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及分型 为外科治疗的方便,根据缺损的位置分为三型
病理生理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右心房左心房肥大一 分流 肺动脉一右心室←一左心室肥大叫 (扩张)(血量增多)(射血量减少) 肺循环右心室 体循环 (充血) (扩大) (供血不足)
病理生理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小型缺损( Roger病) ◎缺损直径<0.5cm或 〈k本人主动脉瓣环直径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小, 可无功能上素乱
病理生理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中型缺损 0缺损直径介于0.5-1.5cm 或为方一 的本人主 动脉瓣环直径 0心室水平明显左向右分流, 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 脉压力轻度、中度增高, 肺总阻力往往正常
病理生理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大型缺损 缺损直径》1.5cm或》的本人主动脉瓣环直径 ◎心室水平大量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常达体循环的3-5倍, 肺动脉压力增高,但肺阻力无明显增高, 肺小动脉痉享产生高动力型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日久,肺小动脉 中层和内膜层增厚而发生器质性改变, 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而形成梗阻型肺动脉 高压。此时,左向右分流减少,而产生 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而呈现青紫时, 即称为艾森门格( Eisenmenger)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