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还未平息,叹息音调变了面貌,强调了抱怨、柔弱的情绪返回。85(tr.)要非常仔细,应该不加结束。93左手惊慌的余音、同时下行的二度、三度要有分寸感。迥音的动机加半音的锐利摩擦使气氛升腾起来,以预告主题和再现。95],连续的模进,由主动机的个因素构成,并从很弱渐强,用这个模进引出再现部。101再现部开始的力度与主要主题首次出现时的弱奏形成对比。这里果断的特点使主要主题变得强而有力,把f增强为ff。左手的和弦部分与呈示部不同,在强拍上给旋律作伴奏,节奏性比呈示部更加鲜明、更加坚决,整个是ff的性质,直至延长号。105第一音都要跟左手的拍头配好弹出,贝多芬写下的装饰音都要弹在拍子上。在主要主题与副主题之间出现短小的、向下属方向的音调,109它改变了主调性。120副主题在主调上再现。132左手的切分重音是考验,是加强了的意志和决心。[141结束主题规模不大,但连续强大的打击音及其弱拍上的尖锐重音应当弹得极其强烈,以形成简洁有力的终止,使得最后的结论令人信服。146进行到阻碍终止,引出短小的尾声。尾声开始2小节是五度动机,并以缩短时值来加强发展为连续模进,最后以极强奏结束该乐章。8
第二乐章此徐缓乐章就风格和内容而言,接近了莫扎特的奏鸣曲,充满了莫扎特罗可可的美感。它起初是贝多芬1785年在波恩写的《C大调青年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乐章可以看成三部曲形式,基本主题采取了二部式。这个意味深远、高贵且又哀愁的主题是由仅仅十五岁少年想出的,不能不说是非常惊人的,听起来似乎有些平板,但其性质是典型的贝多芬音乐,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成长的过程。罗曼·罗兰曾写道:“在第一首贝多芬奏鸣曲(Op.2No.1)的(Adagio)中,美妙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来自他人的,但是感情比较朴索,较少装饰,更接近于自然。各种因素明确地对比着,而不是以逐渐改变色彩来从这一种过渡到另一种,线条进行没有修饰。不只是关心,人们是否喜欢,而是注意更为正确地表达感情,而感情在任何时候也不能假装的。”在这一乐章中,贝多芬创造了具有大型的、概括的、轮廊的、直率的旋律,而这种旋律完全符合它所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综合的宽度、幅度和力度,常常有某种严峻的、斯巴达克式的东西。乐章还表现在以(legato)为主要标志,使演奏精致、敏锐、细腻。它的旋律安祥而柔和,充满感情的明确轮廊被清晰的节奏支撑着,表情上形成相互对照,内容上一脉相承。总之,这个乐章已经展现出贝多芬特有的悲抢美。演奏注释开始于具有美之奥妙的F大调主要主题。这一主题是有再现对称的二部歌谣曲式,其第部分是8小节乐段。弹奏迥音时,要注意上助音放在弱拍上。·9·
3准确地弹出高音声部中的十六分休止符,其余声部保留到底,要有节奏匀称之感。9歌谣曲式的第二部分前半是属和弦的发挥,应当把低音C弹得很丰富,十六分音符进行轻盈、流利,不要用过多的踏板高音声部的级进、下降都要有鼓涨起来的感觉。迥音可把附点分割成三个音。10sf只是表示强音之意。[13其后半提高一个八度再现主要的乐思,但没有再现完整的乐段而只再现了用完全终止结束的后乐句,并加以变奏。二分音符F音要保留到底,可以深触键。14用加重和弦的办法来代替(rinf.),以表现贝多芬抢美的世界。17连接段落用新材料,并从跳出的新调d小调开始。d小调动,摇不安的经过部要保留拘谨特点,每组三个三度的音型应有朗诵音调的线条,左右手的音符进行应以四重奏的形态采取应答的方式,确实而牢固地巩固音乐的根基。23优美的副主题在属调C大调5小节乐句上娓娓唱出,以从属和弦开始,用完全终止结束。三十二分音符要弹得均匀、平滑、从容不迫,千万不要弹成经过句”,要有明确的线条,与主要主题对比、联系。27应当如歌,好象由大提琴奏出来般。28加固结束主题,重复结束动机,sf不必太强烈,手指尖的感觉好象深深地陷到和弦中去。29动机进行变奏,它变化了三连音和延留音式的辅助音。左右手上每两个音符的音型,第个音符应当沉重些,而第二个10
音符要轻巧地离键,防止进行中断的现象,整个线条听起来要象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进行。31结束和弦小节,增添了小七度音(b),转回主调而引出再现部。低音C必须响遍全小节。[32]小规模的变奏被优美地装饰了,在主要主题旋律上先出现十六分音符,随后出现滑音式的三连音,此时的音乐手法相当纤细、绮丽。37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应尽量优雅,在节奏上确实弹出三个音符对四个音符的组合进行。45注意sf产生的和声效果。56·个连续不断的线条,以致听不出左右手在轮流演奏,变奏的程度越来越大,要讲究平稳的情绪。58尾声,静静地结束了再现部。第三乐章此乐章带有曼海姆乐派及海顿、莫扎特创造的充满活力的小步舞曲传统,生动活泼而充满了幽默感。小步舞曲的性质接近于古典交响曲的小步舞曲,它以率直、清晰的节奏范围来表达贝多芬的个性。三声中部八分音符进行的特性音型极具戏刷剧性:使人联想到《第五交响曲》的该谐曲。这乐章的小步舞曲超出·般小步舞曲的优雅情趣,它不是优雅的宫廷舞曲,而是使人预感到谈谐曲的音乐。主部的音色是阴暗的,而且出现锐利的不协和音,在音乐方面带有纯重的感情,有时甚至是优郁不安的。在乐章中似乎也可以看到弦乐四重奏的情景,在弱奏和弱拍上出现的锐利强音,产生的是.11:
悲痛的音响,而不带有谈谐的味道演奏注释弱拍起小步舞曲趣味主题的第一动机,要轻柔地触键,避免与下一小节的第一拍连结起来。整个主题音乐的音色是阴暗的、是注重低音效果的,可以看到弦乐四重奏的背景:两只小提琴在细致地歌唱,同时大提琴给予很确实的回答。重音的换置是有些粗野的色彩,种对未来的大胆领悟。8把模仿的中间声部显示出来。11倚音后面的音符可弹成两个八分音符。14必须把第三拍与第一拍连起来。24第三拍后,双手隔八度的单音是全体动员的齐奏,弹奏时要想象一个八度音之下有大提琴在合奏,要以ff肯定式地做出来。298小节乐句开始,注意sf在第三拍上,动机主题再度以f出现在低音声部。30颤音要做得非常贴切、如实。35P应当突然出现,并注意它的之后还有PP的性质。36平静的小结尾应极有透明声音[40爽朗新鲜的F大调。这个中间乐段的速度与前面相同,这里的弱起拍也应当同第一拍分开。4小节的乐节主动机以左右手的交替所弹奏出旋律也同时发挥了对位法的妙趣,它与小步舞曲相对照显得更为流畅,充满鲜明的光彩与安静的温暖。41,三声中部。第一部分是不对称的乐段,第一个八分音符应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