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诉讼法的共有原则 (一)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二)对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四)两审终审制 (五)审判公开 (六)合议制 (七)回避制度 (八)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九)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十)依法辩论 (十—)实行陪审制度
二、诉讼法的共有原则 ▪ (一)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二)对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四)两审终审制 ▪ (五)审判公开 ▪ (六)合议制 ▪ (七)回避制度 ▪ (八)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 (九)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 (十)依法辩论 ▪ (十一)实行陪审制度
三、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人民法院依法调解 2、当事人有权处分民事权利 3、支持受侵害的单位或个人起诉 (二)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2、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不适用调解 3、提倡先行复议和原告享有选择权 (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2、被告人有权获得辫护 3、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追究 4、未经依法判决不得定罪
三、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 1、人民法院依法调解 ▪ 2、当事人有权处分民事权利 ▪ 3、支持受侵害的单位或个人起诉 ▪ (二)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 2、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不适用调解 ▪ 3、提倡先行复议和原告享有选择权 ▪ (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 2、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 3、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追究 ▪ 4、未经依法判决不得定罪
第二节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 诉讼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一)诉讼主体范围 诉讼主体包括国家主体和诉讼参与人主体 (二)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 1、国家主体的职权和义务 2、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
第二节 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 ▪ 一、诉讼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 (一)诉讼主体范围 ▪ 诉讼主体包括国家主体和诉讼参与人主体 ▪ (二)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 ▪ 1、国家主体的职权和义务 ▪ 2、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
二、诉讼证据的提供和使用 一)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在诉讼中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它有三个基 本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二)诉讼证据的种类 大诉讼共有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 录;视听资料。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共有的:当事人的陈述 行政诉讼特有的:现场笔录。 刑事诉讼特有的: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三)诉讼证据的提供与收集 1、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刑事诉讼:公安 机关、检察机关和自诉人应当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被告人应如实陈述, 但不承担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责任 2.证据的收集 司法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采取有效方法,广泛收集证据, 是诉讼活动的主要内容。 (四)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分为两类:一类是诉后证据保全,另一类是诉前证据保全
二、诉讼证据的提供和使用 (一)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在诉讼中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它有三个基 本特征:客观性、关联性 、合法性。 (二)诉讼证据的种类 三大诉讼共有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 录;视听资料。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共有的:当事人的陈述。 行政诉讼特有的:现场笔录。 刑事诉讼特有的: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三)诉讼证据的提供与收集 1、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刑事诉讼:公安 机关、检察机关和自诉人应当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被告人应如实陈述, 但不承担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责任。 2.证据的收集 司法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采取有效方法,广泛收集证据, 是诉讼活动的主要内容。 (四)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分为两类:一类是诉后证据保全,另一类是诉前证据保全
三、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及其适用 (一)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及种类 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2、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 (二)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 拘传 2、训诫 3、罚款 4、拘留 5、责令退出法庭 6、责令具结悔过
三、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及其适用 ▪ (一)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及种类 ▪ 1、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 2、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 ▪ (二)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 ▪ 1、拘传 ▪ 2、训诫 ▪ 3、罚款 ▪ 4、拘留 ▪ 5、责令退出法庭 ▪ 6、责令具结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