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掌握经共 3【注明与本讲授单2、注重九针的应用络、经学时元相关的具体环3、强调十二原穴的作用气、经络10 节)4.注重针刺治疗的效应系统、经分钟5.重点解释【原文】络学说【具体环节包括举余欲勿使被毒药(1),无用砭石(2),欲以微的定义。课堂讲例说明、提问内容、针(3)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4)其逆顺出入之了解经授。使用师生互动、演示实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多媒体课络学说验、示教观摩、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5)。异其篇(6)放动画或视频、板件辅助,的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15书等教学环节针经(8)。形成和图表说分钟小针(1)之要,易陈而难入(2),粗守形(),明,穿插发展。【可用于提示学习上守神(4),神(5)乎,神客在门(6),未睹其疾,掌握经课堂提重点、难点、要点、恶知其原(7)。刺之微,在速迟(8),粗守关(9),络系统问,结合特点、异同点、注上守机(10),机之动,不离其空(1),空中之机,的组成,临床举意事项等】清静而微(12),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13)。知例15掌握十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14),不知机道,叩之不二经脉分钟【也可用于标明电发(5),知其往来,要与之期(16),粗之臀(7)乎,子课件的页码或位的表里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18),明知45置或指明所采用相指明所络属、循逆顺,正行无问(19)。逆而夺之,恶得无虚20),分钟应参考料的章节行、分布追而济之,恶得无实(21),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页码或出处位置】15衔接、流针道毕。(《灵枢·九针十二原》)分钟注。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1),邪盛则虚之,《大要》日:徐而疾则10实(2),疾而徐则虚(3)。言实与虚,若有若无(4)分钟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6)。(《灵枢·九针十二原》)5分言实与虚,若有若无《灵枢.小针解》“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钟《素问针解》“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5分有若无者,疾不可知也。”钟
1、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2、注重九针的应用 3、强调十二原穴的作用 4.注重针刺治疗的效应 5.重点解释【原文】 余欲勿使被毒药⑴,无用砭石⑵,欲以微 针⑶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⑷其逆顺出入之 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 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⑸。异其篇⑹ 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⑺,先立 针经⑻。 小针⑴之要,易陈而难入⑵,粗守形⑶, 上守神⑷,神⑸乎,神客在门⑹,未睹其疾, 恶知其原⑺。刺之微,在速迟⑻,粗守关⑼, 上守机⑽,机之动,不离其空⑾,空中之机, 清静而微⑿,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⒀。知 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⒁,不知机道,叩之不 发⒂,知其往来,要与之期⒃,粗之闇⒄乎, 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⒅,明知 逆顺,正行无问⒆。逆而夺之,恶得无虚⒇, 追而济之,恶得无实(21),迎之随之,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 除之⑴,邪盛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 实⑵,疾而徐则虚⑶。言实与虚,若有若无⑷,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⑸,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⑹。 (《灵枢·九针十二原》)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灵枢.小针解》“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 《素问.针解》“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 有若无者,疾不可知也。” 掌握经 络、经 气、经络 系统、经 络学说 的定义。 了解经 络学说 的 形成和 发展。 掌握经 络系统 的组成, 掌握十 二经脉 的表里 络属、循 行、分布 衔接、流 注。 课 堂 讲 授。使用 多媒体课 件辅助, 图 表 说 明,穿插 课 堂 提 问,结合 临 床 举 例。 共 3 学时 1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4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5 分 钟 5 分 钟 【注明与本讲授单 元 相 关 的 具 体 环 节】 【具体环节包括举 例说明、提问内容、 师生互动、演示实 验、示教观摩、播 放动画或视频、板 书等教学环节】 【可用于提示学习 重点、难点、要点、 特点、异同点、注 意事项等】 【也可用于标明电 子课件的页码或位 置或指明所采用相 应参考资料的章节 页码或出处位置】
教案首页针灸医籍选中文课程名称英文Acupuncture授课对象2007级针灸推拿专业层次3 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西三402第1教学周周三第3-5大节授课章节第一章《黄帝内经》选二:小针解第三1.解本篇的篇名含义。2、了解本篇所解释内容的来源。3、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教学目标4、掌握“守神”、“守机”的含义。(熟记“上守神者”和“上守机者”的解释)与要求5、掌握“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的意义。(熟记此二句的解释)6、掌握“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的含义。(熟记此二句守神”、“守机”的含义教学重点“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的意义与难点“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的含义1.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学方法2.分别以多媒体、CAI课件、录象、图表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学内与手段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教材: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针灸医籍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教具:实物:针具、灸材、火罐、现存医籍。教材与教具挂图:针灸发展史表、中国历代编年表模型:针灸经穴模型专业词汇小针littleneedle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针灸医籍选 英 文 Acupuncture 授课对象 20 07 级 针灸推拿专业 层次 课 时 3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1 教学周 周 三 第 3-5 大节 上课教室 西三 402 授课章节 第一章《黄帝内经》选 二.小针解第三 教学目标 与要求 1.解本篇的篇名含义。 2、了解本篇所解释内容的来源。 3、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 4、掌握“守神”、“守机”的含义。(熟记“上守神者”和“上守机者”的解释) 5、掌握“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的意义。(熟记此二句的解释) 6、掌握“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的含义。(熟记此二句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守神”、“守机”的含义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的意义 “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的含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2.分别以多媒体、CAI 课件、录象、图表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学内 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教材与 教具 教材: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 针灸医籍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年 1 月 教具: 实物:针具、灸材、火罐、现存医籍。 挂图:针灸发展史表、中国历代编年表。 模型:针灸经穴模型。 专业词汇 小针 little needle
1、“小针解”的学术思想。2、对守神、守机等的解释。(“所谓易陈者,易言也,密意守气勿失也。”)3、对候气及补泻时机、方法的解释。(“其来不教学内容可逢,…泻则婉然若有失也。”)4、病位辨证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及“气至而与去之”的含义。(“夫气之在脉也,………夺阳者狂,正言也。”)时间分配5、正确诊断的重要性及“气至而去之”的含义。(“视其色,察其目,……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1、“小针解”的学术思想。 2、对守神、守机等的解释。(“所谓易陈者,易言 也,.密意守气勿失也。”) 3、对候气及补泻时机、方法的解释。(“其来不 可逢,.泻则惋然若有失也。”) 4、病位辨证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及“气至而 去之”的含义。(“夫气之在脉也,.夺 阳者狂,正言也。”) 5、正确诊断的重要性及“气至而去之”的含义。(“视其色,察其目,.声章 者,则 言声与平生异也。”)
掌握总共1、“小针解”的学术思想。穴的定3学时。义、发展概况和2、对守神、守机等的解释。(“所谓易陈者,分类方易言也,密意守气勿失也。”)法。25分课堂讲3、对候气及补泻时机、方法的解释。(“其来钟授。使用不可逢,·泻则婉然若有失也。”)CIA课件辅助,图25分4、病位辨证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及“气至而去表说明,钟之”的含义。(“夫气之在脉也,………夺结合临床阳者狂,正言也。”)举例,穿插课堂提掌握问25分5、正确诊断的重要性及“气至而去之”的含穴的定钟义。(“视其色,察其目,………声章者,则位方法。言声与平生异也。”)了解穴的现代研究25分概况。钟教案附页
1、“小针解”的学术思想。 2、对守神、守机等的解释。(“所谓易陈者, 易言也,.密意守气勿失也。”) 3、对候气及补泻时机、方法的解释。(“其来 不可逢,.泻则惋然若有失也。”) 4、病位辨证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及“气至而去 之”的含义。(“夫气之在脉也,.夺 阳者狂,正言也。”) 5、正确诊断的重要性及“气至而去之”的含 义。(“视其色,察其目,.声章者,则 言声与平生异也。”) 掌握腧 穴的定 义、发展 概况和 分类方 法。 掌握腧 穴的定 位方法。 了解腧 穴的现 代研究 概况。 课 堂 讲 授。使用 CIA 课件 辅助,图 表说明, 结合临床 举例,穿 插课堂提 问。 总 共 3 学 时。 25 分 钟 25 分 钟 25 分 钟 25 分 钟 教 案 附 页
教师参考: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针灸医籍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参考书籍:1996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56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滑寿1956难经本义北京:商务印书馆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教学http://xwzx.Cdutcm.edu./files/kj参考资料学生参考:专业书籍:针灸医籍选199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6针灸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专业期刊:《中国针灸》《时针国医国药》《针刺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有关网址:http://xwzx.Cdutcm.edu./files/kj思考题如何理解“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如何理解“知气之可取之时”?作业:如何掌握针刺的深浅程度?思考题与作业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 针灸医籍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年 1 月 参考书籍: 灵枢经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996 黄帝内经素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956 滑寿 难经本义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6 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 http:// xwzx.Cdutcm.edu./files/kj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 针灸医籍选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996 针灸治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986 专业期刊:《中国针灸》《时针国医国药》《针刺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有关网址:http:// xwzx.Cdutcm.edu./files/kj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如何理解“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如何理解“知气之可取之时”? 作 业:如何掌握针刺的深浅程度? 其它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