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惮:畏惧 B.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亡:死亡 C.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下:攻下 D.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属:归附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的“以”字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B.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7.对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用“/”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今暴得大名坏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A.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 B.今暴/得多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 名也 C.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 也 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 名也 8.文中第二、三段主要讲的什么事,各以一句话概括出来?(4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2)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译 (3)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A.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惮:畏惧 B.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亡:死亡 C.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下:攻下 D.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属:归附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的“以”字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 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B.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7.对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用“/”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 ) 今暴得大名坏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A.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 也 B.今暴/得多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 名也 c.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 也 D.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 名也 8.文中第二、三段主要讲的什么事,各以一句话概括出来?(4 分) 答: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句 3 分) (1)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文: (2) 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译 文: (3)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译 文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 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 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2) ,生长明妃尚有 村 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五首·其三》) (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拟行路难》) 、文言文阅读 5.B(亡,“逃亡”。)
译 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 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 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2) ,生长明妃尚有 村。 ,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五首·其三》) (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拟行路难》) 二、文言文阅读 5.B(亡,“逃亡”。)
6.C(原句中的“以”作动词,“率领”的意思,C项相同。A项,“以”字作介 词,“把”的意思,B项,“以”作介词,“拿”或“用”的意思。D项,“以 作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且”。) 7.D(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 名也。) 8、第二段:项梁、项羽斩会稽郡守,举兵反秦,收下县,得精兵八千 第三段:召平、陈婴等率兵归附项梁,项军扩充至六七万人。 9、译文 (1)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便可控制别人,行动落后就会被别人控制。(译出 先”“后”及被动句式各1分) (2)陈婴推辞说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结果被强行拥立为首领,县中随从起义的 有二万人。(译出“谢”“不能”“句意”各1分) (3)我们依附着名门望族,秦国一定会灭亡。(译出“倚”“名族”、句意各 1分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0、【参考答案】 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 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 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 怀念之苦。(2分,意思对即可)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 却再也无法挽回,(1分)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 现了亡妻之痛。(2分) 11、(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群山万壑赴荆 门 去紫台连朔漠 (3)安能行叹复坐愁 二、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 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 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 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 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 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 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岀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 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 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 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 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 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 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 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6.C(原句中的“以”作动词,“率领”的意思,C 项相同。A 项,“以”字作介 词,“把”的意思,B 项,“以”作介词,“拿”或“用”的意思。D 项,“以” 作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且”。) 7.D(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 名也。) 8、第二段:项梁、项羽斩会稽郡守,举兵反秦,收下县,得精兵八千。 第三段:召平、陈婴等率兵归附项梁,项军扩充至六七万人。 9、译文: (1)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便可控制别人,行动落后就会被别人控制。(译出 “先”“后”及被动句式各 1 分) (2) 陈婴推辞说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结果被强行拥立为首领,县中随从起义的 有二万人。(译出“谢”“不能”“句意”各 1 分) (3)我们依附着名门望族,秦国一定会灭亡。(译出“倚”“名族”、句意各 1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0、【参考答案】 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 分)既有直接描写, 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 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 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 怀念之苦。(2 分,意思对即可)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 却再也无法挽回,(1 分)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 现了亡妻之痛。(2 分) 11、(1)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2)群山万壑赴荆 门 一去紫台连朔漠 (3)安能行叹复坐愁 二、文言文阅读(21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9 分)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①甲周旋,蹈刃 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 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 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②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 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 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 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 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 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 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 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 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 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 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杈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栖爵内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①擐:huan,穿。②擿:t,挑出,揭发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孝廉,辟公府 辟:征召 B.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宾客 C.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 D.自春讫夏,冠乱尽平 讫:通“迄”,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士卒皆争为先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加偏将军,病卒于 C.因开城门,贼半入,乃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则无望民之多王邻国也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A.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B.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C.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D.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10.下列各句对原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盖治理石城县,对官吏要求严格,先礼后兵,言出必行,处罚有据,收到 奇效。 B.黄盖外表虽严肃刚毅,但他善于关心照顾士兵,因此每次征战,士兵都奋勇 争先。 C.武陵蛮夷叛乱时,黄盖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巧用妙计而取胜,体现了他有勇 有谋。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周瑜采取火攻,并利用苦肉计,结果火烧赤壁,大败 曹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3分) 译文 (2)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3分) 译文 (3)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3分) 译文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①擐:huàn,穿。②擿:tī,挑出,揭发。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察孝廉,辟公府 辟:征召 B. 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宾客 C. 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 D. 自春讫夏,冠乱尽平 讫:通“迄”,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士卒皆争为先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 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A.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B.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C.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D.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10.下列各句对原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盖治理石城县,对官吏要求严格,先礼后兵,言出必行,处罚有据,收到 奇效。 B. 黄盖外表虽严肃刚毅,但他善于关心照顾士兵,因此每次征战,士兵都奋勇 争先。 C. 武陵蛮夷叛乱时,黄盖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巧用妙计而取胜,体现了他有勇 有谋。 D.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周瑜采取火攻,并利用苦肉计,结果火烧赤壁,大败 曹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8分) 边上闻笳①(其二) 杜牧 海②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②海 瀚海,即戈壁沙漠。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3)诗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解说。(4分) 四.名句款写(8分) ,六宫粉黛无颜色。 2、酌酒以自宽, 3、出师未捷身先死, 4、出师一表真名世, 5、春江潮水连海平, 聊逍遥兮容与。 7、山寺钟鸣昼已昏 使我不得开心颜?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7.B 8.C 10.D 11.(1)孙坚在南部打败了山贼,在北部击退了董卓,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 (记分点:“南、北”“走”“拜”) (2)我这位县令没有什么才德,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凭文官(的才干)而著称。 (记分点:“德”“徒”“以武为官”“以文吏为称”) (3)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酒宴招待乘机拿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责问。(记 分点:“悉”“赐”“出事”) 三、诗歌鉴赏(8分)
三、诗歌鉴赏(8 分) 边上闻笳①(其二) 杜牧 海②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②海: 瀚海,即戈壁沙漠。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 分) (3)诗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解说。(4 分) 四.名句默写(8 分) 1、 ,六宫粉黛无颜色。 2、酌酒以自宽, 。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4、出师一表真名世, 。 5、春江潮水连海平, 。 6、 ,聊逍遥兮容与。 7、山寺钟鸣昼已昏, 。 8、 ,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7.B 8.C 9. C 10.D 11.(1)孙坚在南部打败了山贼,在北部击退了董卓,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 (记分点:“南、北”“走”“拜”) (2)我这位县令没有什么才德,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凭文官(的才干)而著称。 (记分点:“德”“徒”“以武为官”“以文吏为称”) (3)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酒宴招待,乘机拿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责问。(记 分点:“悉”“赐”“出事”) 三、诗歌鉴赏(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