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赣三省十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考 命题人:梅县高中郭凤君上杭二中王昌韶龙川一中欧小龙 审题人:寻乌中学赖秀芬安远一中陈金连安远一中林惠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 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 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 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査所指 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 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 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 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 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 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 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由 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 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 市场制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 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 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 威之外。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 源、主导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 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 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 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 是市场的参与者。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他们之间 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 作”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 架,这些是实现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 (摘编自张跃《利益共同体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衰落一一基于上海茶叶市场 的考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B.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 C.由于国家没有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 D.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闽粤赣三省十校 2019 届高三下学期联考 命题人: 梅县高中 郭凤君 上杭二中 王昌韶 龙川一中欧小龙 审题人: 寻乌中学 赖秀芬 安远一中 陈金连 安远一中林惠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 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 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 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反观中国情形,正如 1891 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 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 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 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 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 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 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 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由 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 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 市场制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 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 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 威之外。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 世纪 70 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 源、主导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 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 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 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 是市场的参与者。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他们之间 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 作”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 架,这些是实现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 (摘编自张跃《利益共同体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衰落——基于上海茶叶市场 的考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B.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 C.由于国家没有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 D.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文章对日、印茶业的成功与中国茶业的衰落进行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 具体分析。 B.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 的利益关系。 C.文章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业制度 的原因。 D.对中国茶业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 以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 功 B.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业就不会走向 衰落。 C.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 短缺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 D.洋行、买办与茶栈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考虑的必然是三方利益的最 大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 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 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 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 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 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 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 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 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A.文章对日、印茶业的成功与中国茶业的衰落进行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 具体分析。 B.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 的利益关系。 C.文章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业制度 的原因。 D.对中国茶业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 以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如果实现了各个环 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 功。 B.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业就不会走向 衰落。 C.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 短缺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 D.洋行、买办与茶栈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考虑的必然是三方利益的最 大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 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 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 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 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 带中只有形成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 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 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 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 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 12号测试题未通过!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 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 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 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 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 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 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 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 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 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 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 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 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 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3 号行星检测,检测 30 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 区的圆心上。 “1 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 3C 级文明测试。 1 号测试未通过,2 号测试未通过……10 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 号测试题未通过! 12 号测试题未通过!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 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 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 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 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 比!” “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 500921473 的 3 号 行星上存在 3C 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 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 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 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 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 3C 级,是 5B 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 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 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 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 1 至 10 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 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 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 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 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一一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 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 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B.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建 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3C文明。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 C.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 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D.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 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5.文中划线句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 何作用?(6分) 6.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 西丝·阿诺德和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窑温特,以表彰他们在 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据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今年获奖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对蛋白质演化的 控制,获奖者利用了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阿诺德在1990年左右就提出了新理论。1993年完成了首个酶的定向演化实验。 现在已能用于开发新的催化剂。基于她的成果,人们可以通过更环保的方式来制 造化学物质,比如生产药物和可再生能源等。史密斯在1985年研发出一种名为 噬菌体展示的新技术,并将这一技术用于抗体的定向演化,以制造出新药物。基 于这种新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已在2002年获得相关批准,可用于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约100万美元。其中阿诺德获得一半,另一半由另外 两位科学家分享 (编自叶《新华网·美英科学家分享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材料二: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 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 1 至 10 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 5B 级文 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 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 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 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 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B.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建 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 3C 文明。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 C.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 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D.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 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5.文中划线句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 何作用?(6 分) 6.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 10 月 3 日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 西丝·阿诺德和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窑温特,以表彰他们在 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据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今年获奖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对蛋白质演化的 控制,获奖者利用了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阿诺德在 1990 年左右就提出了新理论。1993 年完成了首个酶的定向演化实验。 现在已能用于开发新的催化剂。基于她的成果,人们可以通过更环保的方式来制 造化学物质,比如生产药物和可再生能源等。史密斯在 1985 年研发出一种名为 噬菌体展示的新技术,并将这一技术用于抗体的定向演化,以制造出新药物。基 于这种新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已在 2002 年获得相 关批准,可用于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约 100 万美元。其中阿诺德获得一半,另一半由另外 两位科学家分享。 (编自叶《新华网·美英科学家分享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 材料二:
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 变化规律。但是对于化学的研究又并非只是局限于化学之道,而是可以用其他方 式和技术来研究,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如此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今年的化学奖得主受到进化力量的启发。阿诺德在1993 年进行了第一次酶的定向进化,此后,她改进了常规方法。因此阿诺德被誉为“定 向进化”方法的先驱。史密斯和温特则是在“多肽和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 做出了杰出贡献 把生物的定向进化方式用于解决化学之道只是“非常道”之一,更大的“非常 道”是阿诺德本人甚至既不沾边生物又与化学扯不上关系。她以前大学本科专业 是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只是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才转向蛋白质工程硏究。在生物 与化学交叉学科领域,阿诺德另辟蹊径,利用定向进化的方法研究蛋白质,从而 获得按“常道”难以获得的成果。 当然,从“道可道”的角度看,诺贝尔化学奖还是以化学的内容和化学家为主, 从1901年至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0次,获奖者达180位,大 部分还是化学内容和化学家获奖。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18诺贝尔化学奖的道可道与非常道》 材料三 “原来在实验室改变基因是个缓慢的过程,自从有了阿诺德的酶类定向进化技 术,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在试管里面实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周佳海 告诉记者。据介绍,阿诺德发展了这一技术,她大胆地改变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条 件,这样基因在扩增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随机突变,从而改变了氨基酸,蛋白质也 就改变了。这就相当于在实验室里可以人工快速地进化蛋白质。这一工作有何意 义呢?“就拿洗衣粉来说,以前去除污渍的蛋白酶,活性比较低,可能需要在热 水下使用,现在催化效率提高了,只需少量就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在冷水条件下 就可以了。”周佳海说,对于化学家来说,借助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使用新的酶 催化剂在实验室快速合成蛋白质,而且还可以“无中生有”地生物催化形成碳硅 键、碳硼键来实现之前地球上并不存在的反应。过去很多生物体内的天然催化剂 难以进入工业应用,定向进化技术通过改变其活性、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 使其可以广泛使用。(摘编自《解放日报·用化学的办法解开生物学难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材料一似为一则简讯,陈述了新闻的基本事实和简要 背景。 B.阿诺德被誉为“定向进化”方法的先驱,这与她不断改进常规研究方法不无 关系。 C.利用酶类定向进化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 疗 D.酶类定向进化技术,提高了基因改变的效率,优化了生物体内天然催化剂的 应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特点是都利用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需要 的蛋白质。 B.交叉学科不仅会带来新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而且会带来学科的广阔发展和巨 大成就
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 变化规律。但是对于化学的研究又并非只是局限于化学之道,而是可以用其他方 式和技术来研究,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如此。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今年的化学奖得主受到进化力量的启发。阿诺德在 1993 年进行了第一次酶的定向进化,此后,她改进了常规方法。因此阿诺德被誉为“定 向进化”方法的先驱。史密斯和温特则是在“多肽和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 做出了杰出贡献。 把生物的定向进化方式用于解决化学之道只是“非常道”之一,更大的“非常 道”是阿诺德本人甚至既不沾边生物又与化学扯不上关系。她以前大学本科专业 是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只是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才转向蛋白质工程研究。在生物 与化学交叉学科领域,阿诺德另辟蹊径,利用定向进化的方法研究蛋白质,从而 获得按“常道”难以获得的成果。 当然,从“道可道”的角度看,诺贝尔化学奖还是以化学的内容和化学家为主, 从 1901 年至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 110 次,获奖者达 180 位,大 部分还是化学内容和化学家获奖。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18 诺贝尔化学奖的道可道与非常道》) 材料三: “原来在实验室改变基因是个缓慢的过程,自从有了阿诺德的酶类定向进化技 术,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在试管里面实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周佳海 告诉记者。据介绍,阿诺德发展了这一技术,她大胆地改变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条 件,这样基因在扩增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随机突变,从而改变了氨基酸,蛋白质也 就改变了。这就相当于在实验室里可以人工快速地进化蛋白质。这一工作有何意 义呢?“就拿洗衣粉来说,以前去除污渍的蛋白酶,活性比较低,可能需要在热 水下使用,现在催化效率提高了,只需少量就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在冷水条件下 就可以了。”周佳海说,对于化学家来说,借助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使用新的酶 催化剂在实验室快速合成蛋白质,而且还可以“无中生有”地生物催化形成碳硅 键、碳硼键来实现之前地球上并不存在的反应。过去很多生物体内的天然催化剂 难以进入工业应用,定向进化技术通过改变其活性、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 使其可以广泛使用。(摘编自《解放日报·用化学的办法解开生物学难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材料一似为一则简讯,陈述了新闻的基本事实和简要 背景。 B. 阿诺德被誉为“定向进化”方法的先驱,这与她不断改进常规研究方法不无 关系。 C. 利用酶类定向进化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 疗。 D. 酶类定向进化技术,提高了基因改变的效率,优化了生物体内天然催化剂的 应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特点是都利用遗传变异和选 择,开发出人类需要 的蛋白质。 B. 交叉学科不仅会带来新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而且会带来学科的广阔发展和巨 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