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资料(1) 游记含义:是记述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 游记的写法 、总体要求 1、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 2、要写出景点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 3、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4、如需介绍景点的有关知识,要简明扼要。 5、运用不同的手法写景(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 偶、夸张、用典、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3)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等。 二、游记可以采用哪些记叙顺序? 1、按游踪依次叙事写景。(移步换景) 2、按空间顺序。(确定观察点,点 面结合) 3、时间转换,景色各异。 三、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 1、抓住事物主要特征2、运用感官:视、听、嗅、触等。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4、变换角度观察。 维度A基础能力训练 1.看拼音写汉字 凝望()崆岭()浣妆()秭归()峰巅() ku()门滟澦()瞿塘()沟he()袅袅() 泊船()参差 )颠簸()qng()天bian()骨 ting( xian shu( )wei yi( cui can( ( san ran Xuan XIao kuai zhi ren kou fen dao yang biao 2.完成下面填空:(2分) ()炙人口()万变如()如()( )即逝 巴东三峡巫峡长
1 八年级语文资料(1) 游记含义:是记述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 游记的写法: 一、总体要求 1、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 2、要写出景点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 3、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4、如需介绍景点的有关知识,要简明扼要。 5、运用不同的手法写景(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 偶、夸张、用典、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3)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托物言 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等。 二、游记可以采用哪些记叙顺序? 1、按游踪依次叙事写景。(移步换景) 2、按空间顺序。(确定观察点,点 面结合) 3、时间转换,景色各异。 三、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 1、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2、运用感官:视、听、嗅、触等。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4、变换角度观察。 维度 A 基础能力训练 1.看拼音写汉字: 凝.望( ) 崆.岭( ) 浣.妆( ) 秭.归( ) 峰巅.( ) kui( ) 门 滟滪.( ) 瞿.塘( ) 沟 he..( ) 袅袅.( ) 泊船( ) 参差( ) 颠簸( ) qíng( )天 biǎn( )骨 bān lán ( ) dì tīng( ) xián shú ( ) wēi yí( ) cuǐ càn( ) jìng mì ( ) sān rán ( ) xuān xiāo ( ) kuài zhì rén kǒu (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 2.完成下面填空:(2 分) ( )炙人口 ( )万变 如( )如( ) ( )即逝 巴东三峡巫峡长,
也有垂杨也有花。 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里之堤 取之不尽, 不入虎穴, 螳螂捕蝉,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 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2)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 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3)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4))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 高高的峰顶。( 4.对对联。(4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5.仿句子写话: 雪花像无数白色小精灵,幽幽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6.意思“坏事即使很小也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的名句是 7.下面是两个喻理于物的例句,请另选一种物品,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 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蜡烛:站的不端正的,必然泪多而短命。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8、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 。”充分说明 了多读书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道理 9.“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除 了白帝城外,你还能举出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一两例来吗?
2 ,也有垂杨也有花。 ,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里之堤, 。 取之不尽, 。 不入虎穴, 。 螳螂捕蝉, 。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 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 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 (2) 杜工部诗云“群 山 万 壑 赴 荆 门 ,生 长 明 妃 尚 有 村 ”,要 亲 自 到 这 地 方 , 才 可 以 领 略 到 前 人 用 字 之 妙 。( ) ( 3) 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 ) (4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 高高的峰顶。( ) 4.对对联。(4 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 5.仿句子写话: 雪花像无数白色小精灵,幽幽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 6.意思“坏事即使很小也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的名句是 7.下面是两个喻理于物的例句,请另选一种物品,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 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蜡烛:站的不端正的,必然泪多而短命。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 8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 , 。”充分说明 了多读书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道理。 9.“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除 了白帝城外,你还能举出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一两例来吗?
10.人们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形容女子容貌的姣好。请你能 说出其中暗含的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 l1.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 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游人登上“双 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此情此景可用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 12、文中引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诗“赴”字用得巧妙,“把那里的山势真 是写活了”,请你在下面各句中找出用得生动巧妙的词语,并说说它妙在何处。 (1)杏枝头春意闹。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长江三日(节选)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 滩。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下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最著名的三个险 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初下泄滩,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到这里突然变 成千万个旋涡,你会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江津号”剧烈地震动起来 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十一点十五分到姊归。姊归是楚先 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死在那里。民间 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 又传说:屈原死后,被一条大鱼驮回姊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到故乡。这一切初 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姊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才绕 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急 流刚刚滚过,前面有一奇峰突起,江水沿着这山峰右面流去。山峰左面却又出现 一道河流,原来这里就是王昭君诞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 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 道无比险峻的长峡一一兵书宝剑峡。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我到船头上,抬头仰 望,只见黄石碧岩,髙与天齐。再行驶一段,就到了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
3 10.人们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形容女子容貌的姣好。请你能 说出其中暗含的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 。 1 1. 举 世 闻 名 的 长 江 三 峡 , 气 势 雄 伟 。 峡 内 重 峦 叠 嶂 , 礁 石 林 立 。 到 了 晚 上 ,江 上 生 明 月 ,江 面 上 能 倒 映 出 两 轮 月 亮 。游 人 登 上 “ 双 月 楼 ” 眺望,可赏此奇观 . 此情此景可用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引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诗“赴”字用得巧妙,“把那里的山势真 是写活了”,请你在下面各句中找出用得生动巧妙的词语,并说说它妙在何处。 (1) 杏枝头春意闹。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维度 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长江三日(节选)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 滩。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下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最著名的三个险 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初下泄滩,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到这里突然变 成千万个旋涡,你会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江津号”剧烈地震动起来。 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十一点十五分到姊归。姊归是楚先 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死在那里。民间 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 又传说:屈原死后,被一条大鱼驮回姊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到故乡。这一切初 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姊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才绕 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急 流刚刚滚过,前面有一奇峰突起,江水沿着这山峰右面流去。山峰左面却又出现 一道河流,原来这里就是王昭君诞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 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 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我到船头上,抬头仰 望,只见黄石碧岩,高与天齐。再行驶一段,就到了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
汹涌,浪花四溅,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 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 到处是浪花。船上的同志指着岩上一处乡镇告诉我:“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 出生在这儿——就是木船要想渡过青滩,也得请这儿的人引领过去。”这时我 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们只要从汹 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1、本文作者笔下的西陵峡有何特点?请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2、作者扣住特征,或运用比喻拟人,或引用传说古诗,或抒写主观感受, 写出了景物的变幻。请你走进文本,与作者一起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分辨 出上述表现手法吗?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下面这句话中隐含的哲理。 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 但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4、课内课外节选部分都写的是西陵峡,它们在景物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有 什么不同?请比较
4 汹涌,浪花四溅,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 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 到处是浪花。船上的同志指着岩上一处乡镇告诉我:“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 出生在这儿------就是木船要想渡过青滩,也得请这儿的人引领过去。”这时我 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们只要从汹 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1、本文作者笔下的西陵峡有何特点?请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扣住特征,或运用比喻拟人,或引用传说古诗,或抒写主观感受, 写出了景物的变幻。请你走进文本,与作者一起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分辨 出上述表现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下面这句话中隐含的哲理。 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 但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4、课内课外节选部分都写的是西陵峡,它们在景物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有 什么不同?请比较
蜀道 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 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 楼空石蹬悬,延缘曲如蚓。自下而上上,仰视难引领。自上而下下,深疑入眢(yuan 进。惟第七盘雄,曲折赴危岭。”纵是未亲临其境者,读之也不难想见它的险 势异常! 此诗作者为清嘉庆年间潘时鏸,距今已一百八十余年。人间至少过去六七代 人,但对大自然来说仅是打了一个呵欠。而今我来这七盘岭上的七盘关,仍是仰 头仿佛处处巨石就要下跌,却又欲退不能;而向下一看,只疑身陷枯井之中,欲 喊无声。 正如登泰山十八盘,一般游人恐怕绝少细数究竟是十八盘,还是十七盘抑或 是十九盘一样。我攀蜀道七盘岭也没有记准到底是不是转了七圈,只知印象最深 的是七盘关绝险处立有一石碑,上有“小心移步”四个大字,提醒你千万玩忽不 得!一抬头,那颇有几分狰狞的危岩怪厉地对着我,像在惊问:这里是只有飞鸟 可渡的狭路,你这不知趣的俗子怎敢斗胆闯此禁地? 我只暗笑,没有作答。 其实还有啥好奇怪的,自古以来,凡由金牛道入蜀者,谁能不从这七盘岭 盘”过?那公元前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玄宗李隆基落荒 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吹樵的草民也要“盘”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但历史很多时候也往往呈螺旋形攀登的态势。就 眼前的七盘关来说,人们从秦“盘”到汉,从唐宋“盘”到明清,总是在不断地 周旋、周旋……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 如今火车也“盘”,一隧道,便似打出一把折扇,后几节车厢中的旅人探首车窗, 看这把巨大的折扇煞是壮观!汽车也要“盘”,从低而高,好像射出一颗颗飞弹, 随后又隐而不见,让人惊心动魄! 七盘关最险,七盘关也最忙。它从来没有对准谁发请柬,人们却都来找它; 它没有主动麻烦谁,人们来了却又抱怨攀它太麻烦 哦,七盘关再高再险,也只是我们必经路上的一个里程标而已
5 蜀 道 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 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 楼空石蹬悬,延缘曲如蚓。自下而上上,仰视难引领。自上而下下,深疑入眢(yuān) 进①。惟第七盘雄,曲折赴危岭。”纵是未亲临其境者,读之也不难想见它的险 势异常! 此诗作者为清嘉庆年间潘时鏸,距今已一百八十余年。人间至少过去六七代 人,但对大自然来说仅是打了一个呵欠。而今我来这七盘岭上的七盘关,仍是仰 头仿佛处处巨石就要下跌,却又欲退不能;而向下一看,只疑身陷枯井之中,欲 喊无声。 正如登泰山十八盘,一般游人恐怕绝少细数究竟是十八盘,还是十七盘抑或 是十九盘一样。我攀蜀道七盘岭也没有记准到底是不是转了七圈,只知印象最深 的是七盘关绝险处立有一石碑,上有“小心移步”四个大字,提醒你千万玩忽不 得!一抬头,那颇有几分狰狞的危岩怪厉地对着我,像在惊问:这里是只有飞鸟 可渡的狭路,你这不知趣的俗子怎敢斗胆闯此禁地? 我只暗笑,没有作答。 其实还有啥好奇怪的,自古以来,凡由金牛道入蜀者,谁能不从这七盘岭 “盘”过?那公元前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玄宗李隆基落荒 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吹樵的草民也要“盘”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但历史很多时候也往往呈螺旋形攀登的态势。就 眼前的七盘关来说,人们从秦“盘”到汉,从唐宋“盘”到明清,总是在不断地 周旋、周旋……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 如今火车也“盘”,一隧道,便似打出一把折扇,后几节车厢中的旅人探首车窗, 看这把巨大的折扇煞是壮观!汽车也要“盘”,从低而高,好像射出一颗颗飞弹, 随后又隐而不见,让人惊心动魄! 七盘关最险,七盘关也最忙。它从来没有对准谁发请柬,人们却都来找它; 它没有主动麻烦谁,人们来了却又抱怨攀它太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七盘关再高再险,也只是我们必经路上的一个里程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