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三中2006年秋期半期考试七年级上册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题 答 总分 (一)(二) (一)(二) 中 题 不 嗨!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 思思。在这里,我们将共同度愉快而紧 能第一站积累充实(的10分钟,经四站的,游) (40分) (一)语言的运用与表达(30分)(1-5、8题每题3分,6、7、9题4分) 1.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 称羡不已。请将下面的诗句工整地抄在方格内。 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认真写哟,这将结 密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是() A、嶙峋(x⑩n) 泯灭(min)厄运(e) 三省(xing) 封B、贩泣(chu0)小憩(q)酝酸(nmg)黄晕(yim) C、枯涸(he) 竦峙(zhi)称职( cheng)称杆(chng) D、栀子(zh)唱和(he)系鞋带(j) 数学系(x1) 线3.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A、理所当然专心致志天灾人祸庞然大物 B、回味无穷坚忍不拨问心无愧肃然起敬 C、绝处逢生繁弦急管玲现剔透擎天憾地 D、多愁善感忍俊不禁头荤目眩黔驴技穷 4.根据具体环境解释有误的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第1页,共8页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南川三中 2006 年秋期半期考试七年级上册 语 文 试 题 (总分 150 分,完成时间 12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得 分 第一站:积累充实 (40 分) (一)语言的运用与表达(30 分)(1-5、8 题每题 3 分,6、7、9 题 4 分) 1.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 称羡不已。请将下面的诗句工整地抄在方格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是( ) A、嶙峋.(xún) 泯.灭(mín) 厄.运(è) 三省.(xǐng) B、啜.泣(chuò) 小憩.(qì)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C、枯涸.(hé) 竦峙.(zhì) 称.职(chèng) 称.杆(chēng) D、栀.子(zhī) 唱和.(hè) 系.鞋带(jì) 数学系.(xì) 3.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 A、理所当然 专心致志 天灾人祸 庞然大物 B、回味无穷 坚忍不拨 问心无愧 肃然起敬 C、绝处逢生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擎天憾地 D、多愁善感 忍俊不禁 头荤目眩 黔驴技穷 4.根据具体环境解释有误的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答 题 不 能 超 过 密 封 线 认真写哟,这将结 合全篇卷面评分。 嗨!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 思思。在这里,我们将共同度愉快而紧 张的 120 分钟,经历四站的旅途,遨游 知识的海洋。衷心祝愿你满载而归! let`s go!
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造酒的发 酵过程。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 …枯涸:没有水了。 D、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消瘦。 5.下列广告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万家乐”对我们现代家庭带来舒适和快乐。 B、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C、天津驾校学费低廉,免收学杂费。 D、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6.你妈妈口袋里的100元钱不见了,她怀疑是你拿了的,可是你真的没有拿 你该怎样跟妈妈说,才能让她相信你?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边。 怎样才能吐出 丢品阳 7.请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茶树”“理想”“骆驼”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词语顺序不拘,不超过50字) 8、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或旧词赋新义,例如:“上 网”、“下课”、“纳米”。这些词汇,在普通的工具书上难以查找,但事实上它 们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请你也列举三例 9.《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 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 是_ (二)古诗文积累(10分) 10.古诗文默写(10分)(1-6题每题1分,7题4分) (1)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第2页,共8页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造酒的发 酵过程。 C、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枯涸:没有水了。 D、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消瘦。 5. 下列广告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万家乐”对我们现代家庭带来舒适和快乐。 B、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C、天津驾校学费低廉,免收学杂费。 D、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6.你妈妈口袋里的 100 元钱不见了,她怀疑是你拿了的,可是你真的没有拿。 你该怎样跟妈妈说,才能让她相信你?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边。 7.请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茶树”“理想”“骆驼”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词语顺序不拘,不超过 50 字) 8、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或旧词赋新义,例如:“上 网”、“下课”、“纳米”。这些词汇,在普通的工具书上难以查找,但事实上它 们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请你也列举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 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 歌 颂 ; 二 是 对 的 崇 拜 和 赞 颂 。 三 是 。 (二)古诗文积累(10 分) 10.古诗文默写(10 分)(1-6 题每题 1 分,7 题 4 分) (1)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 怎样才能吐出 委屈,表明清 白呢?
(3)子曰:“岁寒 ”(《论语·子竿》)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的诗句 是 (6)曹操《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诗句是: (7)在《古代诗歌五首》中,我们感受到了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之景,辛 弃疾盛夏时看到丰收在望时的喜悦和马致远秋里思乡之情。相信你收集的课外 古诗词中也不乏描写季节的佳句。能写两句吗? 例:风吹柳花满店香。作者:李白春景。 没难着你 作者: 作者: 景景 第二站:考古寻宝(15分) 虽然我们还只是初一的小同学,涉足文言文还不多,仅仅《童趣》和《<论 语十则》而已,但我相信同学们也从中寻到一些宝吧!请读下面选段,完成 11-14题。 [甲]《童趣》选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 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第3页,共8页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3)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的诗句 是 , 。 (6)曹操《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诗句是: , 。 (7)在《古代诗歌五首》中,我们感受到了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之景,辛 弃疾盛夏时看到丰收在望时的喜悦和马致远秋里思乡之情。相信你收集的课外 古诗词中也不乏描写季节的佳句。能写两句吗? 例:风吹柳花满店香。 作者:李白 春景。 ① 。作者:________ ____景。 ② 。作者:________ ____景。 第二站:考古寻宝(15 分) 虽然我们还只是初一的小同学,涉足文言文还不多,仅仅《童趣》和《<论 语>十则》而已,但我相信同学们也从中寻到一些宝吧!请读下面选段,完成 11-14 题。 [甲]《童趣》选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 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没难着你 吧!
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论语>十则》选段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曾子日:“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日:“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试用所学的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果如鹤唳云端 是知也 果是 鞭数十 鞭: 其怒乎 其 1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两段选文中的一些词语已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你能写出几个来 吗?并解释它们。要求至少写出三个。(3分) (1) (2) (3)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 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应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第4页,共8页 你把这句作为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论语>十则》选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试用所学的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 分) 果.如鹤唳云端 果:___________ 鞭.数十 鞭:_____________ 是.知也 是:___________ 其.恕乎 其: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 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两段选文中的一些词语已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你能写出几个来 吗?并解释它们。要求至少写出三个。(3 分) (1) 。 (2) 。 (3) 。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 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应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把这句作为 座右铭了吗?
(4分) 第三站:阅读悟美(40分)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美的散文,下面就摘录了两段,请你阅读 后完成15-19题。(20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 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岀一片安静而 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 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 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 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自,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 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 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15.甲段文字为我们描绘了 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描写出其 的特点?(4分) 16.乙段文字为我们描绘是济南冬天 图,从 方面描述了其妙处。(4分) 17.甲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写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的句子摘抄 答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第5页,共8页
七(上)语文半期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4 分) 第三站:阅读悟美(40 分) (一)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美的散文,下面就摘录了两段,请你阅读 后完成 15-19 题。(20 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 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 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 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 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 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 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 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15.甲段文字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描写出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 分) 16.乙 段 文 字 为 我 们描 绘 是 济南 冬 天 _______________图,从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描述了其妙处。(4 分) 17.甲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写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的句子摘抄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答 题 不 能 超 过 密 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