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侧阻力q.的大小和分布当打入式摩擦桩的顶部作用有轴向荷载Q时,有So=s, + s式中,So为桩顶位移量(图4-5e);s,为桩端下沉量(由桩侧荷载引起的桩端以下土体的压缩量和桩尖刺入桩端土层而引起的桩身整体位移);S.为桩身材料在轴力N作用下产生的压缩变形量
1.侧阻力qs的大小和分布 • 当打入式摩擦桩的顶部作用有轴向荷载Q时,有 s0=sp+ss 式中,s0为桩顶位移量(图4-5e); sp为桩端下沉量(由桩侧荷载引起的桩端以下土 体的压缩量和桩尖刺入桩端土层而引起的桩身 整体位移) ; ss为桩身材料在轴力N作用下产生的压缩变形量
Q桩顶N.=QSpANSo9.Ncn)qoudz19.x)dzrHs(r)qo(e)Na)N+dNn)一口-S1212YT1Q,=NQ桩端qo(e)(d)(c)(b)(a)打入式摩擦桩桩的轴向力与桩侧摩阻力,桩身位移的关系图-5
打入式摩擦桩 桩顶 桩端
·当摩擦阻力q.方向向上时,轴力N()将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图4一5c)。设桩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A,周长为u。从桩身任意深度z处取dz微分段分析其受力状况(图4-5a)
• 当摩擦阻力qs方向向上时,轴力 N(z)将随 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图4-5c)。设桩的 长度为L,截面积为A,周长为u。从桩 身任意深度z处取dz微分段分析其受力状 况(图4-5a)
根据微分段的竖向力平衡条件,可得qs(a)udz +(N(2) + dN(c)- N() = 01 dN(c)即qs(2) =7(4 -3)udz·式(4-3)为桩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它表示任意深度处单位侧面摩阻力q.的大小与该处轴力N的变化率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只要测得桩身轴力N)的分布曲线即可用此式求桩侧摩阻力的大小与分布
• 根据微分段的竖向力平衡条件,可得 • 式(4-3)为桩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 它表示任意深度处单位侧面摩阻力qs的大 小与该处轴力N的变化率成正比,且方向 相反。只要测得桩身轴力N(z)的分布曲线, 即可用此式求桩侧摩阻力的大小与分布。 ( ) (4 -3) 1 0 ( ) ( ) ( ) ( ) ( ) ( ) d z dN u q q udz N dN N z s z s z z z z = − + + − = 即
。实测资料证明,粘性土中打入桩的荷载传递曲线q.沿深度的分布近似抛物线形(图4-5d)。·砂土中打入桩的q.值开始时随深度近乎线性增加,至一定深度后即接近均匀分布(图4-6)。此深度称此深度为侧阻临界深度
• 实测资料证明,粘性土中打入桩的荷载 传递曲线qs沿深度的分布近似抛物线形 (图4-5d)。 • 砂土中打入桩的qs值开始时随深度近乎线 性增加,至一定深度后即接近均匀分布 (图4-6)。此深度称此深度为侧阻临界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