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中国的传统教育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 传统。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依赖教育得以 代代地传承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 经验和教育思想亦被一代代地累积,成为文 化宗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第十二章 中国的传统教育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 传统。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依赖教育得以一 代代地传承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 经验和教育思想亦被一代代地累积,成为文 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的学校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官学和私 学两类,官学先于私学产生。 夏朝已有称作“庠”、“序”、“校”的官 学。商朝除了这些名称外,还有“学” “瞽宗”等教育场所。 西周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国学设于王城及 诸侯的国都,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其中设于 王城的大学叫“辟雍”,设于诸侯国的大学 叫“泮宫”。乡学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郊 野,称作“庠”、“序”、“校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 中国古代的学校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官学和私 学两类,官学先于私学产生。 ▪ 夏朝已有称作“庠”、“序”、“校”的官 学。商朝除了这些名称外,还有“学”、 “瞽宗”等教育场所。 ▪ 西周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国学设于王城及 诸侯的国都,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其中设于 王城的大学叫“辟雍”,设于诸侯国的大学 叫“泮宫”。乡学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郊 野,称作“庠”、“序”、“校
六艺 西周官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礼仪、音乐、射 箭、驾车、识字、算术等,当时人称其为 礼、乐、射、御、书、数,总称“六艺
六艺 ▪ 西周官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礼仪、音乐、射 箭、驾车、识字、算术等,当时人称其为 礼、乐、射、御、书、数,总称“六艺
汉朝的官学 汉朝的中央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和四姓 小侯学,其中太学创立于汉武帝时期,是 汉朝的最高学府。所学内容主要为儒家经 典 西汉平帝时为太学生建造的校舍能容纳万 人,东汉太学生人数最多时达3万,是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学校 鸿都门学建立于东汉灵帝时,是一所专门 学习书画辞赋的艺术学校。四姓小侯学是 东汉明帝专为外戚四姓子弟设立的贵族学 校
汉朝的官学 ▪ 汉朝的中央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和四姓 小侯学,其中太学创立于汉武帝时期,是 汉朝的最高学府。所学内容主要为儒家经 典。 ▪ 西汉平帝时为太学生建造的校舍能容纳万 人,东汉太学生人数最多时达3万,是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学校。 ▪ 鸿都门学建立于东汉灵帝时,是一所专门 学习书画辞赋的艺术学校。四姓小侯学是 东汉明帝专为外戚四姓子弟设立的贵族学 校
魏晋南北朝的官学 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乱,官学时兴时废,处 于衰落局面,但在教育制度上却有新的发 展 晋朝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专收五品以 上官员的子弟入学。 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分别设置儒学、玄 学、史学、文学4个学馆,后又设医学馆 此举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开创了 分科教学的教育新模式
魏晋南北朝的官学 ▪ 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乱,官学时兴时废,处 于衰落局面,但在教育制度上却有新的发 展。 ▪ 晋朝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专收五品以 上官员的子弟入学。 ▪ 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分别设置儒学、玄 学、史学、文学4个学馆,后又设医学馆, 此举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开创了 分科教学的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