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 n公元前770--476-—221 史官制度的打破私人著作的兴起 三代:史官(作册)兼卜、巫、祀(宗教祭祀官) 通人神之间的法术参与军政、司法、外事 春秋:地位下降仅限于拿管历法,记载大事、整理 典籍。后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太师挚适齐,正饭干适楚,三饭獠适蔡,四饭缺适 秦 士人著书立说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 公元前770--476--221 史官制度的打破 私人著作的兴起 三代:史官(作册)兼卜、巫、祀(宗教祭祀官) 通人神之间的法术参与军政、司法、外事 春秋:地位下降仅限于掌管历法,记载大事、整理 典籍。后期: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 秦 ” 士人著书立说
1、图书的编纂、考辨、校勘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然 后春秋作诗亡” 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 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韩非质疑:“孔子墨子俱道尧舜”无据 有史记载最早的校雠家一宋大夫正考父: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回“晋师 三豕过何”子夏曰“非也,是己亥耳
1、图书的编纂、考辨、校勘 《孟子 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然 后春秋作诗亡” 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 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韩非质疑:“孔子墨子俱道尧舜”无据 有史记载最早的校雠家-宋大夫正考父: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 三豕过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耳
2、孔子的编辑活动 1、编辑特点:“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有明确的编辑意图: “克已复礼,天下归仁”,“隐寓褒贬,为教学” 3、编辑方法:多闻阙疑;无征不信;排除虚妄 子不语怪、力、乱、神 “星雨,不及地尺而复”改成“星陨如雨
2、孔子的编辑活动 1、编辑特点:“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有明确的编辑意图: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隐寓褒贬,为教学” 3、编辑方法:多闻阙疑;无征不信;排除虚妄 “子不语怪、力、乱、神” “星雨,不及地尺而复”改成“星陨如雨
菌像教行子孔師无 孔子行教图拓片
孔子行教图拓片
三、竹帛并行与简牍制度 定义 时代 在出版史上的地位 发现 版本学的意义 内容 ■简牍的研究整理 形 简牍学的问题与趋势
三、竹帛并行与简牍制度 定 义 时 代 发 现 内 容 形 制 在出版史上的地位 版本学的意义 简牍的研究整理 简牍学的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