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七单元检测卷 班级: 号数 姓名 一、补全词语 论()语冠()者自省()舞雩() 蹴()尔 寝衽() 绳mo 死 g0u得dan食 zhe gu 、积累与运用 1、见贤思齐焉 2、莫春者,春服既成, ,童子六七人 3、白日放歌须纵酒, 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有约不来过夜半, 6 浓睡不消残酒。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8、《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与 合称“四书”,主要记载我国伟大的 家孔子的言行。 9、成为君子是儒家的做人目标,那么,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是 对待别人的事情,应该 他的门人曾子则认为君子要经常反省自己,要思考 面对困难要以 来勉励自己,这与屈原的 的精神是一致的 10、人生常常面临种种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像孟子说的那样 由此,我们想到了文天祥的名句 ll、《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颔联是 表现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心境的句子是 12、古代诗人善于借景(事)抒情,表达心境,如《滁州西涧》中的 《约客》中的 《书江西造口壁》中的 而李清 照却采用设问、借代、比喻等手法写出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九年级第七单元检测卷 班级: 号数: 姓名 一、补全词语 论.( )语 冠.( )者 自省.( ) 舞雩.( ) 蹴.( )尔 寝衽.( ) 绳 mò pián 死 gǒu 得 一 dān 食 zhè gū 二、积累与运用 1、见贤思齐焉, 2、莫春者,春服既成, ,童子六七人, , , 。 3、白日放歌须纵酒, 。 4、 ,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有约不来过夜半, 。 6、 ,浓睡不消残酒。 7、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8、《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与 、 、 、 合称“四书”,主要记载我国伟大的 家、 家孔子的言行。 9、成为君子是儒家的做人目标,那么,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是 ,对待别人的事情,应该 , 。 他的门人曾子则认为君子要经常反省自己,要思考 ,面对困难要以 来勉励自己,这与屈原的 的精神是一致的。 10、人生常常面临种种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像孟子说的那样 由此,我们想到了文天祥的名句 。 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颔联是 , 表现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心境的句子是 。 12、古代诗人善于借景(事)抒情,表达心境,如《滁州西涧》中的 , 。《约客》中的 , , 《书江西造口壁》中的 , ,而李清 照却采用设问、借代、比喻等手法写出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 幸福是陶渊明“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 轼 的美好愿望。 14、写出与“月”相关的两组诗句,并简要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6分) 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抒发情怀 15、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 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 在 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正是 “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三、阅读理解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 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 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1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 幸福是陶渊明“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 轼“ , ”的美好愿望。 14、写出与“月”相关的两组诗句,并简要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6分) 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① , 抒发情怀: ② , 抒发情怀: 15、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 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 在 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 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正是: “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三、阅读理解 (一)《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 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 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故不为苟得也 )蹴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C.向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 5、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二)《订鬼》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 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 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故不为苟.得也( ) 蹴尔..而与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2、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C.向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5、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二)《订鬼》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 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 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何以效之( 顾玩所见( 犹伯乐之见马 庖丁之见牛也(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②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3、选文列举 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 了的论证方法,证明 的道理 4、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 ,其意思是: 5、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王充的观点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干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何以效.之( ) 顾玩..所见( ) 犹.伯乐之见马( ) 庖丁之.见牛也(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② 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3、选文列举了 和 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 了 的论证方法,证明“ , ”的道理。 4、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 ,其意思是: 5、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王充的观点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用原文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是朝的家和 (人名),他和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描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 (3)全面总结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的句子是 (4)本文的中心句是 (5)写出“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6)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7)“其真无马邪”照应上文“ 句 5、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6、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lun guan xing ren 二、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青春作伴好还乡 4、独怜幽草涧边生 闲敲棋子落灯花 6、昨夜雨疏风骤 7、郁孤台下清江水 西北望长安 、《大学》《中庸》《孟子》教育思想 9、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春潮带雨晩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乡关的思乡之情
4.用原文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家和 家 (人名),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_____ _ __ 。 (2)描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3)全面总结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 ______。 (4)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 ____。 (5)写出“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真无马邪”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5、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6、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一、 lún guàn xǐng yú cù rèn 纆 骈 苟 箪 鹧鸪 二、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冠者五六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3、青春作伴好还乡 4、独怜幽草涧边生 5、闲敲棋子落灯花 6、昨夜雨疏风骤 7、郁孤台下清江水 西北望长安 8、《大学》《中庸》《孟子》 教育 思想 9、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4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乡关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