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分 中英文书信 歌 格式 溼 □□☑□□□
中英文书信 格式 自 古 乃 礼 仪 之 邦
A (一)古代通信简介 ”烽火戏诸侯 《史记周本纪》:“褒姒不好笑, 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 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 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式 鸿雁传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 苏武”:“数月,昭帝即位。数 作 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 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 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鱼传尺素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人 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
(一)古代通信简介 烽火戏诸侯 《史记·周本纪》: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 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 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 鸿雁传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 苏建‧ (子) 苏武” :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 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 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 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 鱼传尺素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 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A
A 古诗词中的书信意象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一三国吴陆凯《赠范晔》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一唐宋之问《渡汉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唐杜甫《春望》 马上相逢无纸笔,赁君传语报平安。一唐岑参《逢入京使》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唐张籍《秋思》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一唐韦皋《忆玉箫》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穷数。一宋秦观《踏莎行》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古诗词中的书信意象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三国吴·陆凯《赠范晔》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唐·宋之问《渡汉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马上相逢无纸笔,赁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唐·韦皋《忆玉箫》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穷数。——宋·秦观 《踏莎行》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A
(二)信文格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 竖两种款式。 迎主送 派恭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 白龍 图 x 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目 前在港、台等地区及海外侨 胞的中文书信中,竖式信笺 韓人相润 候益 走之 年保 仍使用普遍。(使用仍很普 遍) x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 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信文格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 。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 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目 前 。(使用仍很普 遍) 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 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信文格式 尊敬的XX老师: 久未联系,十分挂念 1.称呼 时光荏苒,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 >顶格写 >后面加會号男作一直忙,万望保重,就此顿笔。 > 单独成祝 > 需要酸信大嘲哼帽人的关系; > 给平辈或晚辈的信,可轷其名战名轴称呼。 2020年3月8日
(二)信文格式 称呼语:尊敬的××老师: 启始语: 久未联系,十分挂念! 正 文: 时光荏苒,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 ………… 结束语: 您工作一直忙,万望保重,就此顿笔。 祝颂语: 谨祝 工作顺利、 一切安好! 署 名: 学生:×× 敬上 日 期: 2020年3月8日 • 1.称呼 写; Ø 后面加 ; 独成 ; Ø 需要写清收信人与写信人的 ; Ø 给平辈或晚辈的信,可以直呼其名或名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