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文丛 主编 梁治平 编委 朱苏力贺卫方 丛书编辑 丁小宣宋军
目 录 王铭铭/前言. .(I) 王斯福/农民或公民? 一中国杜会入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1)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家族、国家与社会 一福建美法村的社区史.(20) 胡宗泽/华北地方权力的变迁 一1937一1948会十里店资料的再分析.(128) 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空间秩序 一莆田江口乎原的例证.(171) 刘铁果赵丙祥/联村组织与社区仪式活动 一河北省井泾县的潮查.(205) 王铭铭/民间权威、生活史与群体动力 一台湾省石骏村的信仰与人生.(258) 罗红光/权力与权威 一黑龙潭的将号体系与政治评论.(333)
目录 王斯福/面子的方位 一一当代中国乡村的公共空间与对公益的说法.(389)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415) 一项法律实践事件的评论.(488) 强世功:“法律”是如何实践的 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 郑戈:规范、秩序与传统 起旭未/乡土社会的“正义观” 一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563)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 一一对中国的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608)
农民抑或公民? 一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问题 王斯福换文国锋译 我很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长期困扰我的何题,这个问题 直至现在我才能恰当地表述出来。在中国是否存在一种农民民主 传统?或者说,传统怎么可能是民主的?农民如何可能是市民杜 会的成员? 当然,中国的朋友和同仁知道,民主运动在中国已有-一百年 的历史了。大家也一定知道,不同级别国家政权的正式民选代表 制已在中国建立七十多年了,同样长的时间以前,地方乡村自治 制度也已出现,它们是本世纪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建立共和国的 组成部分,中国同仁也许考虑到欧洲市民社会观念的漫长历史,在 那里它起源于350年前的英国政治哲学。但这份关于民主的食谱 并未包括备料和烹饪的时间。正如每一个有关革命的描述所证实 的和每一革命者所描述的那样,组织、运动和实证经验的影响透 视着历史性。新的社会记忆和传统产生于反抗和更新的紧张和暴 力之中。但早先的社会记忆和传统中也包含可以用于这种更新的 因素。众所周知,革命并未像它们所伪装的那样彻底,。革命本身 也许是在权威的传统联系中塑造而成的
2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一些朋友认为,真正民主的政治制度可以建立于过去经验的 缺乏之上。也许,国家建设关注于一致性和力量,要高度优先于 对批评和监督政府形式的认可。这种限制,无论是在中国同仁还 是西方同仁的讨论中均常被提及。但这种限制并不意谓着传统的 缺乏,对此我的同仁确实十分清楚。他们所指并非城市而是对他 们来说好像仍停留于过去的那部分中国,即农村及其农民阶级,在 他们的观点中,在传统农村中民主传统太少从而无法在其上建立 民主的传统,所以,在仍占中国社会绝大比例的农村,需要相当 长的一段时期才能培育出民主或市民社会的习惯和传统。因此,这 就成为研究中国城镇和村庄的民俗学者和人类学者应加以考察的 一个主题。因此,我一直反问自己,在中国农村,是否存在市民 社会可以建立于其上的、而且或许正在建立于其上的某些传统? 对市民社会激烈而又似乎令人困感的争论,自80年代中期以 来席卷全球,并指向都市社会以及伴随而来的交流、·置名和大众 生活方式。城市往往是政治和经济联系的中心和政府所在地。但 旧的城市已被新城市所淹没、摧毁和取代,从而为想像和创造各 种新事物提供了空间,而农村则仍被想像为陈旧和落后的地区。新 事物总是由城市传播到农村,如卡拉O水酒吧。伴随着新城市出 现的新事物之一就是西方著作的翻译。在卡拉OK酒吧传入农村 很久以前,由中国城市传到农村的新事物之一就是“农民”这个 词。与之相伴的是进步和现代化的建国思想,其中,“农民”被视 为落后的和传统的(Myron Cohen[1993]对此有详细的描述,我 还参考了Duara在新近出版的《国家拯救历史》[1995]一书中对 中国历史叙述的评论)。“农民”是对友业人口的新定义,它既是 一个行政术语也是一个自然的术语。该术语被定义为是一种落后, 但并不总是被理解为一种否定态度,几平相反的观念也与农民阶 级相关联。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和战略(从根据地对新城市的扩张 和对外国势力的进攻)令人极为满意地在中国得到实现。仅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