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共探讨?
问题共探讨?
课文解读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课文解读
第一层(2)第二层(3~5)第三层(6~12) 第二部分 正面解释 反面论证传统的中‖正反两方面分析 分“格物致知”国教育并不重视真‖实验精神在科学 的含义。 正的“格物”和上的重要性。 “致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一层(2) 第二层(3~5) 第三层(6~12) 正反两方面分析 实验精神在科学 上的重要性。 正面解释 “格物致知” 的含义。 反面论证传统的中 国教育并不重视真 正的“格物”和 “致知”。 第 二 部 分
第一层(2):正面解释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 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 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 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 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一层(2):正面解释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 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 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 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 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