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苏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场 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的哪件事,对面描写。 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2.生:先介绍了苏珊·安东尼在1872年美国 2.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统选举上的情况,接着插叙了苏珊·安东尼 板书:顺叙—一插叙一一顺叙 直以来为此所作的努力,最后记叙了她为选 举而遭逮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3.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3.生: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 举权的事 4.师:对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4.生:1872年带领14名妇女参加美国总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统选举;被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5.师:从中可以看出苏珊·安东尼是个什么样的5.生:勇于斗争,充满智慧,不畏强权, 人? 为了妇女的权利而不懈奋斗。 三、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文中有一部分插叙,讲述了苏珊·安东尼1.读课文的插叙部分,了解苏珊·安东尼的 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进行斗争的情况,请斗争历程 大家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简述一下她的斗争历2.生:先概述了美国人权的基本情况,使我 们对时代背景有了大致了解,然后介绍了苏 2.指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述 珊·安东尼的斗争方式、人们对她态度的转变 及取得的成果 3.师:苏珊·安东尼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人们的3.思考回答。 观念呢?将学生回答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生: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数以百 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4.师:她的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果?人们对她的态4.生:最初她受到人们普遍的鄙视,反对 度前后有何不同? 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追随者说各种 指名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词。后来一些妇女渐渐喜 欢上并且开始帮助她。最后许多家庭妇女从她 身上得到鼓舞,加入到她的行列,许多男人也 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 5.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及课后思考 5.发挥主观能动性,赏析苏珊·安东尼简短 与练习二 有力的宣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苏珊·安东尼在 6.分角色朗读该部分内容,注意体会不同角色 法庭上辩护的那部分内容。 的内心世界,读出感情。 7.引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7.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四、组织小型讨论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西都是经过前人长1.积极举手发言 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换来的,试举一二例说明。学生基本上都会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 点几名学生发言。 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借。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某项科研成果的出2.在教师引导下对“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西 第11页共82页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11页共82页 二、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苏 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的哪件事,对 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2.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板书:顺叙——插叙——顺叙 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场 面描写。 2.生:先介绍了苏珊·安东尼在 1872 年美国 总统选举上的情况,接着插叙了苏珊·安东尼 一直以来为此所作的努力,最后记叙了她为选 举而遭逮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3.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4.师:对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5.师:从中可以看出苏珊·安东尼是个什么样的 人? 3.生: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 举权的事。 4.生:1872 年带领 14 名妇女参加美国总 统选举;被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5.生:勇于斗争,充满智慧,不畏强权, 为了妇女的权利而不懈奋斗。 三、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文中有一部分插叙,讲述了苏珊·安东尼 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进行斗争的情况,请 大家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简述一下她的斗争历 程。 2.指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述。 3.师:苏珊·安东尼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人们的 观念呢? 将学生回答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 计) 4.师:她的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果?人们对她的态 度前后有何不同? 指名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 计) 1.读课文的插叙部分,了解苏珊·安东 尼的 斗争历程。 2.生:先概述了美国人权的基本情况,使我 们对时代背景有了大致了解,然后介绍了苏 珊·安东尼的斗争方式、人们对她态度的转变 及取得的 成果。 3.思考回答。 生: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数 以百 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4.生:最初她受到人们普遍的鄙视,反 对 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追随者说各种 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词。后来一些妇女渐渐喜 欢上并且开始帮助她。最后许多家庭妇女从她 身上得到鼓舞,加入到她的行列,许多男人也 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 5.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及课后思考 与练习二。 6.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苏珊·安东尼在 法庭上辩护的那部分内容。 7.引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5.发挥主观能动性,赏析苏珊·安东尼简短 有力的宣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分角色朗读该部分内容,注意体会不同角色 的内心世界,读出感情。 7.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四、组织小型讨论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西都是经过前人长 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换来的,试举一二例说明。 点几名学生发言。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某项科研成果的出 1.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基本上都会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 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 2.在教师引导下对“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西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现,某项不合理制度的取消等,不要仅停留在对都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换来 革命先烈 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地理解。 的追忆上。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3.积极参与讨论对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有初步 3.组织学生讨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认识。 五、本课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就由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 过提问、做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和深入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明 白了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向 上的决心,还会为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六、课末板书设计 苏珊·安东尼一一女权运动的先驱顺序—一插序一一顺序 斗争方式 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教以百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态度:鄙视.一些妇女开始喜欢并且帮助她一一许多主妇加入她的行列,一些男人也开始改变 自己的观念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苏珊·安东尼们的奋斗取得了何种成就,今日的美国妇女地位又如何呢?可让学生课外査阅 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美国民权的调査报告,这可锻炼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和 写作能力。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为加点字注音,并用下列词语造句。 喋喋不休文质彬彬鄙视轻蔑讪笑戏弄呆若木鸡顽固不化不实之词 个性练习设计尽管已是21世纪,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 在这种情况下,女生和男生应该如何自处? 教学探讨与反思 1.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一种较为公正的环境中,学生会对作品中透露出的男女权利极不对等 的现象感到不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 可用资料影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针对男 女不平等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在当今社会中,男女 权利不对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形势下,男生和女生应该如何自处”等 第12页共82页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12页共82页 现,某项不合理制度的 取消等,不要仅停留在对 革命先烈 的追忆上。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3.组织学生讨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 都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换来 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地理解。 3.积极参与讨论对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有初步 认识。 五、本课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就由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 过提问、做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和深入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明 白了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向 上的决心,还会为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六、课末板书设计 苏珊·安东尼——女权运动的先驱 顺序——插序——顺序 斗争方式 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教以百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态度:鄙视.一些妇女开始喜欢并且帮助她——许多主妇加入她的行列,一些男人也开始改变 自己的观念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苏珊·安东尼们的奋斗取得了何种成就,今日的美国妇女地位又如何呢?可让学生课外查阅 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美国民权的调查报告,这可锻炼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和 写作能力。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为加点字注音,并用下列词语造句。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鄙视 轻蔑 讪笑 戏弄 呆若木鸡 顽固不化 不实之词 个性练习设计 尽管已是 21 世纪,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 在这种情况下,女生和男生应该如何自处? 教学探讨与反思 1.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一种较为公正的环境中,学生会对作品中透露出的男女权利极不对等 的现象感到不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 可用资料影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针对男 女不平等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在当今社会中,男女 权利不对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形势下,男生和女生应该如何自处”等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 五、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 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难点: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典押:典当,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侵犯,欺压。侮:欺负,轻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作者简介 艾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笔名谐音。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 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 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 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 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艾青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他自己所说:“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 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 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 日子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 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解题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 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 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 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淅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大 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诗节):怀念与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一节: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 没有人生自由 并列悲苦低微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第二节: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第13页共82页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13页共82页 第二单元 五、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 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 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典押:典当,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 侵犯,欺压。侮: 欺负,轻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作者简介: 艾青: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 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笔名谐音。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 抚养。5 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 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 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 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 7 月 12 日,艾青和其他 12 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 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 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 艾青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他自己所说: “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 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 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 日子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 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解题: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 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 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 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 “大 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全诗 13 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 诗节): 怀念与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一节: 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 没有人生自由 并列 悲苦低微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第二节: 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 情 第三节: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 联想、想象- 组冷落凄清的画面 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对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4-8诗节):眷恋与感激。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 第四节: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 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 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第五节:“我”离开大堰河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六节:“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 对比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 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 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七节: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 六个排比: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 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 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 第八节: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 典型细节: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 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9-11诗节):同情与控诉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第九节: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很悲伤,表现她勤劳无私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第十节: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对大堰河命运的深深同 情 第四部分(12—13诗节):讴歌与赞美。 第14页共82页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14页共82页 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 情。 第三节: 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 联想、想象──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 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对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4─8 诗节): 眷恋与感激。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 激。 第四节: 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 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 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第五节: “我”离开大堰河。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六节: “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 对比 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 “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 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七节: 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 六个排比: 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 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 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 第八节: 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 典型细节: 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 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9─11 诗节): 同情与控诉。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第九节: 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很悲伤,表现她勤劳无私。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第十节: 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 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对大堰河命运的深深同 情。 第四部分(12─13 诗节): 讴歌与赞美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十二节: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 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 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节: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讴歌、赞美后,戛然而止。 给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结 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氛酣畅。 反复: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 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 第15页共82页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第15页共82页 第十二节: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 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 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节: 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讴歌、赞美后,戛然而止。 给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结: 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 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氛酣畅。 反复: 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作文: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 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 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