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制度把读书和考 试做官联系起来,对学校特别是官学教育产生极 大的影响。 唐朝官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央设有教育行政管理 机构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 书学、算学等学校。此外,门下省、东宫和尚书 省的下属机构也有各自所属的学校 唐朝学校的分科教学已相当完备,其中医学、算 术、法律等应用性学科的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 出现的实科性学校
隋朝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 隋朝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制度把读书和考 试做官联系起来,对学校特别是官学教育产生极 大的影响。 ▪ 唐朝官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央设有教育行政管理 机构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 书学、算学等学校。此外,门下省、东宫和尚书 省的下属机构也有各自所属的学校。 ▪ 唐朝学校的分科教学已相当完备,其中医学、算 术、法律等应用性学科的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 出现的实科性学校
古代的科举 考试场面
古代的科举 考试场面
唐朝以后的官学教育发展 北宋设置学官,加强对地方教育的管理, 又由政府为学校拨置学田,使学校有了固 定的教育经费。 宋徽宗时,增设了武学、画学,丰富了专 科教育的内容 宋元时由分科教学进而发展到按学生的程 度分斋教学,以考试成绩升等毕业,使学 校制度更加完善
唐朝以后的官学教育发展 ▪ 北宋设置学官,加强对地方教育的管理, 又由政府为学校拨置学田,使学校有了固 定的教育经费。 ▪ 宋徽宗时,增设了武学、画学,丰富了专 科教育的内容。 ▪ 宋元时由分科教学进而发展到按学生的程 度分斋教学,以考试成绩升等毕业,使学 校制度更加完善
明清的官学 明清的学校体制与唐朝大致相同,即中央 有国子监等学校,地方有府、州、县学 清朝的地方官学发展至1700余所,为了适 应外交需要,清朝还设立了培养翻译人才 的“四译馆”、“俄罗斯学馆”等学习外 语的专科学校
明清的官学 ▪ 明清的学校体制与唐朝大致相同,即中央 有国子监等学校,地方有府、州、县学。 ▪ 清朝的地方官学发展至1700余所,为了适 应外交需要,清朝还设立了培养翻译人才 的“四译馆”、“俄罗斯学馆”等学习外 语的专科学校
清朝末年的官学变革 19世纪下半叶洋务运动时,清政府设立了 新型的外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 并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参照西方的学校 教育,两次颁布新学制,对各类学校的入 学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年限 等作出规定,改变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以儒 学为尊的教育局面。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清朝末年的官学变革 ▪ 19世纪下半叶洋务运动时,清政府设立了 新型的外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 并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 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参照西方的学校 教育,两次颁布新学制,对各类学校的入 学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年限 等作出规定,改变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以儒 学为尊的教育局面。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