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3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重合。5.2.2取源部件安装在扩大管上时,扩大管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3压力取源部件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被测物料流束稳定的5.3.1位置。5.3.2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5.3.3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5.3.4当检测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物料的压力时,在垂直和倾斜的设备和管道上,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宜顺物料流束成锐角安装。5.3.5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量气体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2测量液体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3测量蒸汽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5.4流量取源部件5.4.1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4.2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14-
5.4.3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直管段管子内表面应清洁,并应无凹坑和凸出物。5.4.4在节流件的上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D为管道内径)时,不应小于5D。2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在0.03D和0.13D之间时,不应小于20D。5.4.5在节流件的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不应小于管道内径的5倍。5.4.6节流装置在水乎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气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2测量液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3测量蒸汽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5.4.7孔板或喷嘴采用单独钻孔的角接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游侧取压孔轴线,分别与孔板或喷嘴上、下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等于取压孔直径的1/2。2,取压孔的直径宜为4mm~10mm,上、下游侧取压孔的直径应相等。3取压孔的轴线应与管道的轴线垂直相交。5.4.8孔板采用法兰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分别与上、下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当直径比大于0.60且直径小于150mm时,应为(25.400.50)mm;当直径比小于或等于0.60或直径比大于0.60且直径大于或等于:15:
150mm和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应为(25.40±1.00)mm。2取压孔的直径宜为6mm~12mm之间,上、下游侧取压孔的直径应相等。3取压孔的轴线,应与管道的轴线垂直相交。5.4.9孔板采用D和D/2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游侧取压孔的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等于D士0.10D;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当直径比小于或等于0.60时,应等于0.50D土0.02D;当直径比大于0.60时,应等于0.50D士0.01D。2取压孔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3上、下游侧取压孔的直径应相等。5.4.10采用均压环取压时,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且上、下游侧取压孔的数量应相等。5.4.11皮托管、文丘里式皮托管和均速管等流量检测元件的取源部件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5.5物位取源部件5.5.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检测元件不应受物料冲击的部位。5.5.2内浮简液位计和浮球液位计采用导向管或其他导向装置时,导向管或导向装置应垂直安装,导向管内液流应畅通。5.5.3双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2应垂直安装,中心点应与正常液位相重合。5.5.4单室平衡容器宜垂直安装,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5.5补偿式平衡容器安装固定时,应设置防正因被测容器的热膨胀而被损坏的措施。5.5.6安装浮球式液位仪表的法兰短管应使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16
5.5.7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筒应垂直安装,筒体零水位电极的中轴线与被测容器正常工作时的零水位线应处于同一高度。5.5.8静压液位计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远离液体进、出口。5.5.9重锤料位计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在容器中心与侧壁之间,并应垂直安装。5.5.10雷达、超声波、射频导纳物位计的取源部件位置应使检测元件与被测对象区域内无遮挡物,并应远离物料进、出口。5.6分析取源部件5.6.1分析取源部件应安装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的位置。取样点的周围不应有层流、涡流、空气渗入、死角、物料堵塞或非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5.6.2在水平或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分析取源部件时,安装方位应符合本规范第5.3.5条的规定。5.6.3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5.7质量验收5.7.1取源部件安装一般规定质量验收应符合表5.7.1的规定。表5.7.1取源部件安装一般规定质量验收检验序号检验方法检验内容项目检查合取源部件的结构尺寸、材质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格证、质量1件的规定证明书,核主控对设计文件项目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工作,应检查施符合本规范第5.1.3条的规定工记录.17*
续表5.7.1检验检验方法检验内容序号项目检查压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随同设备和實道进行压力力试验记录试验一般在砌体和混凝土浇筑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埋人深项目观察检查度、露出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安装孔周围应用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填充密实、过堵严密5.7.2在管道上安装温度取源部件,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检验项目:主控项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压力取源部件质量验收应符合表5.7.3的规定。5.7.3表5.7.3压力取源部件质量验收检验检验方法检验内容序号项目观察检查,核对设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在介质流束稳定的位置计文件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间一管段上时,应安观察检查2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在安装主控同时观察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趣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3项目检查当检测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物料的压力时,取源部件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观察检查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的5方位应符合本规范第5.3.5条的规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