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蓝冯溪麟刘传明刘荻朱震宇:天目山区域毛竹林优势取代阔叶林所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研究 冬青 冬青科 Ilex chinensis Sims 杜仲 杜仲科 Eucommia ulmoides 刺槐 豆科 刺槐属 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 黄檀 黄檀属 Dalbergia hupeana Hance 山矾 山矾科 山矾属 Symplocos caudata. Symplocos stellaris Brand 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 狗脊蕨乌毛蕨科狗脊蕨属 Woodwardia japonica(L f) Sm 37对马耳蕨鱗毛蕨科耳蕨属 Polystichum tsus-simense 38海金沙蕨海金沙科海金沙属 Lygodium japonicum(Thunb. )Sw 鸡矢藤 茜草科鸡矢藤属 Paederia scandens( Lour. ) Merr 马尾松 松科 松属 Pinus massoniana Lamb 酢酱草酢酱草科酢酱草属 Oxalis corniculata L 犁头草 堇菜科 堇菜属 Viola japonica var stenopetala Franch. ex H. 地梢瓜 萝科 鹅绒藤属 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K Schum. 牛膝属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榆树 榆科 榆属 Ulmus pumila L 鼠李科雀梅藤属 Sageretia thea(Osbeck) Johnst. 鼠李科 鼠李属 Rhamnus utilis 48疏花雀麦禾本科雀麦属 Bromus remotiflorus(Steud. )Ohw 毛竹 禾本科 刚竹属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禾本科 荩草属 Arthraxon hispidus(Thunb. ) Makin 求米草 禾本科 求米草属 Oplismentls undulatifolius folius 山茶科 柃木属 Eurya japonica Thunb 细齿叶柃 山茶科 柃木属 Eurya nitida Korthals 格药柃山茶科柃木属 Eurya muricata Dunn 连蕊茶 山茶科 山茶属 Camellia fraterna Hance 0000000 山茶科 山茶属 Camellia sinensis(L )O.Ktze
陈国蓝 冯溪麟 刘传明 刘荻 朱震宇:天目山区域毛竹林优势取代阔叶林所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研究 28 冬青 冬青科 冬青属 Ilex chinensis Sims. 1 1 1 29 杜仲 杜仲科 杜仲属 Eucommia ulmoides. 1 0 0 30 刺槐 豆科 刺槐属 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1 0 0 31 紫藤 豆科 紫藤属 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 0 0 1 32 黄檀 豆科 黄檀属 Dalbergia hupeana Hance 0 0 1 33 山矾 山矾科 山矾属 Symplocos caudata. 1 0 0 34 老鼠矢 山矾科 山矾属 Symplocos stellaris Brand 0 1 0 35 蕨 蕨科 蕨属 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 1 1 1 36 狗脊蕨 乌毛蕨科 狗脊蕨属 Woodwardia japonica (L. f.) Sm. 0 1 0 37 对马耳蕨 鳞毛蕨科 耳蕨属 Polystichum tsus-simense 0 1 1 38 海金沙蕨 海金沙科 海金沙属 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 0 0 1 39 鸡矢藤 茜草科 鸡矢藤属 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 1 0 1 40 马尾松 松科 松属 Pinus massoniana Lamb. 1 0 0 41 酢酱草 酢酱草科 酢酱草属 Oxalis corniculata L. 1 0 0 42 犁头草 堇菜科 堇菜属 Viola japonica var. stenopetala Franch. ex H. 1 0 0 43 地梢瓜 萝藦科 鹅绒藤属 Cynanchum thesioides(Freyn)K.Schum. 1 0 0 44 牛膝 苋科 牛膝属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1 0 0 45 榆树 榆科 榆属 Ulmus pumila L. 1 0 1 46 雀梅藤 鼠李科 雀梅藤属 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 1 0 0 47 冻绿 鼠李科 鼠李属 Rhamnus utilis 0 0 1 48 疏花雀麦 禾本科 雀麦属 Bromus remotiflorus (Steud.) Ohwi. 1 0 0 49 毛竹 禾本科 刚竹属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1 1 0 50 荩草 禾本科 荩草属 Arthraxon hispidus(Thunb.)Makino 0 1 1 51 求米草 禾本科 求米草属 Oplismentls undulatifolius folius 0 1 0 52 柃木 山茶科 柃木属 Eurya japonica Thunb 0 1 1 53 细齿叶柃 山茶科 柃木属 Eurya nitida Korthals 0 1 0 54 格药柃 山茶科 柃木属 Eurya muricata Dunn 0 0 1 55 连蕊茶 山茶科 山茶属 Camellia fraterna Hance 0 1 1 56 茶树 山茶科 山茶属 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 0 0 1
陈国蓝冯溪麟刘传明刘荻朱震宇:天目山区域毛竹林优势取代阔叶林所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研究 山茶科 山茶属 Camellia japonica L. 山茶科 木荷属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野桐 大戟科 野桐属 Mallotus japonicus (Thunb. Muell Arg.var. 大戟科铁苋菜属 Acalypha australis L. 山胡椒属 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山胡椒C 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glauca(Sieb. et Zuce )BI 山胡椒属 Lindera reflexa Hemsl 64红果山胡椒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 浙江樟(苗)樟科 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 樟科A 樟科 Lauraceae A 樟科B Lauraceae B 樟科 Lauraceae c 毛泡桐 玄参科 泡桐属 Paulownia tomentosa(Thunb. )Steud 70福建紫萁紫萁科 紫萁属 Paulownia tomentosa(Thunb. )Steud. 紫萁 紫萁科 紫萁属 Osmunda japonica Thunb 0 杉木 杉科 杉属 Cunninghamia lanceolata(amb.)Hook(手动计入 椒树省沽油科瘿椒树属 Tapiscia sinensis Oliv 里白科 芒萁属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hn. 铁线莲A毛茛科铁线莲属 Clematis florida Thunb 76单叶铁线莲毛茛科 铁线莲属 Clematis henryi Oliv 荨麻科 苎麻属 Boehmeria nivea(L )Gaudich. 槲栎 壳斗科 栎属 Quercus aliena bL. 东南石栎 壳斗科 Lithocarpus harlandi Rehd 胡颓子 胡颓子科 颓子属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0 瓜栗 木棉科 瓜果属 achira macrocarpa(Cham, et Schlecht. ) Walp 白蜡树 木犀科 梣属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老鸦柿 柿科 Diospyros rhombifolia Hemsl 溪洞碗蕨碗蕨科 碗蕨属 Dennstaedtia wilfordii( Moore)Christ 三叶木通木通科 木通属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陈国蓝 冯溪麟 刘传明 刘荻 朱震宇:天目山区域毛竹林优势取代阔叶林所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研究 57 山茶 山茶科 山茶属 Camellia japonica L. 0 0 1 58 木荷 山茶科 木荷属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0 0 1 59 野桐 大戟科 野桐属 Mallotus japonicus (Thunb.) Muell. Arg. var. 0 1 1 60 铁苋菜 大戟科 铁苋菜属 Acalypha australis L. 0 1 0 61 乌药 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 0 1 1 62 山胡椒 C 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 Bl 0 1 0 63 山橿 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reflexa Hemsl. 0 0 1 64 红果山胡椒 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 0 0 1 65 浙江樟(苗) 樟科 樟属 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 0 0 1 66 樟科 A 樟科 —— Lauraceae A 0 0 1 67 樟科 B 樟科 —— Lauraceae B 0 0 1 68 樟科 C 樟科 —— Lauraceae C 0 0 1 69 毛泡桐 玄参科 泡桐属 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 0 1 0 70 福建紫萁 紫萁科 紫萁属 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 0 1 0 71 紫萁 紫萁科 紫萁属 Osmunda japonica Thunb. 0 0 1 72 杉木 杉科 杉属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手动计入) 0 1 1 73 瘿椒树 省沽油科 瘿椒树属 Tapiscia sinensis Oliv 0 1 0 74 芒萁 里白科 芒萁属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 Berhn. 0 1 0 75 铁线莲 A 毛茛科 铁线莲属 Clematis florida Thunb. 0 1 0 76 单叶铁线莲 毛茛科 铁线莲属 Clematis henryi Oliv. 0 0 1 77 苎麻 荨麻科 苎麻属 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 0 1 0 78 槲栎 壳斗科 栎属 Quercus aliena Bl. 0 0 1 79 东南石栎 壳斗科 柯属 Lithocarpus harlandii Rehd. 0 0 1 80 胡颓子 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0 0 1 81 瓜栗 木棉科 瓜栗属 Pachira macrocarpa (Cham. et Schlecht.) Walp. 0 0 1 82 白蜡树 木犀科 梣属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0 0 1 83 老鸦柿 柿科 柿属 Diospyros rhombifolia Hemsl. 0 0 1 84 溪洞碗蕨 碗蕨科 碗蕨属 Dennstaedtia wilfordii (Moore) Christ 0 0 1 85 三叶木通 木通科 木通属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0 0 1
陈国蓝冯溪麟刘传明刘荻朱震宇:天目山区域毛竹林优势取代阔叶林所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研究 无患子科栾树属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络石 夹竹桃科络石属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 )Lem. 博落回 粟科博落回属 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r. 舌瓣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属 Salvia liguliloba Sun 五味子 八角科 五味子属 Schisandra chinensis 杜鹃杜鹃花科杜鹃属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马鞭草科紫珠属 Callicarpa bodinieri Levl 莎草科薹草属 Carex spp.(种类多无法鉴定) 暂代物种: Carex hirta Linn 图表中的1与0代表在该样地中该种物种存在与否,1为存在,0为不存在
陈国蓝 冯溪麟 刘传明 刘荻 朱震宇:天目山区域毛竹林优势取代阔叶林所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研究 图表中的 1 与 0 代表在该样地中该种物种存在与否,1 为存在,0 为不存在 86 栾树 无患子科 栾树属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0 0 1 87 络石 夹竹桃科 络石属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0 0 1 88 博落回 罂粟科 博落回属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0 0 1 89 舌瓣鼠尾草 唇形科 鼠尾草属 Salvia liguliloba Sun 0 0 1 90 五味子 八角科 五味子属 Schisandra chinensis 0 0 1 91 杜鹃 杜鹃花科 杜鹃属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0 0 1 92 紫珠 马鞭草科 紫珠属 Callicarpa bodinieri Levl. 0 0 1 93 苔草 莎草科 薹草属 Carex spp.(种类多无法鉴定) 暂代物种:Carex hirta Linn 0 0 1
乌蔹莓花序结构及其与生长繁育方式关系 陈凯”,窦德炜,贺子唯,石琦’,孙舒丰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乌蔹莓(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生草质藤本,二歧复伞型花 序,完整花序呈接近平面的圆盘状,花为两性花,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性状在自然界中 都较为少见。本文研究了乌蔹莓的花序结构和生长过程,并且试图找出乌蔹莓这些性状与其主要传粉昆虫 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花序结构的建模和对传粉昆虫的统计,我们得出了(i)乌蔹莓的特殊花序结构和花 部特征偏好爬行类昆虫如鞘翅类、蚁类作为其传粉昆虫。(ⅱ)乌蔹莓不同阶段的花对昆虫的吸引程度不同 且发育过程与昆虫传粉存在相关性。(ⅲi)乌蔹莓花序特定的开花顺序相比随机开花更有利于其传粉 关键词:乌蔹莓繁育方式花序传粉昆虫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and Mode of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in Cayratia japonica( vitaceae ai Chen, Dewei Dou, Ziwei He, Qi Shi, Shufeng Su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C. japonica is a perennial herbaceous vine with compound, alternately branching leaves and a dichasial inflorescence which is close to discoid Its flowers are bisexual and have different colors in different stage of growth. All these characters are rarely seen i natur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and growth process of C. aponica and aim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haracters and its pollinators. By modeling of the inflorescence and statistics of pollinators, we found out()the special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and flower structure prefer reptiles(such as coleoptera, ants etc. )as it pollinators. (ii) flowers of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attractions of insects. (iii )the specific order of blooming is advantageous to its pollination Key words: cayratia japonica,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mode of reproduction, pollinators 1*共同第一作者
乌蔹莓花序结构及其与生长繁育方式关系 陈凯*1,窦德炜*,贺子唯*,石琦*,孙舒丰*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乌蔹莓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生草质藤本,二歧复伞型花 序,完整花序呈接近平面的圆盘状,花为两性花,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性状在自然界中 都较为少见。本文研究了乌蔹莓的花序结构和生长过程,并且试图找出乌蔹莓这些性状与其主要传粉昆虫 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花序结构的建模和对传粉昆虫的统计,我们得出了(i)乌蔹莓的特殊花序结构和花 部特征偏好爬行类昆虫如鞘翅类、蚁类作为其传粉昆虫。(ii)乌蔹莓不同阶段的花对昆虫的吸引程度不同 且发育过程与昆虫传粉存在相关性。(iii)乌蔹莓花序特定的开花顺序相比随机开花更有利于其传粉。 关键词:乌蔹莓 繁育方式 花序 传粉昆虫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and Mode of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in Cayratia japonica(Vitaceae) Kai Chen, Dewei Dou, Ziwei He, Qi Shi, Shufeng Su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C. japonica is a perennial herbaceous vine with compound, alternately branching leaves and a dichasial inflorescence which is close to discoid. Its flowers are bisexual and have different colors in different stage of growth. All these characters are rarely seen in natur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and growth process of C. japonica and aim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haracters and its pollinators. By modeling of the inflorescence and statistics of pollinators, we found out (i) the special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and flower structure prefer reptiles (such as coleopteras, ants etc.) as it pollinators. (ii) flowers of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attractions of insects. (iii)the specific order of blooming is advantageous to its pollination. Key words: cayratia japonica,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mode of reproduction, pollinators 1 *共同第一作者
引言:乌蔹莓( Cayratia japonica),是一种天目山中常见的攀援藤本植物,在中国各 省、东亚、东南亚等处都有分布。目前国内关于乌蔹莓的生长和繁殖过程的研究十分缺 乏。乌蔹莓作为一种虫媒花,具有较特殊的花序结构、花结构,且其发育过程中的各种性 状也与其传粉繁殖过程有紧密联系。本文围绕这一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材料 乌蔹莓( Caprata. JaponIca(hwmb)为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 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 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 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蕾卵圆形,顶端 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或几无毛;花瓣4,三角状卵圆 形;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 柱短,柱头微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 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 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花期3 8月,果期8-11月。 产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海拔300-2500米。日本,菲律宾 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2研究方法 1.2.1乌蔹莓花序特征、花性状和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 由于实验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共对天目山三处乌蔹莓花丛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希 望从中得出(i)乌蔹莓花发育过程中的性状变化(ⅱ)发育过程中形状变化与传粉繁育之间 的关系(ⅲ)花序结构与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 我们首先观察了处于各个发育阶段的乌蔹莓及其性状,试图得出开花阶段乌蔹莓性状 的变化过程,此外我们对开花阶段的传粉昆虫访问情况进行了记录,对访问昆虫、昆虫种 类、访花的种类、停留时间等进行了具体记录 同时,我们在乌蔹莓花丛旁相同生境的地方取一丛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L)Pers.)作 为对照,一年蓬茎直立,表面黄绿或绿色,具细棱及粗糙毛。单叶互生,叶片展平后线状 披针形,基部狭,先端渐尖,疏锯齿缘或全缘,有长缘毛,多数小头状花序集成圆锥花 序。通过对照两者传粉昆虫上的差距,使结果更有信服力
引言: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是一种天目山中常见的攀援藤本植物,在中国各 省、东亚、东南亚等处都有分布。目前国内关于乌蔹莓的生长和繁殖过程的研究十分缺 乏。乌蔹莓作为一种虫媒花,具有较特殊的花序结构、花结构,且其发育过程中的各种性 状也与其传粉繁殖过程有紧密联系。本文围绕这一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为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 微被疏柔毛。卷须 2-3 叉分枝,相隔 2 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 5 小叶,中央小叶 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 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蕾卵圆形,,顶端 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或几无毛;花瓣 4,三角状卵圆 形;雄蕊 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4 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 柱短,柱头微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约 1 厘米,有种子 2-4 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 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 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花期 3- 8 月,果期 8-11 月。 产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海拔 300-2500 米。日本,菲律宾、 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1.2 研究方法 1.2.1 乌蔹莓花序特征、花性状和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 由于实验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共对天目山三处乌蔹莓花丛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希 望从中得出(i)乌蔹莓花发育过程中的性状变化(ii)发育过程中形状变化与传粉繁育之间 的关系(iii)花序结构与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 我们首先观察了处于各个发育阶段的乌蔹莓及其性状,试图得出开花阶段乌蔹莓性状 的变化过程,此外我们对开花阶段的传粉昆虫访问情况进行了记录,对访问昆虫、昆虫种 类、访花的种类、停留时间等进行了具体记录。 同时,我们在乌蔹莓花丛旁相同生境的地方取一丛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 Pers.)作 为对照,一年蓬茎直立,表面黄绿或绿色,具细棱及粗糙毛。单叶互生,叶片展平后线状 披针形,基部狭,先端渐尖,疏锯齿缘或全缘,有长缘毛,多数小头状花序集成圆锥花 序。通过对照两者传粉昆虫上的差距,使结果更有信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