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哉:造始。侯:维也,语词。下同。[5]本:宗子。支:支子,庶子。 [6]不显亦世,世世代代大显其德! [7]犹:谋事。翼翼:恭敬的样子。 [8]思:语词。皇:美。多士:众多的贤人。一说思,愿也;皇,天也。 [9] 桢:筑泥墙时两头所立的木板子,这里喻指干练的人才。 [10]穆穆:敬 美貌。一说穆穆,深远之意。缉熙(x):光明。 [11]假:大。一训坚固。 [12]丽:数。 [13]服:臣服。 [14]肤:美。敏:疾。裸(gun)将 (jig):将,送或行之义。裸将,即行裸或送操。棵,以圭躜酌香酒灌地以降 神,常用于宗庙祭祀。裸将乃助祭之事,以圭酌香酒,送与主祭。 [15]黼(珀):黼裳,半白半黑的札服。导(ǔ):殷冠。夏日收,周日冕。 [16]王:指成王。荩():近。无念:犹言岂得无念。一说念,反训忘;无念, 无忘。[17]聿(ym):发语词。 [18]永:长。言:语词。 [19]师: 众。[20]骏:大。易(y):难易之易。 [21]遏:绝,止。而:尔。 [22]宜:遍。义:善。问:同闻。虞:揣测,思忖。殷:殷代。又由天而忖度 殷之所以兴废的原因。 [23]载:事。载、事,古音近通用。臭(xn):气 味。 [24]仪刑:效法。孚(f):信。 [思想指要]此篇选自《大雅·文王之什》。前四章言文王 能受天命,后三章言成王义须仪刑文王,宜鉴于殷,以敛天修德的 精神“永言配命”。它持别强调了道德的自觉的一面。“周虽旧 邦,其命维新”和“上天之载,无声无奥”等句,常被后世思想家所 引用、闻发。 杂 民 ◆二九 天生悉民,有物有则[1];民之秉彝,好是懿德[2]。天监有周, 昭假于下[3];保兹天子,生仲山甫[4]。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5];令仪令色,小心翼翼[6];古训是
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8]。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9];绩我祖考,王躬是保[10]。出纳王 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1]。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12];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13]。既明 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14]。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15]维仲山甫,柔亦不茹, 刚亦不吐[16];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锚如毛,民鲜克举之。”[1]我仪图之,维仲山甫 举之,爱莫助之[18]。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19]。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20];征夫捷捷,每怀靡及[21]。四牡彭 彭,八鸾锵锵[22];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23];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24]。吉甫作 诵,穆如清风[25];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注释] [1]烝:众。物:事。则:法。 [2]秉:禀赋,或执。彝(y):常,这里指常 性或常理。好(hào)是懿(yi)德:好,喜好;懿,美。[3]监:视。昭:明。 假:至。 [4]保:保佑。兹:此。仲山甫:宜王时大臣,封于樊(今河南济 源县),排行第二,故亦称樊仲、樊侯仲山甫或樊穆仲。 [5]柔嘉维则: 嘉,美;柔美而合其法度。 [6]令仪令色:令,善;仪,仪容。 [7]式: 法。力:勉力,勤勉。 [8]若:顺。明命:指政令:赋:颁布。 [9]式: 试,用,施行。一说训法。 [l0]缵(zun):继承。戎(r6ng):汝。 [11]爰:乃,于是。发:行。[12]将:奉行之。[13]若否(p):善恶, 好坏。 [14]解(x论):同懈。一人:天子。 [15]茹:吃。 [16]柔 亦不茹,刚亦不吐:不茹柔,故不侮矜寡;不吐刚,故不畏强御。 [17]镨 (y6u):轻。 [18]仪图:仪、图复语,揣度,图谋。 [19]衮职:衮,王侯 所穿绣有龙纹的礼服;职,与适通,偶然。阙:缺破。指仲山甫能自举其德, 又能补王之阙。 [20]出:出差。祖:祭祀路神。业业:壮健貌。 [21]捷捷:迅疾。 [22]彭彭(bangbang):盛行、雄壮之貌。 [23]
骙骙(kufkuf):马不停蹄的样子,或训强壮貌。喈喈(jiejie):铃声和谐。 [24]徂:往。齐:齐国。式:语词。遄(chun):迅速地,立即。 [25] 穆:和美。 [思想指要]此诗选自《大雅·荡之什》。用宣王命樊侯 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为仲山甫送行,作此诗。此诗贷美周 宣王任贤使能,取得周室中兴的成绩。其中“天生悉民,有物 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四句,被孔子称为“知道之诗”, 被孟子引用以论证性善之说。而“德锚如毛”被《中庸》所引 用,显明了德与物之不同,真正的德治是一种自然化民的高妙 境界。 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2]!假以 溢我,我其收之[3]。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4]。 [注释] [1]於(wi):鸣,感叹之词。穆:深远貌。[2]於(wm)乎:鸣呼。显:显 命。纯:不杂。 [3]假:训何。溢:通谧,安宁、平静。一说通“恤”。收: 受。 [4]骏惠:骏,大;惠,顺。一说骏惠复语,皆训为顺。曾孙:自孙以 下均称曾孙。笃:厚。(说明:《诗经》选篇注释,参阅了汉、唐、南宋朱熹和清 人的注疏。) 三二
[思想指要]此篇选自《周烦·清庙之什》。这是用公祭祀 文王的诗。前四句讲文王德配天命,后四句讲文王惠被子孙。天 之命深远不已,但何以显命,嘉受天命而不改易?以纯一不二之 对 德也。“文王之德之纯”,正是此篇的关键。前四句被《中庸》所 引用并发挥。 52 ·三
三、《周易》经传选 [著作简介]《周易》由《易经》与《易传》两部分组 成。《易经》一般认为作于殷周之际,由六十四卦及其 卦爻辞构成。《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由十篇《易》书 组成,哲学思想水平颇高。我们认为,《易传》十篇为 战国中晚期以前的作品,有些篇章与孔子有密切关系, 但与其他古书一样,不是一时一人所作。现在,已有竹 简《易经》及帛书《周易》出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