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仪表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设计标准手册 B/T7387-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也称电动调节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B1922所规定的电动执行机构与阀组成的各类电动控制阀(以下 简称控制阀)。与此相配的伺服放大器、操作器也应符合GB11922中的规定 2引用标准 GB38361-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4208-84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I4313-89气动调节阀 GB9223-88执行器术语 GBl1922-89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 ZBY003-8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 本标准采用GB9223中有关术语 4产品分类 4.1型式 4.1.1按动作方式分为 a.直行程控制阀; b.角行程控制阀。 41.2按调节功能分为 a.调节型控制阀 b.切断型控制阀。 41.3按控制方式分为 a.电关式控制阀; b.电开式控制阀 414按防护型式分为 a.普通型 b.防尘型 c.防爆型; d防水型 注:根据需要允许采用组合防护型式或其他防护型式。 42基本参数 42.1公称通径 控制阀的公称通径应自下列数值中选取: 6,10,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 350,400,500,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mm。 注:括号中数值不推荐使用 422公称工作压力 控制阀的公称工作压力应自下列数值中选取: 0.1,0.4,0.6,1,1.6,2.5,4,6.3,(64),10,16,25,32,40,160,250Mpa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也称电动调节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 GB11922 所规定的电动执行机构与阀组成的各类电动控制阀(以下 简称控制阀)。与此相配的伺服放大器、操作器也应符合 GB11922 中的规定。 2 引用标准 GB3836.1—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4208—84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T4313—89 气动调节阀 GB9223—88 执行器术语 GB11922—8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 ZBY003—8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 GB 9223 中有关术语 4 产品分类 4.1 型式 4.1.1 按动作方式分为 a.直行程控制阀; b.角行程控制阀。 4.1.2 按调节功能分为 a.调节型控制阀; b.切断型控制阀。 4.1.3 按控制方式分为 a.电关式控制阀; b.电开式控制阀。 4.1.4 按防护型式分为 a.普通型; b.防尘型; c.防爆型; d.防水型。 注:根据需要允许采用组合防护型式或其他防护型式。 4.2 基本参数 4.2.1 公称通径 控制阀的公称通径应自下列数值中选取: 6,10,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 350,400,500,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mm。 注:括号中数值不推荐使用。 4.2.2 公称工作压力 控制阀的公称工作压力应自下列数值中选取: 0.1,0.4,0.6,1,1.6,2.5,4,6.3,(6.4),10,16,25,32,40,160,250Mpa 工业仪表 设计标准手册 JB/T 7387-9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42.3输入信号 a.调节型控制阀直流输入信号范围: 0~10mA,420mA,o~10V,l~5V b.切断型控制阀输入信号按执行机构电源电压选取。 43正常工作条件 43.1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a.温度:-10~+55℃或25~+70℃; b.相应湿度:5%95% c大气压力:86-106Kpa d周围空气中无起腐蚀作用的介质; ε特殊环境中使用的控制阀允许另行规定工作环境条件 432动力条件 a.电源电压:单相220V允差+10%-15%,三相380V允差±10% b.电源频率:50HZ允差±1% c.谐波含量:小于5% d特殊条件下使用的控制阀允许另行规定动力条件。 44连接端型式 a控制阀连接端型式有法兰、焊接和螺纹三种; b控制阀连接端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c按用户需要可采用其它标准或特定的连接端型式和尺寸 5技术要求 51基本误差 调节阀控制基本误差应不超过表1中规定的基本差限,基本误差以控制阀额定行程的百 分数表示。 表1 精确度等级 级 2.5级 50级 基本误差限 ±1.0% ±2.5% ±5.0% 1.0% 死 额定行程偏差 实测行程等于或大于额定行程 52回差 控制的回差应不超过表1规定,回差以控制阀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5.3死区 控制阀的死区应不超过表1规定。死区以控制阀输入信号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54额定行程偏差 电关式控制阀的额定行程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55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的密封性 控制阀的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应保证在1.1倍公称工作压力下无渗漏现象。 56泄露量 561控制阀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泄露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562控制阀的泄露等级除Ⅰ级外由制造厂自行选定,但单痤阀结构的控制阀的泄露等级不 得低于Ⅳ级:双阀座结构的控制阀的泄露等级不得低于Ⅱ级。 563泄露量大于5×103阀额定容量时,应由结构设计保证,产品可免于测试 564泄露应由下列代码加以规定:
4.2.3 输入信号 a.调节型控制阀直流输入信号范围: 0~10mA,4~20 mA,0~10V,1~5V。 b.切断型控制阀输入信号按执行机构电源电压选取。 4.3 正常工作条件 4.3.1 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a.温 度:-10~+55℃或-25~+70℃; b.相应湿度:5%~95% c.大气压力:86~106Kpa d.周围空气中无起腐蚀作用的介质; e.特殊环境中使用的控制阀允许另行规定工作环境条件。 4.3.2 动力条件 a.电源电压:单相 220V 允差+10%-15%,三相 380V 允差±10%。 b.电源频率:50HZ 允差±1%; c.谐波含量:小于 5%; d.特殊条件下使用的控制阀允许另行规定动力条件。 4.4 连接端型式 a.控制阀连接端型式有法兰、焊接和螺纹三种; b.控制阀连接端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c.按用户需要可采用其它标准或特定的连接端型式和尺寸。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误差 调节阀控制基本误差应不超过表 1 中规定的基本差限,基本误差以控制阀额定行程的百 分数表示。 表 1 精确度等级 1.0 级 2.5 级 5.0 级 基本误差限 ±1.0% ±2.5% ±5.0% 回 差 1.0% 2% 3% 死 区 1.0% 3.0% 5.0% 额定行程偏差 实测行程等于或大于额定行程 5.2 回差 控制的回差应不超过表 1 规定,回差以控制阀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5.3 死区 控制阀的死区应不超过表 1 规定。死区以控制阀输入信号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5.4 额定行程偏差 电关式控制阀的额定行程偏差应符合表 1 规定。 5.5 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的密封性 控制阀的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应保证在 1.1 倍公称工作压力下无渗漏现象。 5.6 泄露量 5.6.1 控制阀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泄露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5.6.2 控制阀的泄露等级除Ⅰ级外由制造厂自行选定,但单痤阀结构的控制阀的泄露等级不 得低于Ⅳ级;双阀座结构的控制阀的泄露等级不得低于Ⅱ级。 5.6.3 泄露量大于 5×10 -3阀额定容量时,应由结构设计保证,产品可免于测试。 5.6.4 泄露应由下列代码加以规定:
X1一泄露等级,如表2所示分别为I~Ⅳ; X2一试验介质,G:空气或氮气,L:水 X3一试验程序,1或2(见68.2条) 表2 泄露等级 试验介质 试验程序 最大阀座泄露量 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Ⅱ L或G 5×103×阀额定容量,1/h L或G 103×阀额定容量,1/h 1或 ⅣV 104×阀额定容量,1/h G L 1或2 ⅣV-S1 5×103×阀额定容量,1/h G 2×10×△P×D,1/h V L 18×10×△P×D,1/h 3×10×△P×(表3规定的泄露量) 注:(1)△P为阀前后压差,以Kpa为单位 (2)D为阀座直径,以mm为单位 (3)对于可压缩流体体积流量,是在对角线绝对压力为101.325Kpa和绝对温度为273K 的标准状态下测定值。 表3 泄露量 阀座直径mm mL/min 汽泡数/min 0.15 0.30 0.45 0.60 0.90 6 0.170 350 21.6 注:每分钟汽泡数是用外径6mm、壁厚mm的管子垂直浸入水下5~10mm深度条件下测得。 管端表面应光滑,无倒角和毛刺。 ②如果阀座直径与列表之一相差2mm以上,则泄露系数可假设泄露量与阀座直径的平 方成正比的情况下,通过内推法取得 565在计算确定泄漏量的允许值时,阀的额定容量应按表4所列公式计算
X1 X2 X3 X1—泄露等级,如表 2 所示分别为Ⅰ~Ⅳ; X2—试验介质,G:空气或氮气,L: 水; X3—试验程序,1 或 2(见 6.8.2 条) 表 2 泄露等级 试验介质 试验程序 最大阀座泄露量 Ⅰ 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Ⅱ L 或 G 1 5×10 -3×阀额定容量,l/h Ⅲ L 或 G 1 10 -3×阀额定容量,l/h Ⅳ L 1 或 2 10 -4×阀额定容量,l/h G 1 Ⅳ-S1 L 1 或 2 5×10 -3×阀额定容量,l/h G 1 Ⅳ-S2 G 1 2×10 -6×ΔP×D,l/h Ⅴ L 2 1.8×10 -7×ΔP×D,l/h Ⅵ G 1 3×10 -3×ΔP×(表 3 规定的泄露量) 注:(1)ΔP 为阀前后压差,以 Kpa 为单位。 (2)D 为阀座直径,以 mm 为单位。 (3)对于可压缩流体体积流量,是在对角线绝对压力为 101.325Kpa 和绝对温度为 273K 的标准状态下测定值。 表 3 阀座直径 mm 泄 露 量 mL/min 汽泡数/ min 25 40 50 65 8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15 0.30 0.45 0.60 0.90 0.170 4.00 6.75 11.1 6.0 21.6 28.4 1 2 3 4 6 11 27 45— — — — 注:每分钟汽泡数是用外径 6mm、壁厚 mm 的管子垂直浸入水下 5~10mm 深度条件下测得。 管端表面应光滑,无倒角和毛刺。 ②如果阀座直径与列表之一相差 2mm 以上,则泄露系数可假设泄露量与阀座直径的平 方成正比的情况下,通过内推法取得。 5.6.5 在计算确定泄漏量的允许值时,阀的额定容量应按表 4 所列公式计算。 表 4
条件 介质 T PI P2 △P 液 体Q=01Kv Vp/p 体Q=473K VG(273+1) Q=29PKv/V(273+1) 表中:Q1——液体流量,Mh Q.—标准状态下的体流量,Mh; Kv额定流量系数 Pm=P1+P2- Kpa P1阀前绝对压力,Kpa; P2阀后绝对压力,Kpa △P阀前后压差,Kpa t—一试验介质温度,取20℃; G一一气体比重,空气=1; ρ/po——相对密度(规定温度范围内的水p/p 57耐压强度 控制阀应以1.5倍公称工作压力的试验压力进行不少于3min的耐压强度试验,试验期 间不应有可见的渗漏。 58绝缘电阻 电动执行机构各端子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地下列规定值: a.输入端子与外壳间20MΩ b.输入端子与电源端子间50MΩ; c.电源端子与外壳间50MΩ; 59绝缘强度 电动执行机构各线路端子间应能承受频率50HZ和电压符合下列规定值的正弦交流的 绝缘度试验;历时l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a.输入端子与外壳间500V b.输入端子与电源端子间500V c.电源端子与外壳间,1500V(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时)或2000V(电源电压为流 380V时)。 510额定流量系数 a.控制阀额定流量系数的数值由制造厂规定; b.控制阀额定流量系数的实测值与规定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0%。当额定流量系数Kv ≤5时,应不超过±20% 5.1固有流量特性 制造厂应以图或表的形式规定K>1的种规格、形式和节流组件结构的调节型控制阀的
条件 介质 1 1 2 p p 2 1 2 p p 液 体 1 0 0.1 p p P Q Kv 气 体 4.73 (273 ) m g P P Q Kv G t 1 2.9 (273 ) Qg PKv G t 表中:Q1——液体流量,M3 /h; Qя——— 标准状态下的体流量,M3 /h; KV ———额定流量系数; Pm= P1+P2 2 P1——— 阀前绝对压力,Kpa; P2——— 阀后绝对压力,Kpa; △P— 阀前后压差,Kpa; t ——试验介质温度,取 20℃; G ——气体比重,空气=1; ρ/ρ0 —— 相对密度(规定温度范围内的水ρ/ρ0=1)。 5.7 耐压强度 控制阀应以 1.5 倍公称工作压力的试验压力进行不少于 3min 的耐压强度试验,试验期 间不应有可见的渗漏。 5.8 绝缘电阻 电动执行机构各端子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地下列规定值: a. 输入端子与外壳间 20MΩ; b. 输入端子与电源端子间 50 MΩ; c. 电源端子与外壳间 50 MΩ; 5.9 绝缘强度 电动执行机构各线路端子间应能承受频率 50HZ 和电压符合下列规定值的正弦交流的 绝缘度试验;历时 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a. 输入端子与外壳间 500V; b. 输入端子与电源端子间 500V; c. 电源端子与外壳间,1500V(电源电压为交流 220V 时)或 2000V(电源电压为流 380V 时)。 5.10 额定流量系数 a. 控制阀额定流量系数的数值由制造厂规定; b. 控制阀额定流量系数的实测值与规定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0%。当额定流量系数 KV ≤5 时,应不超过±20%。 5.11 固有流量特性 制造厂应以图或表的形式规定 KV>1 的种规格、形式和节流组件结构的调节型控制阀的 Kpa
固有流量特性。在列表表示时,应该说明下列相对行程的特定流量系数Kv。相对行程h=0.05, 0.1,02,随后以0.1递增,直至10,制造厂也可以提出除上述行程外的流量系数 5.1.1直线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在相对行程h=0.1~0.9之间,任意两相邻流量系数测量值的差值与实测额定流量系数的 比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相对行程 h=0.10.8 h>0.8 Kyn-Kyn-I Kwmax 7%~13% 3%15% 表中K为第n点的流量系数,Kvm1为n-1点的流量系数,h为相对行程:Km为额定 行程时的实测流量系数。 5.112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在相对行程h=01~0.9之间,任意两相邻流量系数测量值的对数(Lg)差值应符合表6 的规定。 表6 LaKin× lakin-1 h=02-08 h<02 h>0.8 可调比R 斜率偏差为 斜率偏差为 斜率偏差为 ±30% +80% 0.13~007 0.18~0.07 0.13~0.02 0.18~0.10 0.25~0.10 0.180.03 0.19~0.10 0.26~0.10 0.190.03 0.22~0.12 0.30~0.12 0.22~0.03 0.260 0.36~0.14 0.260.04 5113其他流量特性的偏差 各类控制阀的固有流量特性为非直线或等百分比特性时,其流量特性可按下列斜率偏差 或流量系数偏差规定其允许偏差 a.斜率偏差 在相对行程h=01~09之间实测的相邻两点的流量特性的斜率的允许偏差为对应的固有 流量特性斜率的0.5~2倍。 b.流量系数偏差 在相对行程h=01~0.9之间,各相对行程h的实测流量系数与制造厂在流量特性中规定 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1/)02%6 注:Φ为相对流量系数 5.12机械振动影响 控制阀应进行振动频率为10-55Hz,幅值为0.15mm和振动频率为55~150Hz,加速度为 2omS2的正弦扫频振动试验,并在谐振频率上进行30min的耐振试验。试验后,性能仍应 符合5.1,52,5.5条规定要求 5.13长期运行稳定性 控制阀按规定条件经18h运行后,性能仍应符合5.1,5,2,5.5条规定要求。 5.14外观 控制阀的外表应余漆或其他涂料。不锈钢和铜的阀可不涂漆,阀体上的箭头及文字涂红
固有流量特性。在列表表示时,应该说明下列相对行程的特定流量系数 KV。相对行程 h=0.05, 0.1,0.2,随后以 0.1 递增,直至 1.0,制造厂也可以提出除上述行程外的流量系数。 5.11.1 直线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在相对行程 h=0.1~0.9 之间,任意两相邻流量系数测量值的差值与实测额定流量系数的 比值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相对行程 h=0.1~0.8 h>0.8 Kvn-Kvn-1 Kvmax 7%~13% 3%~15% 表中 Kvn为第 n 点的流量系数,Kvn-1为 n-1 点的流量系数,h 为相对行程;Kvmax为额定 行程时的实测流量系数。 5.11.2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斜率偏差 在相对行程 h=0.1~0.9 之间,任意两相邻流量系数测量值的对数(Lg)差值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可调比 R LgKvn×lgKvn-1 h=0.2~0.8 h<0.2 h>0.8 斜率偏差为 ±30% 斜率偏差为 +80% -30% 斜率偏差为 +80% -30% 10 25 30 50 100 0.13~0.07 0.18~0.10 0.19~0.10 0.22~0.12 0.26~0.14 0.18~0.07 0.25~0.10 0.26~0.10 0.30~0.12 0.36~0.14 0.13~0.02 0.18~0.03 0.19~0.03 0.22~0.03 0.26~0.04 5.11.3 其他流量特性的偏差 各类控制阀的固有流量特性为非直线或等百分比特性时,其流量特性可按下列斜率偏差 或流量系数偏差规定其允许偏差。 a.斜率偏差 在相对行程 h=0.1~0.9 之间实测的相邻两点的流量特性的斜率的允许偏差为对应的固有 流量特性斜率的 0.5~2 倍。 b.流量系数偏差 在相对行程 h=0.1~0.9 之间,各相对行程 h 的实测流量系数与制造厂在流量特性中规定 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1/Ф)0.2%。 注:Ф为相对流量系数 5.12 机械振动影响 控制阀应进行振动频率为 10-55HZ,幅值为 0.15mm 和振动频率为 55~150HZ,加速度为 20m/S 2 的正弦扫频振动试验,并在谐振频率上进行 30min 的耐振试验。试验后,性能仍应 符合 5.1,5.2,5.5 条规定要求。 5.13 长期运行稳定性 控制阀按规定条件经 18h 运行后,性能仍应符合 5.1,5.2,5.5 条规定要求。 5.14 外观 控制阀的外表应余漆或其他涂料。不锈钢和铜的阀可不涂漆,阀体上的箭头及文字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