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投资收益一一股权投资收益 11万元 (三)、长期债权投资 (1)溢折价的确定和摊销 ①、溢价或折价=全部价款一相关税费一应计利息一债券面值 ②、直线法摊销:每期摊销额相等 ③、实际利率法摊销 避价购入: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债券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投资收益也随之誠少,溢价摊销额 (应收利息-投资收益)逐期增加 价购入: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増加,投资收益也随之増加,折价摊销额(投资收益-应收利息)逐 期增加。 如果是应付债券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也是摊销额逐期增加。 (2)委托贷款的核算P148 1、科目设置:“委托贷款”一级科目,下设“本金”、“利息”、“减值准备”二级科目 2、资产负债表中,按期限长短,分别在“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反映。 (3)当期应提的跌价准备(=当期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一已提数),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收益一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第五章国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折旧,要注意两个问题 1·范围扩大了:除了忌提足折現仍续使用的定资产和作为定资产入帐的大地不计提折思处,其余历 有的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这就是说,不质用、未使用的员定资产都要丈提折思,折的范思大大大 2.基数变了:迂賏额是指廙漖提折旧的園定资产原除其预计逢残值后的余氮,如果忌对定资 产丈提偵進灸,奀晙忌提的與定资产滅偵進灸累迂淾额。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偵和恢复,引起定 资产减偵進备余额发生变化之后,每次都要重新计篡折旧率和折旧额。(无形想是点 (二)后续支出的处理方法变了(新) 1·后续支如不能使流入愈业的经济利道超过原先的妓计,则感在发失时确达为费用不再通过贊摊费思 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处理,这是新進则的一个大变化 2·后续支忠如果使可能涴入食业的经资利颃超过了原先的偵迂,感澂迂入員定资产佡偵〔这一点与原制度 相同),但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超过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这一点与原制度不同 (三)捐赠转出的固定资产,其损失由“营业外支出”列支 出固定资产,其损失冲减“资本公积 第六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 出售无形资产产生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出租无形资产,计入“其 他业务收入”,在出租过程中发生的有关税费,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计 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第七章负债 (一)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11 万元 (三)、长期债权投资 (1)溢折价的确定和摊销 ①、溢价或折价=全部价款—相关税费—应计利息—债券面值 ②、直线法摊销:每期摊销额相等 ③、实际利率法摊销: 溢价购入: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债券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投资收益也随之减少,溢价摊销额 (应收利息-投资收益)逐期增加。 折价购入: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投资收益也随之增加,折价摊销额(投资收益-应收利息)逐 期增加。 如果是应付债券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也是摊销额逐期增加。 (2)委托贷款的核算 P148 1、科目设置:“委托贷款”一级科目,下设“本金”、“利息”、“减值准备”二级科目 2、资产负债表中,按期限长短,分别在“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反映。 (3)当期应提的跌价准备(=当期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已提数),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第五章 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折旧,要注意两个问题 1.范围扩大了: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不计提折旧外,其余所 有的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这就是说,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折旧的范围大大扩大 了。 2.基数变了: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 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和恢复,引起固定 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发生变化之后,每次都要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与无形资产相同是出题点) (二)后续支出的处理方法变了(新出题点) 1.后续支出如不能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则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不再通过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处理,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 2.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这一点与原制度 相同),但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超过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这一点与原制度不同)。 (三)捐赠转出的固定资产,其损失由“营业外支出”列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其损失冲减“资本公积”。 第六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 出售无形资产产生的 损益,计入“营 业外收入”或“ 营业外支出”;出租无形资产,计入“其 他业 务收入”,在出租 过程中发生 的有关税费, 计入“其他 业务支出”;至于 无形资产的 摊销,计 入 管 理 费用;无 形资产的后续支出,直接计入当 期管理费用 第七章 负 债 (一)增值税 :
1.进项税额分为可以抵扣和不得抵扣 (1)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三个来源: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了完税凭证、计算得来 (按运费的7%、购进免税农产品和废旧物资按收购价的10%计算进项税额) (2)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是购进固定资产、购进的货物用于非感税项目(即用于交营 业税的项目)、购进的货物用于免税项目(不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购进的货物用于集 俠福利和个人逍费发生了非赏损失。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价税合一入帐 2.销项税额可由一般销售和视同销售产生 3·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交增值税直接根据不含税销售额计算和征收率计算** (1+6%)*6%或4 (二)其余小税种主要掌握列支渠道,如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賞业、费赛、摸测数费魔加 资狐赛)、管理费甩(度燕赛、慶产赛夷健要、土健履癮)、秀托加工物资费税在建J程(大考信 襪、奥)等。此外还要注意有两种税不通过“应交税金”核算,是印花税,耕地占用税。 第九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的分类 1、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二、商品销售收入 1、确认条件(必须全部满足) ①、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 A、实物交付,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例如大多数零售交易) B、实物交付,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的情况 a、发出商品与合同不符,又末根据条款弥补 b、代销的,取决于受托方的收入是否取得 C、尚未完成安装或检验 d、合同中规定了退货条款,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 C、仅保留次要风险的,如满足以下②③④条,应确认收入。 ②、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岀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账务处理 ①、商品已发出,发票已开,暂不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交税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项税额 17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00
1.进 项 税额分为可 以抵扣和不得抵扣 (1)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三个来源: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 了完税凭证、计算得来 ( 按 运 费的 7%、购进免税农产品和废旧物资按收购价的 10%计算进项税额)。 ( 2)不得抵扣的 进项税额主要是购进固定资产、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即 用于交营 业税 的项目)、购进的 货物用于免 税项目(不交 增值税,进 项税额不得 抵扣)、购进的货 物用于集 体 福 利 和个人消 费、发生了非常损失。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应价税合一入帐: 2.销 项 税额可由一 般销售和视同销售产生 3.小规模纳税 人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 应交增值税 直接根据不 含税销售额 计算和征收 率计算 ****/ ( 1+6%) *6%或 4% (二)其余小税种主要 掌握列支渠道,如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加(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资源税)、管理费用(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委托加工物资(消费税)、在建 工程(土地增值 税 、 契税) 等。此外还要注意有两种税不通过“应交税金”核算,是印花税 ,耕地占用税。 第九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收入的分类 1、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二、商品销售收入 1、确认条件(必须全部满足) ①、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 A、实物交付,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例如大多数零售交易) B、实物交付,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的情况: a、发出商品与合同不符,又未根据条款弥补 b、代销的,取决于受托方的收入是否取得 c、尚未完成安装或检验 d、合同中规定了退货条款,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 C、仅保留次要风险的,如满足以下②③④条,应确认收入。 ②、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账务处理 ①、商品已发出,发票已开,暂不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交税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项税额 1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特殊销售业务 ①、代销:[代销清单 A、视同买断方式:跟所代销清单,确认收入 B、收取手续费:按委托方价格出售,只收取手续费 ②、分期收款[合同约定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③、预收款,箧实际交货时确认收入] ④、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发出时 银彳 11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回购价大于原价的利息分摊(可看作是种融资费用)在销售与回购期内摊销 借:财务费用 [110-20-80]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10 回购时 借:物资采购 11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 银行存款 128.7 借:待转库存商品差价30 (余额转回) 贷:物资采购 借:物资采购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 贷:银行存款 128.7 ⑤、售后租回 A、如果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售价与账面价值差额,记入“递延收益”,按折旧进度分摊,作 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B、形成经营租赁的,“递延收益”按租金支付进度比例分摊。 ⑥、房地产销售 ***有建造合同的,按建造合同原则处理 法定所有权转移的,风险和报酬未转移的情况: A、合同规定,仍有责任实施重大行动,行动之后再确认 B、有重大不确定因素存在,待消失时再确认收入 C、售后,仍有某种程度的继续涉入,涉入期间不确认收入 ⑦、销售退回 A、未确认收入的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3、特殊销售业务 ①、代销:[代销清单] A、视同买断方式:跟所代销清单,确认收入 B、收取手续费:按委托方价格出售,只收取手续费 ②、分期收款[按合同约定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③、预收款,[实际交货时确认收入] ④、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发出时: 借:银行存款 117 贷:库存商品 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20 回购价大于原价的利息分摊(可看作是一种融资费用)在销售与回购期内摊销。 借:财务费用 10 [110-20-80]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10 回购时: 借:物资采购 11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 贷:银行存款 128.7 借: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30 (余额转回) 贷:物资采购 30 借:物资采购 80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3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 贷:银行存款 128.7 ⑤、售后租回 A、如果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售价与账面价值差额,记入“递延收益”,按折旧进度分摊,作 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B、形成经营租赁的,“递延收益”按租金支付进度比例分摊。 ⑥、房地产销售 ******有建造合同的,按建造合同原则处理 法定所有权转移的,风险和报酬未转移的情况: A、合同规定,仍有责任实施重大行动,行动之后再确认 B、有重大不确定因素存在,待消失时再确认收入 C、售后,仍有某种程度的继续涉入,涉入期间不确认收入 ⑦、销售退回 A、未确认收入的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B、已确认收入的退回:冲收入、冲成本 a本年度销售,年度终了前退回的,冲退回月份收入 b.以前年度销售,年度终了前退回的,冲退回月份收入 c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按日后事项原则处理,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通过以 前年度损益调整) ⑧、需要安装检査的销售:安检完后确认收λ,如果安检较简单时,发岀进就确认 ⑨、附销售退回条件的 能够合理估计的部分,确认收入;可能退货部分,不作收入,仅做发岀处理 不能合理估计的部分,期满确认 ⑩、以旧换新:销售的新商品,按销售处理;换回的旧商品,按购进处理 提供劳务收入 1、不跨年度的,按完成合同法确认 ①、期未劳务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院工百分比法]包括 A、总收入、总成本能够可靠计 C、完工程度能够可靠确定 本期应确认的=全部*目前完工程度一已确认的 ②、期末,完工程度不能可靠估计的 A、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得到补偿的,收入=成本,不确认利润 B、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得到补偿的,收入=预计可收回金额;成本=本年已发生 成本,差额就是本期损失 C、不能得到补偿的,不确认收入,成本=本年已发生成本-当期费用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利息收入 2、使用费收入 ①、一次付清,不再提供后续服务的,收到时一次性计入收入 ②、一次付清,提供后续服务的,分期确认收入 分期收款、分期确认收入 五、建造合同收入 1、类型:固定造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 2、合同收入组成内容A、初始收入B、变更、索赔、奖劢形成的收入 3、合同成本组成内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4、确认和计量(类似提供劳务收入) ①、期未劳务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用完工百分比法 ②、期未,完工程度不能可靠估计的 A、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得到补偿的,收入=成本,不确认利润 B、不能得到补偿的,不确认收入,费用发生时立即确认 ①、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非货币交易收益、罚 没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②、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 债务重组损失、捐赠支出、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 七、利润分配
B、已确认收入的退回:冲收入、冲成本 a.本年度销售,年度终了前退回的,冲退回月份收入 b.以前年度销售,年度终了前退回的,冲退回月份收入 c.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按日后事项原则处理,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通过以 前年度损益调整) ⑧、需要安装检查的销售:安检完后确认收入,如果安检较简单时,发出进就确认 ⑨、附销售退回条件的: 能够合理估计的部分,确认收入;可能退货部分,不作收入,仅做发出处理 不能合理估计的部分,期满确认 ⑩、以旧换新:销售的新商品,按销售处理;换回的旧商品,按购进处理 三、提供劳务收入 1、不跨年度的,按完成合同法确认 2、跨年度的 ①、期末劳务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完工百分比法]包括: A、总收入、总成本能够可靠计 B、相关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C、完工程度能够可靠确定 本期应确认的=全部*目前完工程度—已确认的 ②、期末,完工程度不能可靠估计的: A、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得到补偿的,收入=成本,不确认利润 B、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得到补偿的,收入=预计可收回金额;成本=本年已发生 成本,差额就是本期损失 C、不能得到补偿的,不确认收入,成本=本年已发生成本---当期费用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利息收入 2、使用费收入 ①、一次付清,不再提供后续服务的,收到时一次性计入收入 ②、一次付清,提供后续服务的,分期确认收入 分期收款、分期确认收入 五、建造合同收入 1、类型:固定造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 2、合同收入组成内容 A、初始收入 B、变更、索赔、奖劢形成的收入 3、合同成本组成内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4、确认和计量(类似提供劳务收入) ①、期末劳务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用完工百分比法 ②、期末,完工程度不能可靠估计的: A、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得到补偿的,收入=成本,不确认利润 B、不能得到补偿的,不确认收入,费用发生时立即确认 六、利润 ①、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非货币交易收益、罚 没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②、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 债务重组损失、捐赠支出、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 七、利润分配
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不含定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即 满足四个特定条件期限短、流动性高、易于转換定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的短期投资)。 1、现金流量的分类 ①涉及到各项投资业务以及非流动资产的增减变动业务的现金流量,一般归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 物Q、涉及到各项借款业务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业务的现金流量,一般归为筹资活动产 金流量 ③、除投资和筹资活动以外的现金流量,归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增值税税率)+ 减少数+预收账款增加数-非现金抵债而减少的应收项目+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当期核销的坏账-实际 发生的现金折扣票据贴现的利息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 少数+预付账款增加数+存货增加数-当期以非现金和非存货资产清偿债务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其 际发生的生产成本中的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不包括消耗的物料费用) 第十九章所得税会计(税法) 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以后不能转回。 例:国债利息收入产成品用于在建工程、各种赞助费 2、时间性差异: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以后能够转回 ①、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法比会计少计费用、多做收益改使应税所得大于会计利润。例 当期计提的产品销售的保修费用 理解: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未来可抵减,现在先交,形成递延税款借项。 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法比会计多计费用、少做收益,致使应税所得小于会计利润。例 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税法允许的加速折旧法、 理解: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未来才纳税,现在先不交,但是现在必须确认为一项未来应纳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现金流量表的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 行存款(不含定期存 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即 满 足 四 个特定条 件[期限短、流动性高、易于转换定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 ]的短期投资)。 1、现金流量的分类 : ①、涉及到各项投资业务以及非流动资产的增减变动业务的现金流量,一般归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 ②、涉及到各项借款业务、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业务的现金流量,一般归为筹资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量; ③、除投资和筹资活动以外的现金流量,归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增值税税率)+[应收账款、票据] 减少数+预收账款增加数-非现金抵债而减少的应收项目+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当期核销的坏账-实际 发生的现金折扣-票据贴现的利息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 少数+预付账款增加数+存货增加数-当期以非现金和非存货资产清偿债务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其 他用途减少的存货(如在建工程领用材料等)-其他途径增加的存货(如接受捐赠收到的商品等)-当期实 际发生的生产成本中的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不包括消耗的物料费用) 第十九章 所得税会计(税法) 一、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以后不能转回。 例:国债利息收入、产成品用于在建工程、各种赞助费 2、时间性差异: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以后能够转回。 ①、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法比会计少计费用、多做收益,致使应税所得大于会计利润。 例: 当期计提的产品销售的保修费用 理解: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未来可抵减,现在先交,形成递延税款借项。 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法比会计多计费用、少做收益,致使应税所得小于会计利润。 例: 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税法允许的加速折旧法、 理解: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未来才纳税,现在先不交,但是现在必须确认为一项未来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