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作为压力(差压)变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式压力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压力(或差压)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 化,再通过测量电路的检测和放大,输出4~20mA的直流电信 号。图14.3-6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将左右对称的 不锈钢底座的外侧加工成环状波纹沟槽,并焊上波纹隔离膜 片,基座内侧有玻璃层,基座和玻璃层中央有孔道相通。玻 璃层内表面磨成凹球面,球面上镀有金属膜,此金属膜有导 线通往外部,构成电极的左右极板。在两个固定的极板之间 是弹性材料制成的测量膜片,作为电容的中央动极板。在测 量膜片两侧的空腔中充满硅油。 当被测压力B、P分别加于左右两侧的隔离膜片时,通 过硅油将差压传递到测量膜片上,使其向压力小的一侧弯曲, 图14,36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原理图 引起中央动极板与两端固定电极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而两1-隔离膜片;2,7—固定电极; 电容的电容量一个增大,一个减小而不再相等。电容的变化3-硅油;4-测量膜片;5玻璃层 量通过引线传至测量电路,通过测量电路的检测与放大,输 6一底座;8—引线 出一个4~20mA的直流信号。 电容式压力(差压)传感器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测量膜片。当差压过大并超过允许测 量范围时,测量膜片将平滑地贴靠在玻璃凹球面上,因而不易损坏,过载后的恢复特性很好, 大大提高了过载承受能力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过载能力强、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 轻,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四、压力表的选型 压力表的选用应根据工艺生产过程对压力测量的要求,结合其它各方面的情况加以全面 的考虑和具体的分析,以保证仪表正常工作及安全生产。选用压力表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 (1)仪表类型的选用 仪表类型的选用必须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例如是否需要远传、自动记录或报警;被测介 质的物理化学性能(诸如腐蚀性、温度高低、粘度大小、脏污程度、易燃易爆性能等)是否对 测量仪表提出特殊要求:现场环境条件(诸如高温、电磁场、振动及现场安装条件等)对仪 表类型是否有特殊要求等等 例如普通压力表的弹簧管多采用铜合金,高压的也有采用碳钢的,而氨用压力表弹簧管 的材料都采用碳钢,不允许采用铜合金,以避免氨气腐蚀铜而损坏压力表 (2)仪表测量范围的确定 仪表的测量范围是指该仪表可按规定的精度对被测参数进行测量的范围,它是根据操 作中需要测量的参数的大小来确定的 在测量压力时,为了延长仪表使用寿命,避免弹性元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压力计的 上限值应该高于工艺生产中可能的最大压力值。根据“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在测量稳 定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2/3;测量脉动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 超过测量上限值的1/2;测量高压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3/5
16 ②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作为压力(差压)变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式压力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压力(或差压)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 化,再通过测量电路的检测和放大,输出 4~20mA 的直流电信 号。图 14.3-6 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将左右对称的 不锈钢底座的外侧加工成环状波纹沟槽,并焊上波纹隔离膜 片,基座内侧有玻璃层,基座和玻璃层中央有孔道相通。玻 璃层内表面磨成凹球面,球面上镀有金属膜,此金属膜有导 线通往外部,构成电极的左右极板。在两个固定的极板之间 是弹性材料制成的测量膜片,作为电容的中央动极板。在测 量膜片两侧的空腔中充满硅油。 当被测压力 P1、P2分别加于左右两侧的隔离膜片时,通 过硅油将差压传递到测量膜片上,使其向压力小的一侧弯曲, 引起中央动极板与两端固定电极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而两 电容的电容量一个增大,一个减小而不再相等。电容的变化 量通过引线传至测量电路,通过测量电路的检测与放大,输 出一个 4~20mA 的直流信号。 电容式压力(差压)传感器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测量膜片。当差压过大并超过允许测 量范围时,测量膜片将平滑地贴靠在玻璃凹球面上,因而不易损坏,过载后的恢复特性很好, 大大提高了过载承受能力。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过载能力强、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 轻,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四、 压力表的选型 压力表的选用应根据工艺生产过程对压力测量的要求,结合其它各方面的情况加以全面 的考虑和具体的分析,以保证仪表正常工作及安全生产。选用压力表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 ⑴ 仪表类型的选用 仪表类型的选用必须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例如是否需要远传、自动记录或报警;被测介 质的物理化学性能(诸如腐蚀性、温度高低、粘度大小、脏污程度、易燃易爆性能等)是否对 测量仪表提出特殊要求;现场环境条件(诸如高温、电磁场、振动及现场安装条件等)对仪 表类型是否有特殊要求等等。 例如普通压力表的弹簧管多采用铜合金,高压的也有采用碳钢的,而氨用压力表弹簧管 的材料都采用碳钢,不允许采用铜合金,以避免氨气腐蚀铜而损坏压力表。 ⑵ 仪表测量范围的确定 仪表的测量范围是指该仪表可按规定的精度对被测参数进行测量的范围,它是根据操 作中需要测量的参数的大小来确定的。 在测量压力时,为了延长仪表使用寿命,避免弹性元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压力计的 上限值应该高于工艺生产中可能的最大压力值。根据“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在测量稳 定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 2/3;测量脉动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 超过测量上限值的 1/2;测量高压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 3/5
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所测压力的最小值应不低于仪表量程的1/3 (3)仪表精度的选取 仪表精度是根据工艺生产上所允许的最大测量误差来确定的。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 下,应尽量选用精度较低、价廉耐用的仪表 【例14.3-3】某台往复式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范围为25~28MPa,测量误差不得大于MPa 工艺上要求就地观察,并能高低限报警,试正确选用一台压力表,指出型号、精度与测量范 解:由于往复式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脉动较大,应选仪表的上限值为 P1=Pma×2=28×2=56MF 根据就地观察及能进行高低限报警的要求,查阅工业压力表手册,可选用YX-150型电 接点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60MPa 由于一>一,故被测压力的最小值不低于满量程的1/3,在允许范围内 根据测量误差的要求,可算得允许误差为 100%=167% 故精度等级为1.5级的仪表完全可以满足误差要求。因此可以确定应选的压力表为 X-150型电接点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60MPa,精度等级为1.5级。 143.3常用温度仪表 温度测量仪表的种类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各种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普遍而重要的操作 参数。温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借助于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 性质随冷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的特性来加以间接测量。按检测温度时测温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 接触,可把温度测量仪表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表14.3-1按测量方式列出各种温 度仪表。 表14.3-1常用温度计的种类及优缺点 测温方式温度计种类测温范围iC 优 缺点 玻璃液体-50~6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价 上限和精度受玻璃质量的限 格低靡 不能记录远 式双金属-80~600結构紧牢固可靠 精度低,量程和使用范围有限 结构简单,耐震防爆能记录报警,精度低测温距离短滞后大 20-350价格低廉 0~250 测温范围广度高便于远距离、需冷端温度补偿在低温段测量精 电铬-硅 100多点集中测量和自动控制 度较低 偶镇铬考铜 200~600测量糖度高便于远距离多点集不能测高温须注意环境温度的影 50~150中测量和自动控制 测温时,不破坏被测温度场 低祖段测量不准,环境条件会影响 测温准确度 式比色式 900~1700 红「光电探测0-350测温范大,适于测温度分布,不破易受外界千扰标定图难 坏被测温度场,响应快 线热电探测200-2000
17 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所测压力的最小值应不低于仪表量程的 1/3。 ⑶ 仪表精度的选取 仪表精度是根据工艺生产上所允许的最大测量误差来确定的。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 下,应尽量选用精度较低、价廉耐用的仪表。 【例 14.3-3】某台往复式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范围为 25~28MPa,测量误差不得大于 1MPa。 工艺上要求就地观察,并能高低限报警,试正确选用一台压力表,指出型号、精度与测量范 围。 解:由于往复式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脉动较大,应选仪表的上限值为 p p 2 28 2 56MPa 1 max 根据就地观察及能进行高低限报警的要求,查阅工业压力表手册,可选用 YX-150 型电 接点压力表,测量范围为 0~60MPa。 由于 3 1 60 25 ,故被测压力的最小值不低于满量程的 1/3,在允许范围内。 根据测量误差的要求,可算得允许误差为 100% 1.67% 60 1 故精度等级为 1.5 级的仪表完全可以满足误差要求。因此可以确定应选的压力表为 YX-150 型电接点压力表,测量范围为 0~60MPa,精度等级为 1.5 级。 14.3.3 常用温度仪表 一、温度测量仪表的种类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各种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普遍而重要的操作 参数。温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借助于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 性质随冷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的特性来加以间接测量。按检测温度时测温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 接触,可把温度测量仪表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表 14.3-1 按测量方式列出各种温 度仪表
由于工业上常用的温度测量仪表主要是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因此重点了解这 两种温度测量仪表。 热电偶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是以热电效应为基础的测温仪表 热电偶是由热电偶(感温元件)、测量仪表(动圈仪 表或电子电位差计)及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 (补偿导线及铜导线)等三部分组成(看图14.3-7) 热电偶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焊接而成 焊接的一端插入被测介质,感受被测温度,称为热电 图14.3-7热电偶温度计的组成 1—热电偶;2—导线;3-测量仪表 偶的工作端(或热端、测量端);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称为自由端(或冷端、参比端)。导体A、B称为热电极。 (1)热电现象及测温原理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导线的 两端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 路,并使其两端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 下(看图14.3-8),设tt,则在该 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该电势 可通过在回路中串接一只直流毫伏 计测得。这种现象就称为热电效应。 c) 热电效应是由于两种不同材料 图14.3-8热电现象 的金属A、B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在两种金属的交接面两侧相互扩散达到平衡状态时形 成了接触电势差ca(t)和ε(t)。接触电势差仅与金属的材料及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自由电子越活跃,扩散速度越快,接触电势越高。因此在回路中可得到热电势 E(t, to)= er(t) 当A、B材料固定后,热电势是接点温度t和t的函数之差。如果保持t不变,es(to) 为常数,则热电势E(t,t)就成为温度t的单值函数,这样就可以根据所测得的热电势来判 断测温点的温度的高低,这就是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2)第三种导线的接入 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必须要用连接导 线把远离测温点的热电势测量仪表与热电偶连 接起来,见图14.3-9。即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 了第三种导线C。由于第三种导线C的两个接A 入点处于同一温度t,所产生的接点热电势由 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因此第三种 导线的接入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的 大小。 图14.3-9热电偶测温系统连接图 (3)工业用热电偶 工业上对热电极材料要求较高,因此工业用热电偶只有有限的几种,它们分别用相应的 分度号来表示。所谓分度号是指表示各种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据表。表
18 由于工业上常用的温度测量仪表主要是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因此重点了解这 两种温度测量仪表。 二、 热电偶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是以热电效应为基础的测温仪表。 热电偶是由热电偶(感温元件)、测量仪表(动圈仪 表或电子电位差计)及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 (补偿导线及铜导线)等三部分组成(看图 14.3-7)。 ⒈ 热电偶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焊接而成 焊接的一端插入被测介质,感受被测温度,称为热电 偶的工作端(或热端、测量端);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称为自由端(或冷端、参比端)。导体 A、B 称为热电极。 ⑴ 热电现象及测温原理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导线的 两端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 路,并使其两端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 下(看图 14.3-8),设 t0<t,则在该 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该电势 可通过在回路中串接一只直流毫伏 计测得。这种现象就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由于两种不同材料 的金属 A、B 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在两种金属的交接面两侧相互扩散达到平衡状态时形 成了接触电势差 eAB(t0)和 eAB(t)。接触电势差仅与金属的材料及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自由电子越活跃,扩散速度越快,接触电势越高。因此在回路中可得到热电势 E(t,t0) = eAB(t) - eAB(t0) 当 A、B 材料固定后,热电势是接点温度 t 和 t0的函数之差。如果保持 t0不变,eAB(t0) 为常数,则热电势 EAB(t,t0)就成为温度 t 的单值函数,这样就可以根据所测得的热电势来判 断测温点的温度的高低,这就是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⑵ 第三种导线的接入 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必须要用连接导 线把远离测温点的热电势测量仪表与热电偶连 接起来,见图 14.3-9。即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 了第三种导线 C。由于第三种导线 C 的两个接 入点处于同一温度 t1,所产生的接点热电势由 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因此第三种 导线的接入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的 大小。 ⑶ 工业用热电偶 工业上对热电极材料要求较高,因此工业用热电偶只有有限的几种,它们分别用相应的 分度号来表示。所谓分度号是指表示各种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据表。表
14.3-2列出了工业用热电偶的名称、分度号及测温范围等数据 表14.3-2工业用热电偶 热电偶名称代号 分度号 热电极材料 测温范围/C 正热电极 负热电极 长期使用 短期使用 铂钝铂钝 铑y0合金 铂铑6合金 300~160 铂铑:0-铂 WRPSLB-3铂铑合金 纯铂 20~1300 镍镍硅 wRNK|EU2镰铬合金硅合金 镍铬铜镰 镍铬合金铜镍合金 40~800 铁铜镍 WRF 铁 镍合金 铜-铜镍 WRC ICK 铜镍合金 400~300 2.补偿导线 由热电偶测温原理可知,只有当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 值函数。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冷端离得很近,而且冷端又暴露在空间,易 受周围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冷端温度很难保持恒定。为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 般都是利用补偿导线使热电偶的冷端远离工作端,延伸到恒温处,以节省贵重的热电偶的电 极材料。如图14.3-10所示。 铜导线 所谓补偿导线,就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金 属材料制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0~100℃)与 补偿导线 所连接的热电偶具有相同的热电特性,其材料 又是廉价金属。 不同热电偶所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对于 1铝热电偶 测温毫伏计 镍铬一考铜等一类廉价金属制成的热电偶, 则可用其本身材料作补偿导线 图14.3-10补偿导线连接图 在使用补偿导线时,要注意与热电偶型号 相配,极性不能接错,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端所处的温度不能超过100℃。各种型号热电 偶所配用的补偿导线的材料列于表14.3-3。 表14.3-3常用热电偶的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 热电偶名称 工作端为100C,冷端为0C 材料 时的标准热电势/mV 颜色 铂铑1铂 铜镍 0.645±0.037 濂铬-镍硅(镍铝) 镍铬铜镍 钢镍 绿蓝棕白 6.317土0.170 铜-铜镍 铜镰 4.277±0.047 3.冷端温度补偿 采用补偿导线后,把热电偶的冷端从温度较高和不稳定的地方延伸到温度较低和比较稳 定的操作室内,但冷端温度还不是0℃。而工业上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 是在冷端温度为0℃的情况下得到的,与其配套使用的仪表也是根据这一关系曲线进行刻度 的。由于操作室的温度往往高于0℃,而且是不稳定的,这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必然偏 小,且测量值也随着冷端温度变化而变化。这样测量结果就会产生误差。因此,在应用热电 偶测温时,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θ℃,或者是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19 14.3-2 列出了工业用热电偶的名称、分度号及测温范围等数据。 ⒉ 补偿导线 由热电偶测温原理可知,只有当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 值函数。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冷端离得很近,而且冷端又暴露在空间,易 受周围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冷端温度很难保持恒定。为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一 般都是利用补偿导线使热电偶的冷端远离工作端,延伸到恒温处,以节省贵重的热电偶的电 极材料。如图 14.3-10 所示。 所谓补偿导线,就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金 属材料制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0~100℃)与 所连接的热电偶具有相同的热电特性,其材料 又是廉价金属。 不同热电偶所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对于 镍铬-考铜等一类廉价金属制成的热电偶, 则可用其本身材料作补偿导线。 在使用补偿导线时,要注意与热电偶型号 相配,极性不能接错,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端所处的温度不能超过 100℃。各种型号热电 偶所配用的补偿导线的材料列于表 14.3-3。 ⒊ 冷端温度补偿 采用补偿导线后,把热电偶的冷端从温度较高和不稳定的地方延伸到温度较低和比较稳 定的操作室内,但冷端温度还不是 0℃。而工业上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 是在冷端温度为 0℃的情况下得到的,与其配套使用的仪表也是根据这一关系曲线进行刻度 的。由于操作室的温度往往高于 0℃,而且是不稳定的,这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必然偏 小,且测量值也随着冷端温度变化而变化。这样测量结果就会产生误差。因此,在应用热电 偶测温时,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 0℃,或者是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这样做就称为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冷端温度保持为0℃法 钢导线 如图14.3-11所示,把热电偶的两个冷端分别 补偿导线 插入盛有绝缘油的试管中,然后放入装有冰水混合 测温毫伏计 物的容器中,这种方法多用于实验室中。 2)冷端温度修正法 冰水混合物 在实际生产中,冷端温度往往不是0℃,而是 某一温度t,这就引起测量误差,此时可采用冷端图14.3-1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为摄氏零度的方法 温度修正的方法。该方法是把测得的热电势E(t,t)加上热端为室温t,冷端温度为0℃时的 热电势E(t1,0),才能得到实际温度下的热电势E(t,0)。即 E(0)=E(,1)+E(t10) (3)校正仪表零点法 一般仪表未工作时指针应在零位上(机械零点)。若采用测温元件为热电偶时,可预先 将仪表指针调整到相当于室温的数值上以使测温指示值不偏低。该方法只能用在测温精度要 求不太高的场合。 (4)补偿电桥法 该方法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热电偶 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如图14.3-12 所示。不平衡电桥(又称补偿电桥或冷端温度补偿器) 由R、尼、R3(锰铜丝绕制)、R(铜丝绕制)和稳压电 源组成。在20℃时处于平衡状态,即l=0,电桥对仪 表的读数无影响。当周围温度高于20℃时,锰铜电阻的图14.312具有补偿电桥的热电偶测温电路 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铜电阻R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桥失去平衡,此时a点电位 增高,l也增大,并与因冷端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电势相叠加,一起送入测量仪表。如适当 选择桥臂电阻和电流的数值,可使电桥产生的不平衡电压l正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而 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仪表即可指示出正确的温度。 由于电桥是在20℃时平衡的,所以采用这种补偿电桥时,应把仪表的机械零位调到20℃ 处 5)补偿热电偶法 补偿导线接线盒 转换开关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省补 偿导线和投资费用,常用多支热 电偶配用一台测温仪表,其接线WD 如图14.3-13所示。转换开关用 来实现多点间歇测量;CD是补 偿热电偶,其热极材料可以与测 (a)接競图 (b)等效原理图 量热电偶相同,也可以是测量热 图14.3-13补偿热电偶的连接线路 电偶的补偿导线。设置补偿热电 偶是为了使多支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通常做法是将其工作端插入2~3m的地下或放 在其它恒温器中,使其温度恒定为to而它的冷端与多支热电偶的冷端都接在温度为t1的一
20 这样做就称为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⑴ 冷端温度保持为 0℃法 如图 14.3-11 所示,把热电偶的两个冷端分别 插入盛有绝缘油的试管中,然后放入装有冰水混合 物的容器中,这种方法多用于实验室中。 ⑵ 冷端温度修正法 在实际生产中,冷端温度往往不是 0℃,而是 某一温度 t1,这就引起测量误差,此时可采用冷端 温度修正的方法。该方法是把测得的热电势 E(t,t1)加上热端为室温 t1,冷端温度为 0℃时的 热电势 E(t1,0),才能得到实际温度下的热电势 E(t,0)。即 ,0 , ,0 1 1 E t E t t E t ⑶ 校正仪表零点法 一般仪表未工作时指针应在零位上(机械零点)。若采用测温元件为热电偶时,可预先 将仪表指针调整到相当于室温的数值上以使测温指示值不偏低。该方法只能用在测温精度要 求不太高的场合。 ⑷ 补偿电桥法 该方法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热电偶 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如图 14.3-12 所示。不平衡电桥(又称补偿电桥或冷端温度补偿器) 由 R1、R2、R3(锰铜丝绕制)、Rt(铜丝绕制)和稳压电 源组成。在 20℃时处于平衡状态,即 Uab = 0,电桥对仪 表的读数无影响。当周围温度高于 20℃时,锰铜电阻的 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铜电阻 Rt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桥失去平衡,此时 a 点电位 增高,Uab也增大,并与因冷端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电势相叠加,一起送入测量仪表。如适当 选择桥臂电阻和电流的数值,可使电桥产生的不平衡电压 Uab正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而 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仪表即可指示出正确的温度。 由于电桥是在 20℃时平衡的,所以采用这种补偿电桥时,应把仪表的机械零位调到 20℃ 处。 ⑸ 补偿热电偶法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省补 偿导线和投资费用,常用多支热 电偶配用一台测温仪表,其接线 如图 14.3-13 所示。转换开关用 来实现多点间歇测量;CD 是补 偿热电偶,其热极材料可以与测 量热电偶相同,也可以是测量热 电偶的补偿导线。设置补偿热电 偶是为了使多支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通常做法是将其工作端插入 2~3m 的地下或放 在其它恒温器中,使其温度恒定为 t0。而它的冷端与多支热电偶的冷端都接在温度为 t1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