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洋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月考试卷 语文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何海中)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这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 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相信你一定比雄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 更快! 第Ⅰ卷(共70分)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 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肿胀( zhang)叮嘱(zhu)骊歌(11)花圃(pi) B、沼泽(zhao)骇人(hai)木屐(j)重荷(he) C、瞬息(shun)伫立(zhu)萋萋(q)诱人(you) D、迸出(beng)深邃(sui)喧嚣(xiao)磐石(pa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 C、锋芒毕露家喻户晓一如即往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稀少) 攒成的小球(凑在一块儿) B.确凿(确实)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学者) C.拗(用力弯曲) 扑朔迷离(眯着眼) 鉴赏(鉴定和欣赏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不法商贩东山再起。 ⅰB、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 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 1C、2013年3月1日,制造骇人听闻的湄公河惨案的糯康等四名要犯在昆明被执
1 学 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封 密 广州南洋英文学校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月考试卷 语文 (满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命题人:何海中)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这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 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 更快! 第Ⅰ卷(共 70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 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 B、沼.泽(zhāo) 骇.人(hài ) 木屐.(jī) 重荷.(hé) C、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 D、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 举目无亲 狂风呼号 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亦复如是 C、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一如即往 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稀少) 攒.成的小球(凑在一块儿) B.确凿..(确实)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学者) C. 拗(用力弯曲) 扑朔..迷离(眯着眼) D.鉴赏..(鉴定和欣赏)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不法商贩东山再起。 B、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 ....中 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 C、2013 年 3 月 1 日,制造骇人听闻 ....的湄公河惨案的糯康等四名要犯在昆明被执
行死刑,13名遇害船员终于可以瞑目了。 D、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还有长篇小说《母亲》等。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 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 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又 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6.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勿勿奔赴在民族求亡大道的时候,有一个人无动于衷, 他是瞎子阿炳。他无动于衷是因为他双目失明,不过是一流落街头的民间艺 人,。不能上战场不能在乐谱上作一些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 事”,他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更加敏锐的 耳朵,还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他把古老乡村民 间里的听觉化作了近代晚期中国历史上最美丽凄凉的《二泉映月》。 A.还、又、又、尽管、因此 B.而且、既、又、但、所以 C.并且、又、又、但于、是 D.还、既、又、尽管、因此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学校现在十分重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8.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地颤 动而响出一串乐音 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
2 行死刑,13 名遇害船员终于可以瞑目了。 D、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还有长篇小说《母亲》等。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 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 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又 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6.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勿勿奔赴在民族求亡大道的时候,有一个人无动于衷, 他是瞎子阿炳。他无动于衷是因为他双目失明,___不过是一流落街头的民间艺 人,___不能上战场___不能在乐谱上作一些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 事”,___他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更加敏锐的 耳朵,还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___他把古老乡村民 间里的听觉化作了近代晚期中国历史上最美丽凄凉的《二泉映月》。 A.还、又、又、尽管、因此 B.而且、既、又、但、所以 C.并且、又、又、但于、是 D.还、既、又、尽管、因此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学校现在十分重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8.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地颤 动而响出一串乐音。 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
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 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 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 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 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 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岀清秋与寒冬的舂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 的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奏出的 美妙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 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 活跃的重要性。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二、填空(共10分) 9.古诗文默写(6分)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 和亲人的语句是 10名著阅读《童年》(4分) 《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三 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 》。《童年》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作品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通过“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对黄河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呢 1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3 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 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 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 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 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 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清秋与寒冬的春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 的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奏出的 美妙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 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 活跃的重要性。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二、填空(共 10 分) 9.古诗文默写(6 分) (1)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 (4)《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 和亲人的语句是 , 。 10.名著阅读《童年》(4 分) 《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 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 》。《童年》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作品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三、综合性学习(10 分) 通过“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对黄河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呢? 1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水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12.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2分) (1)俗语(或谚语) (2)古诗: 13.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 们保护母亲河。(2分) 公益广告语: 14.黄河面临严峻的水污染问题,进来京城的雾霾天气是我们面临的空气污染问 题,作为中学生的你们怎样宣传环保并身体力行的保护你们身边的环境呢?至少 说出两方面你的具体做法。4分 四、文言文阅读《口技》,完成(15-18)小题。(10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 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 声,声 声 声,一时齐发,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5.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 16.选文第1段交代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7.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2分)
4 黄河水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12.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2 分) (1)俗语(或谚语): (2)古诗: 13.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 们保护母亲河。(2 分) 公益广告语: 14.黄河面临严峻的水污染问题,进来京城的雾霾天气是我们面临的空气污染问 题,作为中学生的你们怎样宣传环保并身体力行的保护你们身边的环境呢?至少 说出两方面你的具体做法。4 分 四、文言文 阅读《口技》,完成(15—18)小题。(10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 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________ 声,________声,________声,________声,________声,一时齐发,_______。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5.用原文词语填空。(3 分) 16.选文第 1 段交代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 1 段中用 4 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 作者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 来体现的。(每空只填一个词)(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张枫霞的《父亲》,完成第19-23题。(共16分) 父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 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 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 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 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 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 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 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眼说:“这是 卖的,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 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动 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 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 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 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 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 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千粮和桃子,当然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 来体现的。(每空只填一个词)(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阅读张枫霞的《父亲》,完成第 19—23 题。(共 16 分) 父亲 ①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 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心里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 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 爱 ”。 ②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 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 ,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 父亲脸上刀刻似 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 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 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 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 , 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 , 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 过两座山 , 骄阳更加炽烈 , 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 起两个桃子 , 还不及放到嘴里 , 便被父亲劈手夺去 , 他瞪我一眼 说 : “这是 卖的 , 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 , 在衣服上蹭了 蹭递给我 : “ 这不一样吃吗 ?” 停了停又说 :“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 , 动一动 就得花钱 , 饭可以吃差点 , 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 , 家里也不指望 你干活 ,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 接着他自个笑了 :“ 没想到俺妮子还 挺聪明 , 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 兴许能挣几个 钱 , 你要有本事啊 ,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 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 , 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 , 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 找他 ,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 , 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 , 翻山越岭 , 还得走二十 里地啊 ! ⑥三年高中 , 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