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呼吸氧化有机物,将其中的 化学能以ATP形式贮存起来。 当ATP分解时,释放能量以满 足各种生理过程的需要。 ➢ 呼吸放热可提高植物体温, 有利种子萌发、开花传粉受 精等。抗氰呼吸 2.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 ➢呼吸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有些十分活跃,是进一步合成其他 有机物的物质基础。 3.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毒素,以消除其毒害。 ➢植物受伤或受到病菌侵染时,通过旺盛的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加速木质化或栓质化,以减少病菌的侵染。PPP,多酚氧化酶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呼吸氧化有机物,将其中的 化学能以ATP形式贮存起来。 当ATP分解时,释放能量以满 足各种生理过程的需要。 ➢ 呼吸放热可提高植物体温, 有利种子萌发、开花传粉受 精等。抗氰呼吸 2.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 ➢呼吸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有些十分活跃,是进一步合成其他 有机物的物质基础。 3.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毒素,以消除其毒害。 ➢植物受伤或受到病菌侵染时,通过旺盛的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加速木质化或栓质化,以减少病菌的侵染。PPP,多酚氧化酶
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多样性 化学途径多样性 呼吸电子传递多样性 末端氧化酶多样性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多样性 化学途径多样性 呼吸电子传递多样性 末端氧化酶多样性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一、化学途径多样性 1 糖酵解(EMP途径) 己糖在无氧状态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 场所:细胞质 2) 总反应: C6H12O6+2NAD ++2ADP+2H 3PO 4 → 2丙酮酸+2NADH+2H ++2ATP 3)生理意义: A.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 途径。 B.产物丙酮酸化学性质活跃,参与 其它物质代谢。 C.大部分反应可逆,是糖异生的基 本途径。 D.提供部分能量,是厌氧生物能 量的主要来源。 叶绿体
一、化学途径多样性 1 糖酵解(EMP途径) 己糖在无氧状态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 场所:细胞质 2) 总反应: C6H12O6+2NAD ++2ADP+2H 3PO 4 → 2丙酮酸+2NADH+2H ++2ATP 3)生理意义: A.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 途径。 B.产物丙酮酸化学性质活跃,参与 其它物质代谢。 C.大部分反应可逆,是糖异生的基 本途径。 D.提供部分能量,是厌氧生物能 量的主要来源。 叶绿体
2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柠檬酸循环) 1)场所:线粒体 A.外膜:通透性相对大, 有利于内外物质交流。 B.内膜:通透性小,呼吸 电子传递链排列在其上。 • 嵴 内膜向中心内陷,形 成片状或管状的皱褶, 被 称为嵴 C.基质:呼吸底物氧化的 场所,含大量关键酶 一、化学途径多样性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经过三羧酸等一系列物质 转化,彻底氧化为水和CO2的循环过程
2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柠檬酸循环) 1)场所:线粒体 A.外膜:通透性相对大, 有利于内外物质交流。 B.内膜:通透性小,呼吸 电子传递链排列在其上。 • 嵴 内膜向中心内陷,形 成片状或管状的皱褶, 被 称为嵴 C.基质:呼吸底物氧化的 场所,含大量关键酶 一、化学途径多样性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经过三羧酸等一系列物质 转化,彻底氧化为水和CO2的循环过程
2)总反应 一、化学途径多样性 2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柠檬酸循环) 丙酮酸+4NAD++FAD+ADP+ Pi +2H2O→ 3CO2+4NADH+4H++ FADH2+ATP ➢TCA循环中生成的NADH和 FADH2,经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给 O2生成H2O,同时偶联氧化磷酸化生 成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3ATP 2ATP
2)总反应 一、化学途径多样性 2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柠檬酸循环) 丙酮酸+4NAD++FAD+ADP+ Pi +2H2O→ 3CO2+4NADH+4H++ FADH2+ATP ➢TCA循环中生成的NADH和 FADH2,经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给 O2生成H2O,同时偶联氧化磷酸化生 成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3ATP 2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