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中国图书出版 主讲教师:肖东发
主讲教师:肖东发 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第七讲宋代文化与出版史 杨虎 文化特征与出版政策 二、图书编校机构与重要的编校活动 ◆三、三大刻书系统 宋版书述评 ◆五、印本时代的手抄本现象分析
第七讲 宋代文化与出版史 ——杨虎 ◆ 一 、文化特征与出版政策 ◆ 二、图书编校机构与重要的编校活动 ◆ 三、三大刻书系统 ◆ 四、宋版书述评 ◆五、印本时代的手抄本现象分析
文化特征与出版政策 1、基本的文化特征:重文轻武。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分治 大藩,纵其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宋太祖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出强 寇,凯歌劳旋,献捷太庙,其荣无以加。 尹洙 凡今之将,问之以孙、吴,则不知为何人;叩 之《孙》、《吴》二书,则不知为何书。如此 者十人而九。 蔡戡
一、文化特征与出版政策 1、基本的文化特征:重文轻武。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分治 大藩,纵其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宋太祖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出强 寇,凯歌劳旋,献捷太庙,其荣无以加。 ——尹洙 凡今之将,问之以孙、吴,则不知为何人;叩 之《孙》、《吴》二书,则不知为何书。如此 者十人而九。 ——蔡戡
2、宋代文化在中文化史上的地篮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后渐裹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 有宗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持昌。上承 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 宋儒之学,囊括无遗 上下千古,求其 学者,派别孔多。而无不讲求修身为人之道者 殆无过于赵宋一朝。故谓有宋为中国学术最盛之 时代。 -柳诒徵
2、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 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 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 宋儒之学,囊括无遗。……上下千古,求其 学者,派别孔多。而无不讲求修身为人之道者, 殆无过于赵宋一朝。故谓有宋为中国学术最盛之 时代。 —柳诒徵
1)文化政策:最为开明,文人士大夫地位最高 2)文:宋诗、宋词与唐诗并驾齐驱。唐宋八大家 中宋人占六位,散文成就可以追步秦汉散文。宋 代传奇、评话亦发达异常 3)史:“中国史学,今古罕匹。中国史学莫盛于 宋 4)哲:蜀(苏轼兄弟)、洛(程、朱熹)、朔 (司马光)三派学术重地。出现了朱熹、张载等 哲学上的大师。 5)书画:宋四家、赵佶。花鸟画、写意画的成 熟。 6)发明: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出现或成熟于 宋代
1)文化政策:最为开明,文人士大夫地位最高。 2)文:宋诗、宋词与唐诗并驾齐驱。唐宋八大家 中宋人占六位,散文成就可以追步秦汉散文。宋 代传奇、评话亦发达异常。 3)史: “中国史学,今古罕匹。”“中国史学莫盛于 宋。 ” 4)哲:蜀(苏轼兄弟)、洛(二程、朱熹)、朔 (司马光)三派学术重地。出现了朱熹、张载等 哲学上的大师。 5)书画:宋四家、赵佶。花鸟画、写意画的成 熟。 6)发明: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出现或成熟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