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典籍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古代典籍最多的国家, 历史上已毁损的不算,仅流传至今的古 籍就约有十万余种,记载和保存了传统 文化的丰硕成果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典籍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古代典籍最多的国家, 历史上已毁损的不算,仅流传至今的古 籍就约有十万余种,记载和保存了传统 文化的丰硕成果
第一节丰富的古代典籍 」中国的古籍数量庞大,古人很早就已重视 对其分类。古代的图书分类有多种方式, 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 圣”是指儒家的经典及其注疏, 史”是历史著作,“子”是学术类著作, “集”是诗文词赋类著作
第一节 丰富的古代典籍 ◼ 中国的古籍数量庞大,古人很早就已重视 对其分类。古代的图书分类有多种方式, 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 类。“经”是指儒家的经典及其注疏, “史”是历史著作,“子”是学术类著作, “集”是诗文词赋类著作
经部典籍 五经:最早指《诗经》、《尚书》、《仪礼》 《周易》、《春秋》,它们相传都经过孔子的整 理,因而被奉为经典。后来,“五经”组成有些 变化,《礼记》代替了《仪礼》,《左传》被并 入《春秋》,但仍称作“五经” 十三经:《诗经》、《尚书》、《周易》、《周 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 《论语》、《尔雅》、《孟子》
经部典籍 ◼ 五经 :最早指《诗经》、《尚书》、《仪礼》、 《周易》、《春秋》,它们相传都经过孔子的整 理,因而被奉为经典。后来,“五经”组成有些 变化,《礼记》代替了《仪礼》,《左传》被并 入《春秋》,但仍称作“五经” 。 ◼ 十三经 :《诗经》、《尚书》、《周易》、《周 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 《论语》、《尔雅》、《孟子》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 篇,被抽出单独列名。“四书”最初由朱 熹提出,为儒学的入门读物,明清时成为 科举考试必读之书
◼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 ◼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 篇,被抽出单独列名。“四书”最初由朱 熹提出,为儒学的入门读物,明清时成为 科举考试必读之书
经部的典籍除了这些被正式列为经典的儒 家著作外,还包括其他注释和研宄经学的 书籍,由于古代经学的地位很高,因此, 历代的经学著述难以胜数。清代乾隆时官 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经部书籍共773 部,20427卷,分为易、书、诗、礼、春秋、 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个部
◼ 经部的典籍除了这些被正式列为经典的儒 家著作外,还包括其他注释和研究经学的 书籍,由于古代经学的地位很高,因此, 历代的经学著述难以胜数。清代乾隆时官 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经部书籍共l773 部,20427卷,分为易、书、诗、礼、春秋、 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个部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