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四辊机系受力分析与轧制力矩在辊系受力分析中,四辊轧机的受力分析与轧制力矩的确定是重点。四辊轮机的驱动形式有两种:工作辊驱动或支撑辊驱动。现以工作辑驱动为例,讨论轮辊的受力。如图5所示,图中未考虑工作辑和支撑辊的偏移,连轧时,为保证轧制的稳定性,应考虑这一偏移量;一般可逆式轧制时不必考虑之。本例为简便未予考虑。1、支撑辊受力:它受有工作辊作用的力Po,①作用点:接触点处。②方向的确定:根据轧辊轴承处的受力分析可知,支反力由摩擦力T和正压力N构成,而P=N+T由力平衡:·P。=-P°,故其方向可定必沿摩擦园的切向。注意:为何P不垂直?·因若垂直,则Po也必垂直,此时支撑辊的力矩不平衡,即P.的作用线为y轴,无力矩。支撑辊受力分析要点:1、来自工作辊的力Po:①作用点:两个辊的接触处;②作用方向:从如下三方面判断之:I:P不可能通过支撑的轴心O点,·这是因P将产生力矩使支撑辊发生转动,可知P不垂直,那么它往何方向偏斜?IIP达到偏斜方向将导致其对O.点力矩的方向,:即P对支撑辊的力矩应是顺时还是逆时?一一顺时,因工作辊为逆时。这必然向82
82 7.1.3 四辊轧机辊系受力分析与轧制力矩 在辊系受力分析中,四辊轧机的受力分析与轧制力矩的确定是重 点。四辊轧机的驱动形式有两种:工作辊驱动或支撑辊驱动。现以工 作辊驱动为例,讨论轧辊的受力。如图5所示,图中未考虑工作辊和 支撑辊的偏移,连轧时,为保证轧制的稳定性,应考虑这一偏移量; 一般可逆式轧制时不必考虑之。本例为简便未予考虑。 1、支撑辊受力: 它受有工作辊作用的力 P0, ①作用点:接触点处。 ②方向的确定: 根据轧辊轴承处的受力分析可知,支反力由摩擦力T和正压力N 构成,而 P0 = N + T 由力平衡:• P0 = −P0 ,故其方向可定——必沿摩擦园的切向。 注意:为何 P 0 不垂直?• 因若垂直,则 P0 也必垂直,此时支撑辊 的力矩不平衡,即 P0 的作用线为y轴,无力矩。 支撑辊受力分析要点: 1、来自工作辊的力 P0 : ①作用点:两个辊的接触处; ②作用方向: 从如下三方面判断之: Ⅰ. P0 不可能通过支撑辊的轴心 O1 点,• 这是因 P0 将产生力矩使 支撑辊发生转动,可知 P0 不垂直,那么它往何方向偏斜? Ⅱ. P0 达到偏斜方向将导致其对 O1 点力矩的方向,• 即 P0 对支撑 辊的力矩应是顺时还是逆时?——顺时,因工作辊为逆时。这必然向
入口方向偏斜(如图)。III.如何确定其作用方向?利用辊颈轴承处的支反力来分析,·可知必有一个力P"与P.相平衡,则P.的方向可定一沿摩擦圆的切线方向。③.上支撑辊摩擦圆半径pi的确定:对O点取力矩平衡:ZMo.=0,有(*)Pr-Po= Tr= f -N-ri其中, P= P=/?+f?2= N./1+ f2Po..N:/1+ f?注意,这里的f是机械摩擦系数。则(*)式为:Pi- Po = f-N.r1Po(: f2 <<1).=f-n.fnP/1+ f2: Pi=fri=fd,/2其中,d,为辊颈直径。2、工作辊受力:①支撑辊给工作辊的力Po,前已分析;②轧制力P:因无张力,故垂直向上。图6.工作辊轴承支反力③工作辊轴承座处的支反力X由力的平衡分析可知,P.的垂直分量与轧制力相平衡(垂直方向),那么P的水平分力与谁平衡呢?如图6所示,X=N+T,即X与P.的水平分力相平衡;X的作用方向若不水平,则它必有垂直方向的分力,那么垂直方向将不能够保持力的平衡。由以上分析可知,驱动一支工作辊所需的外力矩需克服如下三种力矩:1、轧制力矩:Pa;2、使被动的支撑辊转动所需的摩擦力矩:Poαo;83
83 入口方向偏斜(如图)。 Ⅲ. 如何确定其作用方向? 利用辊颈轴承处的支反力来分析,• 可知必有一个力 P 0 与 P0 相平 衡,则 P0 的方向可定——沿摩擦圆的切线方向。 ③. 上支撑辊摩擦圆半径 1 的确定: 对 O1 点取力矩平衡: M01 = 0 ,有 1 0 1 1 0 0 2 2 2 2 0 2 1 1 = = = = + = + = + P T r f N r P P N f N N f N P f (*) 其中, 注意,这里的f是机械摩擦系数。则(*)式为: 1 0 1 1 0 2 1 0 2 1 1 = = + P f N r f r P f f r P ( f ) = = 1 1 1 f r f d 2 其中, d1 为辊颈直径。 2、工作辊受力: ①支撑辊给工作辊的力 P0 ,前已分析; ②轧制力P:因无张力,故垂直向上。 ③工作辊轴承座处的支反力X 由力的平衡分析可知, P0 的垂直分量与轧制力相平衡(垂直方 向),那么 P0 的水平分力与谁平衡呢?如图6所示, X = N + T ,即X 与 P0 的水平分力相平衡;X的作用方向若不水平,则它必有垂直方向 的分力,那么垂直方向将不能够保持力的平衡。 由以上分析可知,驱动一支工作辊所需的外力矩需克服如下三种 力矩: 1、轧制力矩:Pa; 2、使被动的支撑辊转动所需的摩擦力矩: P0 a0 ; x 图6. 工作辊轴承支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