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环境教膏的全面 展开(90年代以来) 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 受和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并迅速 联系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1世纪议程》第36章"提高环境意识"中指出:" 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 当峡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 境无和文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和行动"。 并明确提出了: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 发展的教育"的措施。 2021/2121
2021/2/21 6 (三)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环境教青的全面 展开(90年代以来) • 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 受和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并迅速 联系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 《21世纪议程》第36章"提高环境意识"中指出:" 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 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 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和行动" 。 并明确提出了:"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 发展的教育"的措施
·1995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组织的“环 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地区研 讨会,在希腊雅典召开 现今,越來越多的国家把环境教育列为一项基本 教育,并且认识到:开展环境教育是切实保护环境 的需要,也是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保 证(王民,1996)。 2021/2121 7
2021/2/21 7 • 1995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组织的“环 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地区研 讨会,在希腊雅典召开。 • 现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教育列为一项基本 教育,并且认识到:开展环境教育是切实保护环境 的需要,也是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保 证(王民,1996)
二、中国环境教育发展概况 (一)、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73-1983年) 1973年8月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召开了第一次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 境的若干决定》(试行),环境教育工作也随之起 步, 1979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环境教育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 2021/2121
2021/2/21 8 二、中国环境教育发展概况 (一)、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73-1983年) 1973年8月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召开了第一次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 境的若干决定》(试行),环境教育工作也随之起 步。 1979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环境教育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
1981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民经济爆癆雨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 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1981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 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学 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同年,中国环境学会 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秦皇岛召开。 1983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教育委员会第三次 会议在郑州名开。 这几次会议对我国教育系统开展环境教育 起了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认识到 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这项工 作。 2021/2121 9
2021/2/21 9 1981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 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 • 1981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 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中小学 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同年,中国环境学会 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秦皇岛召开。 • 1983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教育委员会第三次 会议在郑州召开。 • 这几次会议对我国教育系统开展环境教育 起了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认识到 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这项工 作
2.发展阶段(1983-1992年) 1980,在第二次金回环境保护工作备上中 政府宣布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明确了环境保 护的公众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987年,国家教委在制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荃日 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强调了能源、 环保、生态等教育要渗透在相关学科教学和课外 活动中进行,并提出在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试验 单独设课或开设讲座等进行环境教育。 2021/2121 10
2021/2/21 10 2.发展阶段(1983-1992年) • 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中国 政府宣布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明确了环境保 护的公众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 1987年,国家教委在制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全日 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强调了能源、 环保、生态等教育要渗透在相关学科教学和课外 活动中进行,并提出在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试验 单独设课或开设讲座等进行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