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 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 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 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情形,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 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 采视,颇得其真”。 (作者:王梓坤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17.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分) 18.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列数字(答对1点得1分!。 9.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突出了《本草纲目》的影响之广(1分),贡献之大(1分)。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答:突出了李时珍完成《蕲蛇传》的艰辛过程。(2分) 20.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3 分) 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指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或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 得成功)(1分)表现了李时珍科学求实、献身事业的精神(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11.株洲试卷 最糟糕的发明 ①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 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 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 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 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 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 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 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 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竞是司空见惯的 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 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 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③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 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 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④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级 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 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 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
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 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 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李时珍不顾危险, 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情形,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 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 采视,颇得其真”。 (作者:王梓坤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17.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 分)。 18.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列数字(答对 1 点得 1 分!。 19.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 分)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突出了《本草纲目》的影响之广(1 分),贡献之大(1 分)。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答:突出了李时珍完成《蕲蛇传》的艰辛过程。(2 分) 20.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3 分) 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指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或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 得成功)(1 分)表现了李时珍科学求实、献身事业的精神(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 2 分)。 11.株洲试卷 最糟糕的发明 ①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 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 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 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 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 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 我们都已离去, 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 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 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 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 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 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③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 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 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 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④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级 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 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 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
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 经济手段 ⑤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 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王娅《糟糕的发明》《中国环境报》2003年1月6日有增删) 9.为什么说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答:因为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好在哪里? 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答:竟然:准确地表明了不可思议,意想不到之情。 11.第④段的中心是(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12.细读第④段,说说国内外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 答:①征税②付费③赠布袋④倡导少用塑料袋 13.今年6月1日起国家的“限塑令”开始在全国实施,市场使用塑料袋将有所限制。你班将 开展以“限塑”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答:①保护环境,请从远离塑料开始。②塑料,爱你,就是害我。 12.金昌试卷: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 ①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 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 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②去年7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 泳池。”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1892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同样在7月 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 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③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年初,南 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在西南印度洋 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3天连续降水3929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夏季的欧洲,在英国 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1789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7月,非洲迎来 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而南亚 些地区更是被3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④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263项温度纪录。持 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 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人不幸罹难,100多万人 无家可归 ⑤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6月初,高温袭击了南亚一些地区, 巴基斯坦南部甚至出现了51.6℃的极端天气。7月,东、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国气温一直高居 40℃以上。8月,日本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极端最高温度达40.9℃,创下了日本最高气温纪 ⑥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过去一年中,“古努”、“锡德 罗莎”、“利奇马”等系列台风陆续登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海面上的渔船被打得七 零八落,路边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急驶而过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地。2月28日,我国新疆吐 鲁番地区遭遇最大风力14级的大风,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
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 经济手段。 ⑤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 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王娅《糟糕的发明》《中国环境报》2003年1月6日有增删) 9.为什么说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答:因为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好在哪里? 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答:竟然:准确地表明了不可思议,意想不到之情。 11.第④段的中心是(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12.细读第④段,说说国内外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 答:①征税 ②付费 ③赠布袋 ④倡导少用塑料袋 13.今年6月1日起国家的“限塑令”开始在全国实施,市场使用塑料袋将有所限制。你班将 开展以“限塑”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答:①保护环境,请从远离塑料开始。 ②塑料,爱你,就是害我。 12.金昌试卷: 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 ①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 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 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②去年 7 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 泳池。”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 1892 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同样在 7 月, 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 1 小时最大降雨量达 151 毫米,为 1958 年以来历 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③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 2007 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年初,南 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在西南印度洋 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 3 天连续降水 3929 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夏季的欧洲,在英国 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 1789 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7 月,非洲迎来 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而南亚一 些地区更是被 30 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④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 263 项温度纪录。持 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 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 人不幸罹难,100 多万人 无家可归。 ⑤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6 月初,高温袭击了南亚一些地区, 巴基斯坦南部甚至出现了 51.6℃的极端天气。7 月,东、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国气温一直高居 40℃以上。8 月,日本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极端最高温度达 40.9℃,创下了日本最高气温纪 录。 ⑥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过去一年中,“古努”、“锡德”、 “罗莎”、“利奇马”等系列台风陆续登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海面上的渔船被打得七 零八落,路边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急驶而过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地。2 月 28 日,我国新疆吐 鲁番地区遭遇最大风力 14 级的大风,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
碎,车厢被吹翻,4人不幸罹难。 20、请简要概括本文所要说明的核心内容。(3分) 1、本文层次分明而衔接紧凑。请以第2至6自然段为例分析说明。(6分) 22、为了具体地说明全世界正在承受的暴雨、高温等气候灾难,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2分)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 (2)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答案:20.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或:世界正在承受多种气候灾难。(3分) 第2至6段是本文的分述部分。分三层。第一层(2、3段),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 2007年有洪水滔天的“记忆”。第二层(4、5段,2007年热浪肆虐全球。第三层(第6段), 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内容上构成对比,“一边是大雨 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一句便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起连接作用 的是:“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共6分,正确划分出三个层 次,评3分:能找出两个过渡句并强调其作用,评2分;语言简明评1分) 22.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答对一种评1分) 23.(1)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才或事物。句中是说去年热浪肆虐了全球,美 国仅仅是其中一隅。(2)为改善物质的某些性能而加入到物质中的药剂。句中是说全球变暖 这一天气状况对飓风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分,每小题2分) 13.武汉试卷: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 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 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 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 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 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 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淸淸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 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 晩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 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 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 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己,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 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 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
碎,车厢被吹翻,4 人不幸罹难。 20、请简要概括本文所要说明的核心内容。(3 分) 21、本文层次分明而衔接紧凑。请以第 2 至 6 自然段为例分析说明。(6 分) 22、为了具体地说明全世界正在承受的暴雨、高温等气候灾难,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2 分) 23、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 (2)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 答案:20.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 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或:世界正在承受多种气候灾难。(3 分) 21.第 2 至 6 段是本文的分述部分。分三层。第一层(2、3 段),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 2007 年有洪水滔天的“记忆”。第二层(4、5 段),2007 年热浪肆虐全球。第三层(第 6 段), 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内容上构成对比,“一边是大雨 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一句便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起连接作用 的是:“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共 6 分,正确划分出三个层 次,评 3 分;能找出两个过渡句并强调其作用,评 2 分;语言简明评 1 分) 22.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 分,答对一种评 1 分) 23.(1)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才或事物。句中是说去年热浪肆虐了全球,美 国仅仅是其中一隅。(2)为改善物质的某些性能而加入到物质中的药剂。句中是说全球变暖 这一天气状况对飓风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 分,每小题 2 分) 13.武汉试卷: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 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 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 13 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 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 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 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 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 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 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 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 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 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 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 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