们原想 ,你却 ;我们原 想 ,你却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 分) 2008 年 8 月 8 日至 24 日,第 29 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文化,我校学生会决定开展“奥运进校园”活动。作为学生会宣传 干部,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以下任务。 ⑴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0 字以内)(2 分) ⑵届时学校将邀请 110 米栏奥运会、世锦赛、世界记录的大满贯得主刘翔与同学们进行 交流,你将获得向刘翔提问的机会。到时候你想对他说什么呢?(3 分) 二.阅读(55 分) 【一】(18 分)窗前的树
抗抗 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 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③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就因着它的缘故 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 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④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 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决不喧哗。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 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一—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 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 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循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 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⑤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 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一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 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 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大 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 安详而平静 ⑥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 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 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⑦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 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 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 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 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 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
3 张抗抗 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 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③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就因着它的缘故, 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 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④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 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决不喧哗。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 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 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 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循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 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⑤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 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 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 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大 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 安详而平静。 ⑥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 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 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⑦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 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 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 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 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 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
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一一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⑧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 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 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 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 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 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 还是槐花如雪。 ⑨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 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 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 ⑩0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 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7.第⑥段中说:“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结合文章,说说“我”感动 的原因。(2分) 答 8.阅读第⑧段,概括出冬天的洋槐树所具有的特点。(2分) 9.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的“它是一棵新的老树”的含义。(4分) 答 10.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例作简要评析。(4分) 答 11.结合全文思考:六年来,在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中,“我”获得了哪些人生启迪? (6分)
4 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⑧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 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 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 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 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 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 还是槐花如雪。 ⑨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 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 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 ⑩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 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7.第⑥段中说:“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结合文章,说说“我”感动 的原因。(2 分) 答: 8.阅读第⑧段,概括出冬天的洋槐树所具有的特点。(2 分) 答: 9.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的“它是一棵新的老树”的含义。(4 分) 答: 10.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例作简要评析。(4 分) 答: 11. 结合全文思考:六年来,在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中,“我”获得了哪些人生启迪? (6 分) 答:
【二】(17分)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 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章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论语》,“君子”这个” 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 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完成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 一种从客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 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 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选自《于丹〈论语〉心得》 12.请你从文中找出能表达全文观点的核心句。(2分) 3.根据文意谈谈如何达到孔子理想人格的第一标准?你认为做一个君子还应该有哪些 标准呢?(3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 15.调动你的积累,写二则有关善良的名言警句。(2分)
5 【二】(17 分)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 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章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论语》,“君子”这个” 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 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完成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 一种从客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 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 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选自《于丹〈论语〉心得》 12.请你从文中找出能表达全文观点的核心句。(2 分) 13.根据文意谈谈如何达到孔子理想人格的第一标准?你认为做一个君子还应该有哪些 标准呢?(3 分) 14.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 分) 15.调动你的积累,写二则有关善良的名言警句。(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